摘要:急性胃腸炎是發(fā)生于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癥,多發(fā)于春秋季節(jié),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嚴重者甚至造成昏迷?;仡櫺苑治?018年10月30日-2019年3月29日收治的4例急性胃腸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臨床表現、診療過程?;颊呓泴ΠY支持治療后均好轉,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癥狀消失,無發(fā)熱及其他不適,精神飲食尚可,二便正常,體溫(36.53±0.05)℃,白細胞(6.60±1.25)×109/L,淋巴細胞百分比(32.52±3.15)%,中性粒細胞百分比(58.32±4.32)%,血糖(4.01±0.85)mmol/L,尿酸(322.00±22.32)mol/L,尿素氮(5.37±1.35)nmol/L,肌酐(147.52±4.52)n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22.67±2.25)U/L,堿性磷酸酶(150.33±10.32)U/L,總膽紅素(12.13±3.05)nmol/L,直接膽紅素(5.83±1.20)umol/L,總蛋白(68.33±3.52)g/L,白蛋白(44.67±4.12)g/L,甘油三酯(0.82±0.15)g/L,總膽固醇(2.74±0.50)g/L,住院時間(4.51±1.25)d,均治愈出院。
關鍵詞:急性腸胃炎;診治;胃腸黏膜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前言
急性胃腸炎是細菌及毒素入侵人體腸道并繁殖,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胃腸黏膜急性炎癥,導致胃腸黏膜細胞水腫,水電解質滲出和腸道蠕動增加而引起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癥狀,嚴重者可發(fā)生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流行病學顯示[3],我國急性胃腸炎發(fā)病頻次約為0.56次(人·年),不僅影響居民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社會負擔,成為我國的公眾衛(wèi)生問題。目前臨床治療急性胃腸炎主要以抗炎、補液、改善腸道黏膜屏障功能等對癥治療為主,本研究中通過回顧性分析2018年10月30日-2019年3月29日收治的4例急性胃腸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臨床表現及診療方式。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對2018年10月30日-2019年3月29日收治的4例急性胃腸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患者年齡51-72歲,平均(62.50±4.25)歲,病程6-48h,平均(19.52±6.50)h。
1.2方法
患者均因不同程度的腹瀉、腹痛、惡心嘔吐入院,入院后實施查體,完善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糖、肝功能、腹部B超等相關檢查,結合患者病史資料確診為急性胃腸炎,予以抗炎、抑酸、止瀉治療,使用慶大霉素(遂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258)80mg加入200mL氯化鈉注射液(0.9%)靜滴,1次/d;左氧氟沙星抗炎(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337)0.2g混合250mL氯化鈉注射液靜滴,2次/d;奧美拉唑(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922)40mg加入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滴,1次/d,蒙脫石散(天津博福-益普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90)50mL加入50mL溫水搖勻后服用,5mL/次,3次/d。同時配合補鉀、止吐、補液等對癥治療。
2 結果
4例患者經對癥支持治療后均好轉,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癥狀消失,無發(fā)熱及其他不適,精神飲食尚可,二便正常,查體體溫36.4℃-36.6℃,平均(36.53±0.05)℃;白細胞(3.55-8.52)×109/L,平均(6.60±1.25)×109/L;淋巴細胞百分比21.52%-39.52%,平均(32.52±3.15)%;中性粒細胞百分比52.33%-65.32%,平均(58.32±4.32)%;血糖3.78-5.62mmol/L,平均4.01±0.85)mmol/L;尿酸236-408mol/L,平均(322.00±22.32)mol/L;尿素氮3.74-7.8nmol/L,平均(5.37±1.35)nmol/L;肌酐76-268nmol/L,平均(147.52±4.52)n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18-29U/L,平均(22.67±2.25)U/L、堿性磷酸酶97-265U/L,平均(150.33±10.32)U/L;總膽紅素7.9-16.9nmol/L,平均(12.13±3.05)nmol/L;直接膽紅素3.7-8.2umol/L,平均(5.83±1.20)umol/L、總蛋白63-74g/L,平均(68.33±3.52)g/L;白蛋白38-51g/L,平均(44.67±4.12)g/L;甘油三酯0.56-1.0mmol/L,平均(0.82±0.15)g/L;總膽固醇0.9-3.9mmol/L,平均(2.74±0.50)g/L,住院時間住院時間3-6d,平均住院時間(4.51±1.25)d,患者均治愈出院。
3 討論
急性胃腸炎的發(fā)生除與細菌、感染有關外,還與進食生冷食物、食用水楊酸類藥物、誤服強酸、強堿及農藥等物理化學因素有關,主要引起腹瀉癥狀,并可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低下,嚴重者可引起低血鉀、腹脹及全身中毒癥狀,影響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需及時予以有效的治療[4-5]。該病的臨床表現與寄生蟲感染、胃腸道及淋巴細胞惡性腫瘤、嗜酸性肉芽腫相似,在臨床診斷過程中應注意仔細辨別。
臨床結果4例患者經查體、詢問病史體征、完善相關檢查后均確診為急性胃腸炎,實施對癥治療后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癥狀消失,無發(fā)熱及其他不適,精神飲食尚可,二便正常,經治愈出院,說明明確急性胃腸炎的癥狀,及時予以積極的對癥治療是促進患者恢復的關鍵。細菌及毒素感染是導致急性胃腸炎的主要因素,抗感染治療是關鍵措施,抗生素的應用廣泛且時間較久,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耐藥,因此臨床主要以聯合用藥為主。慶大霉素是具有熱穩(wěn)定性的抗生素,屬于氨基糖苷類藥物,能作用于細菌的核糖體,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并破壞細菌細胞膜的完整性,可用于治療各類細菌感染;左氧氟沙星是喹諾酮類藥物中的一種,能抑制細菌DNA的合成,促進細菌的凋亡,對于革蘭陰性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致病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奧美拉唑是質子泵抑制劑,除有抑酸的作用,在與抗生素連用時,能增強抗菌效果。另外多數患者伴有腸道黏膜功能下降的情況,單以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治療的效果較慢。蒙脫石散是急性胃腸炎常用的輔助用藥,其特有的層紋狀結構和非均勻性電荷分布,能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毒素產生固定作用,并可覆蓋消化道黏膜,提高黏膜的屏障作用。因此以上藥物聯合應用,可在抗菌的同時,促進腸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綜合以上內容,急性胃腸炎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胃腸道疾病,應根據患者的病史體征及癥狀及時對癥治療,以促進患者的轉歸。
參考文獻:
[1]胡維, 賀瓊. 酪酸梭菌二聯活菌聯合蒙脫石散對急性胃腸炎患者的臨床療效[J]. 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 39(8):922-925.
[2]白曉莉. 間苯三酚聯合依替米星對急性胃腸炎痙攣性腹痛患者疼痛癥狀及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分析[J]. 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 2017, 14(06):184-186.
[3]陳偉萍, 崔大偉, 楊先知,等. 2016年浙江省急性胃腸炎患者諾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 臨床檢驗雜志, 2018, 36(4):304-308.
[4]孟明明, 劉紅, 王滄海, 等. 氯雷他定聯合法莫替丁治療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的臨床研究[J].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8, 33(5):1072-1075.
[5]郝香麗. 復方嗜酸乳桿菌片聯合奧美拉唑腸溶片治療急性腸胃炎效果分析[J].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7, 26(9):1644-1645.
作者簡介:胡志紅,?男,1977-09,江西省九江市,漢族,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消化疾病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