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強
(遵義醫(yī)科大學藥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這就要求每一位高校教師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學,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效果。藥物化學作為藥學類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課程,本身具有專業(yè)性、前沿性、學科交叉性,教學內容多而雜、難度大、學時緊[1]。因此,將思政教育與課堂教學融會貫通,開展課程思政,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德行培育齊頭并進,全面提升藥物化學課程教學質量意義重大[2-3]。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緒論作為藥物化學的第一課,對于學生深刻理解課程內涵、認知課程整體框架、培養(yǎng)學習興趣等有著十分重要的引領作用[4]。因此,要充分利用藥物化學第一課,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引入思政元素,“先入為主”,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诖?,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們在藥物化學緒論中融入思政元素,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藥物化學緒論主要包括藥物概述、藥物化學發(fā)展史、藥物化學研究內容與任務、藥物的命名4部分內容[5],旨在讓學生對課程有一個整體認識,從而在以后的學習中能較好地領會和掌握藥物化學各個知識點。為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yè)知識與思政內涵相融合的教學,我們按照課前、課中、課后3個節(jié)點進行了教學設計。
通過課前問卷調查(見表1),達到以下目的:(1)教師可以提前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盡量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提高授課質量;(2)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讓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學會獨立思考問題;(3)提前和學生溝通,拉近師生距離,增進師生感情;(4)有助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有的放矢,清醒認知自己和所做的事情以及對社會的責任,同時滲透“牢記初心,不忘使命”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政內容。
表1 課前問卷調查
藥物化學緒論教學內容主要是認知藥物化學是什么、藥物化學課程學什么、為什么要學習藥物化學、如何學習和學好藥物化學。圍繞這些問題,在課堂上介紹藥物與藥品的區(qū)別、藥物的分類方法、國內外藥物化學發(fā)展史、藥物化學研究內容與任務、藥物的命名及藥物化學的學習方法。為了將思政教育與專業(yè)知識學習有機結合,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授課手段,多形式多角度進行引導。藥物化學課程思政設計思路見表2,旨在通過不同的案例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思考和理解藥物化學相關內容,從而明確藥物化學課程不僅僅是對藥物的學習和研究,還與健康、理想、信念、責任與法制等社會因素密切相關。
表2 藥物化學課程思政設計思路
總之,在藥物化學緒論教學環(huán)節(jié),根據(jù)不同授課內容的特點,結合時代特征,融合專業(yè)知識與思政內容,旨在增長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其品德修養(yǎng)、責任感和使命感等。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變“應該學”為“我想學”。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緒論專業(yè)知識的掌握以及對思政元素的理解,課后要求學生進行鞏固與反思(見表3),并結合專業(yè)知識和思政內容,自行完成一個專業(yè)思政案例,作為作業(yè)提交。
表3 課后收獲與反思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思維,并學會學習,具備終身學習能力。通過課后對知識的鞏固、反思和思政案例分析,學生對整個授課內容有更深刻的認知,進而更努力地學好專業(yè)知識,更好地守護人類健康。
在藥物化學緒論教學中,結合時代特征和課程要求,選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典型案例,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反思,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使學生從第一次課就能深刻領會藥物化學課程的內涵,為后續(xù)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也為其他專業(yè)課開展課程思政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