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起
【摘? ? 要】在體教融合中,更為強調的是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主要目的是能夠促進青少年的文化學習以及體育鍛煉逐漸協調發(fā)展,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谛聲r代的發(fā)展方向以及學校體育價值的定位,本文對于初中體育教師體教融合的能力進行研究,提出有效的改革對策,旨在通過研究能夠為初中體育教師體教融合教學能力提升奠定相應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師;體教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8-0057-02
Research on the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CUI Zhenqi
【Abstract】In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mor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health first, the main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gradu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learning and physical exercise of young people, and cultiva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successor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an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value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reform countermeasures, aiming to lay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teaching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rough the research.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PE teacher; Teach fused
從本質上來講,體教融合指的就是將競技人才的培養(yǎng)中的“體”運用到國民教育中的體系的“教”中。在新時代發(fā)展背景之下,學校體育教育在體教融合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在于能夠促進青少年增強體質健康、健全人格以及享受其中樂趣。這也是對于傳統(tǒng)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巨大飛躍,在體教融合之中的工作主要是建立并完善學校中的體育教學、訓練以及競賽之中的三大體系。我國體育事業(yè)正逐漸向大國的實力發(fā)展,目前社會群眾對體育事業(yè)的關注度有所提升,然而我國的體育事業(yè)發(fā)展不能局限于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學習體教融合的先進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體教融合能力。
一、體教融合的目標
落實體教融合,實現我國體教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首先就要發(fā)現并解決我國的體育文化與教育中比較明顯的問題;初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的階段,是發(fā)展體育強國的重要培養(yǎng)人才的主要關鍵群體。要培養(yǎng)高身體素質青少年后備人才,就需要對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研究。體教融合觀念的提出,將體育文化與教育文化很好地融合到一起,使青少年的各方面素質和體育能力得到同時發(fā)展;同時也對初中體育教師體教融合教學能力的初步研究,初中體育教師須正確地認識到體教融合是現階段培養(yǎng)體育人才的重要教學理念,對自己的教學能力進行研究,進而提升初中教師體教融合能力的教學水平。
二、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師教育工作現狀
(一)教學內容需要調整
在當前中學的體育教材之中的內容還是會存在銜接不夠、前后重復和缺乏整體性等問題。在新課程的體育課程標準的背景下,中學體育課程可以不按照運動的課程標準進行教學內容的劃分,而需要注重構建身體健康、運動內容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領域學習過程,通過對學生個體的充分了解,考慮到每個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等相關情況,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在遵循新的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教師要制定不同年級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能夠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設置,比如,對于自覺性不夠的學生來說,只抓取其中基本的內容,從簡到繁,采用趣味性游戲的方式,注重對于基本功內容的訓練和練習,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打好體能基礎。針對初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也需要按照要求完成基本的體育教學內容。在初中階段要根據體育教學情況逐漸地提升跑、跳等動作的技術要領,并對其動作進行有效的細化,讓學生能夠有效地鞏固技術動作。所以在對初中階段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要符合全面性、整體性以及時效性等要求。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并根據其中的運動技能所形成的規(guī)律,對其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調整。
(二)教學組織較為單調
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學都還是會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在傳統(tǒng)的教學之中最大的弊端就是以教師占主導,學生只能怪被動性的接受教育,直接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且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直接影響到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使得學生對于體育課程逐漸失去了興趣。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可以不采用固定式的教學手段進行示范,而需要設置活動,并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學生能夠感受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喜悅,逐漸由教師主導性的行為模式,轉變?yōu)楦幼⒅貙W生情感體驗以及價值觀的培養(yǎng)過程,充分發(fā)揮出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在進行體育教學組織的過程中,中學體育教師需要的教學手段較為靈活,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況采取多樣化教學組織形式,最終能夠有效達到體育課程中熱鬧但不繁雜的效果,學生在學習技術動作的過程中能夠分享樂趣,在快樂中鍛煉與學習的同時逐步提升學生的自身體質。
三、體教融合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師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進一步加強初中體育教師篩選信息的認知能力
隨著新時代的發(fā)展,教師在今后的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順應時代潮流,教會學生如何獲取體育知識,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繁雜,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篩選信息知識的能力尤為重要,才能給學生提供更為有用的知識以及訊息,這也是體育教師職業(yè)生存中的基本能力。
(二)加強初中體育教師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新能力
當前需要復合型的體育教師,不應該再拘泥于課程的教學手段以及內容,學生也不再是知識被動的接受者。想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體育教師,不僅需要有基本的學習能力,同時還需要具備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新能力。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自身是否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生理以及心理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出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體育教學中,需要對課程的變化保持良好的適應態(tài)度,有效地發(fā)揮出自身的能力,積極熱情地投身于體育教育事業(yè)中,為培養(yǎng)出新型的創(chuàng)新性人才奠定重要的基礎。
(三)加強合作以及交流的能力
體育教師的體教融合教學的能力決定了初中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接受程度和素質的發(fā)展程度,在如今“體教融合”的理念之下,體育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腳步,進一步地加強跨學科之間的交流過程,以有效地達到研究領域學科知識的共鳴。在體育學科之中不僅包含有美學、法學、經濟學,還與教育學以及心理學等不同學科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滲透關系,通過利用不同學科之間的有效聯系,深入挖掘體育教學中的其他學科要素,深度落實體教融合理念,加強新型體育教師團隊合作的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體教融合的背景之下,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改革過程,也是一種體育本源之上的再次塑造過程。在現階段我國的體育教學工作中,效果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因此體育教師需要以體教融合作為目標,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前提進行有效的改革。要注重加快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從激勵型教師、技能型教師轉變成為復合型的教師,使得初中體育教師成為體育教學的學習者、科研者以及實踐者,以達到“體教融合”的目的,為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海元, 展恩燕. 對貫徹落實《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意見》的思考[J]. 體育學刊, 27(06).
[2]魏廣輝.關于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新課程(中), 2018(12).
[3]霍琳.學校體育運動隊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2(27).
[4]李樂. 體育教師對未來“融合體育教育”的意愿態(tài)度調查及對策[J]. 西部素質教育, 2017(13).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