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影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小學美術課程改革勢在必行。營造有趣、輕松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美術學習興趣,是小學美術老師最為重要的教學目標。本文則是對寓教于樂,構建趣味美術課堂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寓教于樂;小學美術;趣味課堂
就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而言,不容樂觀。老師對美術教學不夠重視,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不濃厚是阻礙小學美術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和改革的重要原因?;谶@一現(xiàn)實情況,調整、優(yōu)化、創(chuàng)新小學美術教學模式是老師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內容。
一、創(chuàng)設語境和教學情境
小學美術老師應該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認識到美術教學對提升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藝術涵養(yǎng)的重要性。老師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語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者,老師也可以給小學生創(chuàng)新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帶給小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比如老師在教學《海底世界多奇妙》這一課內容時,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與海底世界相關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欣賞。在欣賞完之后,對學生提出問題:“你們知道這段視頻拍攝的地方是哪里呢?在這個地方還存在哪些生物和植物呢?”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在課堂上踴躍回答,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愉快地參與到課堂情境當中,從而導入新課。此外,老師通過課件給學生出示范品,讓學生仔細觀察畫作上面的構圖結構、顏色對比等,指導學生欣賞漂亮的海洋生物,然后讓小學生展開想象,畫出心中想象的海洋生物。通過這一教學活動,幫助小學生了解有關海洋的知識,學會畫出海洋生物等,有效地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開展游戲教學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好動、愛玩,好奇心強,老師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開展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展特點的教學活動。比如老師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法,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有趣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到美術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可以緩解學習語文、數(shù)學的學習壓力,可謂是一舉兩得。比如老師在教學《小動物和媽媽》這一課內容時,老師可以給學生講經(jīng)典的兒童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用小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老師可以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控制在4-6人。老師可以先給學生進行操作示范,先畫動畫媽媽和動畫寶寶,再將其剪切下來,將動物寶寶粘貼到動物媽媽的身邊,要求對動物寶寶在動物媽媽身邊的表情和動作要格外關注。然后老師則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工具材料進行繪畫,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同時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最后,老師可以對小學生的創(chuàng)作結果進行展評和交流,看哪一組的動物媽媽和動物寶寶的表情看起來是最幸福的,說出具體的理由。通過這一系列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欣賞和關注當中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體驗美。
三、角色互換,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老師更注重對理論知識的教學,忽視學生真實的學習需求,小學生的美術知識儲備少,一味地進行美術知識的灌輸使得學生難以消化、吸收。老師應該轉換教學觀念,優(yōu)化教學手段,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給予小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老師可以進行角色互換的游戲,打破“老師講,學生聽”的固定模式,讓學生走上講臺,體驗當小老師的快樂。比如老師在教學《小飛機和降落傘》這一課時,老師可以邀請學生上臺給班級同學展示怎么折紙飛機,老師可以協(xié)助“小老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在完成教學任務后,老師應該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學”的成就感。通過角色互換的活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鍛煉了學生的表現(xiàn)力,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具有積極影響。
四、角色扮演
老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刻的、分析,深度挖掘教學資源,開展豐富的形式和有趣的教學內容,提升小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比如老師在教學《水果大聚會》這一課內容時,老師可以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等活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感知、體驗、觀察水果,了解不同水果的形狀、顏色等,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類水果進行角色扮演,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對該類水果進行介紹,分享自己對南北方水果的認知和理解。然后老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典型的畫作,讓學生仔細觀察作者用怎樣的形狀表現(xiàn)水果,以及觀察不同角度的水果形態(tài)是否發(fā)生了變化。通過這一教學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鑒賞能力,增強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
五、總結
總而言之,老師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構建趣味的美術課堂具體可以從創(chuàng)設語境和教學情境;開展游戲教學法;角色互換,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角色扮演等方面著手,提升小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推動小學美術教育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艷.采取趣味教學法 讓美術課堂帶點“甜”[J].求知導刊,2021(12):91-92.
[2]杜楊.運用趣味性教學語言提升低年級美術課堂效果探究[J].讀寫算,2020(3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