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文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進一步推廣,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xiàn)代教學的需要,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不再只是為了考試,而更多的是為了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生活化的化學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使用課堂上學到的化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師可針對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意義以及策略進行具體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2-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50
化學學科主要用于研究物質的變化規(guī)律、物質的結構以及各類不同物質的構成,其主要是通過原子的維度以及分子的維度切入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使人們能夠正確認識我們所生活的物質世界,為人類更好地改造物質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高中化學不僅是一門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與此同時,也是一門具有較強人文性特征的學科。但是,由于化學知識的抽象度較高,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覺得不感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想切實提升教學效果,就需要嘗試將高中化學教學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有機結合到一起,將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引入到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化學學習質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文章就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具體的探討。
一、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意義
(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
在高中化學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適當進行生活化教學理念的融入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相比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來說,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具有更強的抽象性特點和復雜性特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記憶較多的公式以及化學符號,這就會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畏難心理[1]。而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學習的重要意義,將化學教學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充分利用高中生樂于探究、興趣廣泛的年齡特點,將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與學生感興趣的身邊事物進行有效融合,使學生能夠以身邊熟悉的事物為參照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進而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在此基礎上,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使學生能夠對化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把握和理解。
(二)能夠有效促進高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從本質的角度來講,化學應該歸屬于自然學科的范疇之內,但是,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講,化學又是一門具有較強人文屬性的學科,無論是在自然中還是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都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和化學現(xiàn)象。通過將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入到高中化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思考,提升學生思維的縝密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索化學現(xiàn)象背后所蘊含的規(guī)律和本質,使學生能夠學會用化學的思維來思考問題,進而有效實現(xiàn)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提升,為學生后續(xù)的化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對于高中生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形成有著重要價值
高中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引入,就能夠引導學生主動關注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收集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化學問題,在此基礎上,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主動探討,如此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化學反應的神奇,進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實現(xiàn)學生化學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
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能夠體現(xiàn)生活化的特點
以往,高中化學教師在組織化學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多數(shù)情況下遵循的都是為學生講解化學理論知識,針對相關問題的解決為學生進行示范,組織學生進行化學實驗,引導學生進行化學知識記憶的模式。從本質的角度來講,這種方式屬于以教師為本位的教學模式?,F(xiàn)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這種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實的教學需要[2]。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位的基本原則,而生活化教學模式就能很好地滿足這一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為學生進行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能夠主動走進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進而將生活與學生的學習有機結合到一起,高質量學習的同時,也能應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
而要達成上述教學目標,教師在組織化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重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另一方面也需要改變自己以往教學的語言模式,多使用生活化的語言與學生進行溝通,使自己的教學語言能夠做到言簡意賅、充滿生活情趣,通過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使學生能夠受到吸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尤其是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教學資源引入的過程中,教學語言一方面要做到通俗易懂,同時也要保證聲情并茂。與此同時,教師在使用教學語言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也需要重視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表情反應,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轉換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語言,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進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課堂教學能夠始終處于熱烈的氛圍中。
(二)教師要重視體現(xiàn)教學形式的生活化特點
在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都處于主導地位,多數(shù)教師采取的都是學生聽、教師講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由于這種教學模式相對枯燥和單調,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整體較低,因此很難保證教學的效果。無論是新課程改革還是素質教育理念,都強調要重視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在實際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需要主動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對教學組織形式進行積極創(chuàng)新,在此基礎上,采用更加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組織教學,同時將小組合作探究、微課、翻轉課堂、多媒體教學等方式融入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課堂知識的展示,包括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相關的電影短片、幻燈片、視頻、音頻、圖片等材料都可以用于課堂知識的展示,在此基礎上,有效提升高中化學知識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