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也應當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提升,在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們進行主動的探索、實踐和創(chuàng)新。為了有效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很多數學老師開始結合綜合與實踐活動進行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最大化的讓學生們通過學與練更好的吸收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本文對當前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策略和方法進行了相應的闡述,希望能夠帶給廣大的教師們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實質性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育活動;開展策略;綜合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開展綜合與實踐活動,是一種基于學生們當前學習情況和自身學習條件所開展的一項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學習實踐的教育活動。小學生在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過程中,通過自主的探索、思考和時間,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與合作,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在新課程的要求中,學生們必須有價值的學習,每一位學生都應當獲得數學學習的能力。因此,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也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測量能力、勞動能力等等綜合能力的教學實踐活動。
一、生活化教學滲透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
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近些年來教師們公認的一種效率及高,效果極佳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在小學數學學科教育中,很多學生可能在學到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學習內容的時候,就沒有太大的耐心進行思考了,但是數學學科是一門十分生活化的學科,所以很多內容是和我們的實際生活有聯系的。因此,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是十分有用的教學手段。在綜合與實踐活動中,教師應當讓每一位學生都盡量的行動起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在數學課程教育中開展生活化教學,需要在活動策劃里加入一些生活元素。
例如,在設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課程中,我們就可以設計一節(jié)相關的綜合與實踐課程,方便學生們更好的認識圖形。在課上,我們就可以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讓學生們想一想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哪些,是什么樣子的,通過回想這些生活中的物品,總結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差別和相同之處,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性。學生們在聯系生活的時候,會比較輕松的認識到一些書本中的知識。原本書本上比較書面化的定義和公式,通過生活化的綜合與實踐活動教育,學生們能夠更輕松的理解和記憶。
二、開放化教學滲透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們采用的教學方式往往是刻板的,嚴肅的,學生們在固態(tài)化的教學模式中,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很難有所發(fā)揮,在學習的時候,也很少真正的動起來,對當前的數學問題進行主動的思考。那么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中,我們就可以通過開展開放化的教學方式,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可以開展開放化的教學課堂模式,學生們在活動中,更加靈活的看待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例如,在設計《可能性》的課程時,教師就可以開展一節(jié)開放化的綜合與實踐,教師在課堂上,為了促進學生們的思維方式,并不首先說出可能性的定義和內容,而是讓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自主的進行一定的探索。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們看一場球賽游戲,學生們在觀看的時候,猜一猜雙方是否能夠進球。一開始,我們把紅方的隊員設置成3個,白方則是5個,這時候,我們就讓學生們猜一猜哪方進球的可能性大。有學生非常確定的說,白方進球可能大,因為白方人多。這時候,我們直接帶入可能性的概念,學生們也能夠更好的理解相應的含義。
三、趣味化教學滲透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
趣味化教學不僅僅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要求和內容,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程中,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樣非常的重要,學生們只有在興趣的趨勢之下,學習起來才會既快樂又輕松,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的時候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應當在教育教學中,將趣味化教學滲透進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由此推動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的發(fā)展和進步。
例如,在設計《多邊形的面積》的課程時,教師可以開展一場趣味十足的綜合與實踐活動,在活動課程中,我們可以先拿出一個土豆,面對這個不規(guī)則的物體,我們選取某一個面,讓學生們試著將這個不規(guī)則的多邊形進行拆解,拆成我們比較熟悉的形狀,然后進行面積計算。學生們面對這樣的教學方式,自然興趣十足,之后,教師再進行多邊形的展示,讓學生們如法炮制,探索多邊形的面積公式以及不同形狀之間的面積公式是否有什么關聯。這樣一來,學生學的輕松,老師的教學效率也變得非常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順應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教育中開展生活化、開放化、趣味化的教學,根據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切實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小學數學,課程內容與我們的實踐活動融合起來,從而最大化的推動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亮.巧用生活資源,優(yōu)化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J].亞太教育,2019(06):112.
[2]先莉.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有效途徑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4):124.
[3]王慶.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華夏教師,2019(09):39.
作者簡介:姓名:陳玲,出生年月:1983.01,性別:女,學歷:本科,民族:漢族,籍貫:河南信陽,單位:信陽市第十三小學,現在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