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惠敏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整合口語交際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能力。在進行口語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圍繞同一個主題展開討論,引導他們注意觀察順序,并設計有趣的游戲激發(fā)他們參與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能力,發(fā)展他們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口語交際? 寫話能力? 小學語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促使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寫話的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雖然不少小學生有一定口語表達的欲望,但是缺乏相關的表達能力,在將口語轉化為書面語、展開寫話活動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各種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嘗試將口語交際和寫話教學整合在一起,先用口語交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厘清思路,掌握一定的寫話方法,再展開寫話活動,這樣層層遞進,提高教學效果。
一、圍繞一個主題
語文源于生活,學生在文字表達之初學會的便是語言交流。因此,在寫話訓練中,教師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入手,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寫話,以此提高學生的寫話興趣。通過整合口語交際內容,讓學生寫出一段完整的話??谡Z交際是寫話練習的基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寫話。例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之后,筆者設定口語交際的主題,引導學生圍繞“我的家鄉(xiāng)”這個主題展開討論。在一開始的交流活動中,很多學生受課文內容所限,只注意講述家鄉(xiāng)的自然風貌和豐富的物產,對其他方面表達不多。筆者引導學生結合“百度百科”展開分析,學生發(fā)現(xiàn)還可以從經濟發(fā)展、交通狀況、人民生活水平、傳統(tǒng)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入手展開創(chuàng)作。同時,筆者還引導學生關注討論內容是否離題,如“家鄉(xiāng)的人在其他城市獲得了成就,是否符合主題”?等。
在教學中,筆者給學生提供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圍繞某一個主題發(fā)散思維,將相關內容標注出來,然后看看在口語交際中討論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沒有涉及,它們之間的親疏關系如何等。在創(chuàng)作中,學生就能自主擬定提綱,提高寫作效果。
二、注意觀察順序
在寫話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口語交際活動時,教師要注意調整觀察順序,按照一定的順序有條不紊地表達。例如,在教學《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時,筆者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何能關注到細節(jié),并思考在觀察事物的時候應該用怎樣的順序才有條理性。接著,筆者引導學生圍繞“我發(fā)現(xiàn)……”這個主題展開口語交際活動,說一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并嘗試有序地說出它們的特點。有學生觀察了小區(qū)的花壇,表示發(fā)現(xiàn)其中不僅有花草,還有著很多可愛的小動物。筆者又引導學生思考在寫話的時候如何才能體現(xiàn)出思維的條理性?有學生提出可以先將自己想寫的記錄下來,然后調整順序,最后再展開創(chuàng)作。在這樣的討論中,學生逐漸掌握了有序寫話的要點。
在教學中,筆者還引導學生展開互動對比,看看誰的表述更具有條理性,思考誰的表達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樣學生就能關注自己在表達順序方面和他人的不同之處,寫話的時候,就會思考自己的創(chuàng)作是否有條理性,是否合乎邏輯。
三、設計趣味游戲
在寫話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和口語交際有關的小游戲,讓學生感受到表達的樂趣,如組織學生展開“擊鼓傳話”類活動,每人說五句話,表述故事的發(fā)展。例如,在教學《剃頭大師》一文之后,筆者組織學生展開“擊鼓傳話”的主題活動,圍繞“調皮的學生”這個主題展開創(chuàng)作?!靶⌒焓且粋€調皮蛋,幾乎每天上課都要遲到。遲到了就找借口,如今天早上他又起晚了,他還會找什么借口呢?”在此后的“擊鼓傳話”中,筆者引導學生從“借口”這個詞進行思考,先用兩句話表述借口,然后說一句過渡性的話,最后說兩句能促使情節(jié)繼續(xù)發(fā)展的話。學生嘗試表達:“他對老師說,我在路上幫助老奶奶過馬路。他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遲到的。老師一開始還不相信呢!誰知道真的來了一個老奶奶,她點名道姓要找小徐?!边@樣,就讓故事變得一波三折,后續(xù)講述的學生就要思考老奶奶是誰,來找小徐到底有什么事情?
在游戲活動中,筆者及時鼓勵并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意,引導他們將自己靈光一閃的想法記錄下來,為后續(xù)寫話積累素材。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還培養(yǎng)了他們勤于記錄的良好習慣。
四、放飛不羈想象
小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引導他們在活動中充分放飛想象。比如教師可以將想象活動和閱讀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閱讀童話故事,并在此基礎上展開自編、續(xù)寫等活動。在交流后,再引導學生將想法整理成文字,一篇精彩的作文就應運而生。例如,在教學《蜘蛛開店》一文之后,筆者組織學生展開故事大會,圍繞該作品展開自主創(chuàng)作的活動。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結合開放性的結尾展開猜測,說一說故事的后續(xù)發(fā)展,也可以自由想象,圍繞蜘蛛或其他小動物編寫童話故事。有學生富有想象地提出蜘蛛有那么多條腿,如果走路的時候幾條腿之間的意見不一致,那么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呢?筆者肯定了學生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并引導其思考如何圍繞這種創(chuàng)意編寫一個有趣的故事。因為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所以常常會有一些極具個性的表達。這時,教師不要限定學生的想法,而要肯定他們的創(chuàng)意,這樣學生才能更主動地表達,在寫話的時候才能避免出現(xiàn)無話可寫的尷尬局面。
在教學中,將寫話訓練與生活實踐結合(包括結合教材與生活實踐或結合課外讀物與生活實踐等),不僅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寫話水平,還可以加強學生的體驗性,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對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傊?,寫話是學生寫作表達的起始,關乎學生能否產生寫作興趣。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點滴做起,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興趣和表達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寫話水平?!簦ㄗ髡邌挝唬航K省徐州市云苑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