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芳
摘? 要:信息爆炸時代,培養(yǎng)學生選擇、分析信息的能力至關重要,《信息分析與預測》是信息管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信息分析能力,對該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探討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廣東醫(yī)科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院2015級信息資源管理專業(yè)109名學生為例,將PBL教學方法引入到課程教學實踐中,分析PBL教學方法的實際效果,指出該方法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
關鍵詞:PBL教學法? ?信息分析與預測? ?教學效果?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25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7(b)-0148-03
Research on teaching practice of PBL teaching mode in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course
XIAO Wenfang
(Schoo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Province,523808?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selecting and analyzing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is the core cours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 which mainly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y of information analysi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is course. Taking 109 students majoring in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grade 2015 in schoo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PBL teaching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ourse, the actual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s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method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PBL teaching method;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Teaching effect; Solutions
《信息分析與預測》是信息管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分析能力,信息爆炸時代,在信息收集、組織、存儲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更高級形式的管理,對信息進行分析與預測,通過信息分析與預測實現對信息資源的深層次開發(fā)和高效益利用[1]。信息分析與預測采用文獻調查、社會調查以及數據挖掘技術在統(tǒng)計、在線分析、情報檢索、機器學習、專家系統(tǒng)和模式識別等方面的應用[2]。主要對《信息分析與預測》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探討,有益于實現教學多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問題式的教學模式[3],即以問題為導向,設置與課程有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對問題進行探究,從而深度學習問題背后隱含的學科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1969年美國神經學教授Bar-rows在麥克馬斯特大學創(chuàng)立PBL教學法[4],此后在國際盛行,1986年引進我國的醫(yī)學院校。
該次教學活動以廣東醫(yī)科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院2015級信息資源管理專業(yè)109名學生為教學對象,將PBL教學方法引入到《信息分析與預測》課程的實際教學中,以觀察PBL教學法實施效果。
1? PBL教學安排
1.1 教學內容安排
教學內容是PBL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能讓教學效果更佳。
信息分析與預測實驗課主要講述信息分析應用,主要包括經濟信息分析法、專利分析法等,采取PBL授課方式,主要的授課內容是科技信息分析法里面的數據可視化內容,可視化技術借助圖形化的手段能夠清晰有效地傳遞表達信息,一般包括數據可視化、信息可視化等,其核心是為用戶提供一直觀、易于發(fā)現規(guī)律和內在聯系的可交互環(huán)境,通過直觀地傳達數據的特征,幫助人們實現對數據的深入洞察[5]。
1.2 組建學習小組
該課程教學對象是廣東醫(yī)科大學2015級109名信息資源管理專業(yè)學生,平均以4~8個學生為一組,總共劃分了20個學習小組,每組選擇一位小組長,每組分合作,負責相應部分的內容,小組長負責分配具體任務,組織小組成員進行探討學習,最后選擇一位講解員,將該小組的研究內容,以報告的形式向同學進行展示和講解,由老師和聽取報告的學生進行提問,小組進行解答,然后教師進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