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亦然
摘要:藝術設計理論課程在藝術類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為學生的設計思維提供了理論依據(jù)。由于藝術設計理論課程具有特殊性,選擇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將討論為何要進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以及如何進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達到學生的訓練目的。
關鍵詞:混合教學;藝術設計;理論課程
高校藝術設計理論課程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理論理解能力,在當前的藝術學習中,學生要完成自我在藝術市場中的社會角色定位,僅僅靠熟練掌握某一門藝術技能,沒有寬廣的文化視野是不夠的(以廣西藝術概論課程改革為例)。傳統(tǒng)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過于單一,難以滿足基礎課程的訓練要求。因此,全新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值得所有人分析與探討。
一、設計類學科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方案
設計類學科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應考慮綜合性要素。應從課程體系、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的評估等多方面重構美術理論課程,以實現(xiàn)其在新形勢下的轉型。(高校美術理論教師)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涉及“線下教學”與“線上輔助”兩個方面,需要教師充分利用網(wǎng)絡平臺,做到課前預習、課中互動教學、課后評測。
(一)課前預習
上課前,教師可自主選擇一個或多個教學平臺。以江漢大學設計學院基礎部為例,學校選用超星學習通進行網(wǎng)絡平臺搭建,并上傳完整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利用平臺看到課程評價體系標準、教學綱要及學習內(nèi)容和多份教學資料。在課前,教師應依照班級將所有學生歸入不同班級,讓所有學生在課前完成導論的內(nèi)容,并進行簡單的自測。由于使用了線上平臺,學生是否進行了自學、自測結果如何均能在后臺中看到。課前內(nèi)容的目的在于熟知課上學習內(nèi)容,精準掌握課上內(nèi)容梗概,搭建理論課程的知識邏輯框架,以此引發(fā)學生對課程的思考。教師則需在課前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檢查,以便為后續(xù)課程內(nèi)容做好準備。
(二)課中互動教學
課程中,學生的學習需以前期預習的內(nèi)容為依托進一步展開。根據(jù)課前所學的內(nèi)容,教師進一步展開知識框架,或是針對較為晦澀難懂的知識要點進行解析總結。課中的互動教學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個方面需要利用線上平臺的依托,進行互動式的教學。超星學習平臺可以進行較為完整線上教學互動。課堂上,教師可以投屏限時向學生提問,系統(tǒng)后臺能夠統(tǒng)計學生是否參與互動、回答正確與否,甚至可以統(tǒng)計每道題目正確率是多少。這種互動式教學非常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另一方面,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在課下學習的成果,進一步引發(fā)學生思考、用發(fā)散式的眼光與學生探討課前預習所遇到的問題。這種互動讓教學活動不再是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的身份從傳授者變?yōu)榱艘龑д?,學生不必再以填鴨式的方式被動接受知識。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相互考評,在學生之間互動討論,以達到知識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三)課后評測
課后評測主要以習題的形式進行,與課前預習所不同的是,課后練習的目的在于對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學生通過課后練習,應當知曉自己的問題在哪,如何進一步提升自己,并依照自己的興趣所在,進一步進行課程內(nèi)容的探究。因此,課后評測的內(nèi)容應當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傳統(tǒng)的線下評測,需要占據(jù)大量的課堂時間,而線上評測則不同,學生完成評測即可知道自己的完成情況,能夠直接對照答案糾正自己的錯誤。完成線上評測后,學生還可以瀏覽教學平臺中的教學資料,進一步拓展學習。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線下評測,可能出現(xiàn)相互抄襲、共同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因此,教師應建立較為龐大的課程題庫,使用線上平臺的功能,從題庫中隨機抽題給學生作答。每位學生拿到的題目都不一樣,從根本上杜絕抄襲的可能性。
三、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評價考核方案
教學評價考核方案是一項細致而復雜的工作,它關乎著教學質量,對于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既要對學生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又要對整個教學過程綜合考量。(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質量評級體系)藝術設計理論課程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線下教學,它所涉及的考核點更大、更全面。需要尤其注意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互動”性更強,如果學生脫離教學互動,對成績會有所影響,更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四、結論
藝術設計理論課程引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具有諸多優(yōu)勢。這種教學方法節(jié)約了授課時間、加強了教師與學生對互動,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利用平臺在線上進行課前預習,教師在線下對知識點進一步查漏補缺,最后利用線上平臺進行評測,保證了學生學習的效果。藝術設計理論課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重視互動性,不單純重視結果。這種模式規(guī)避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tǒng)線下教學模式,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再進行補充與完善。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顧玲,陳雪,趙曦,王司琪,羅祥東,趙銳,楊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課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21,35(04):471-475.
[2]馬冬寶,張賽昆,崔健.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課程內(nèi)容構建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32):126-127.
[3]陳國美,杜春寬,周凌.基于百萬擴招工程制圖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彈性教學的探索[J].內(nèi)燃機與配件,2021(15):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