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芬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的迅猛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幼兒教育。幼兒階段是培養(yǎng)一個人的重要時期,作為幼兒教師,要抓住關鍵時期,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改革,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幼兒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寓教于樂教育理念的價值與優(yōu)勢,肩負起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責任,使幼兒教育再上一個新臺階。
關鍵詞: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1-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86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幼兒教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占據(jù)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幼兒階段是學習的初始階段,是教育事業(yè)的起點,是一個人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是培養(yǎng)一個人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階段,在幼兒的成長中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知識的動力,幼兒對某個知識感興趣,才會愿意去學這門知識,才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待這門課程。幼兒貪玩好動,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幼兒覺得學習是枯燥乏味的,不僅不利于提升幼兒的學習效率。久而久之,還很容易讓幼兒對幼兒產生恐懼心理、抵觸心理,甚至對幼兒園產生逃避心理,從而不愿意上幼兒園。在當今的網(wǎng)絡互聯(lián)信息時代,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不能滿足廣大幼兒的成長和學習需求。在此形勢和背景下,寓教于樂教育理念橫空出世,得到了幼兒教師的高度認可和廣泛應用。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fā),在學者研究的基礎上,試論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中實施的重要意義,提出當前幼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境,探討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策略與方法。
一、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中實施的重要意義
幼兒教育是為幼兒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改革,寓教于樂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很多教育界內專業(yè)學者討論的焦點話題,得到了很多幼兒教師的重視、認可和廣泛應用。寓教于樂,顧名思義,就是讓幼兒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寓教于樂教學理念的出現(xiàn),讓廣大幼兒教師摒棄了應試教育理念,避免了“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師一味地講解,幼兒被動地接受的課堂氛圍。
要想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提高幼兒的學習動力,就要抓住幼兒的心理。由于幼兒年齡尚小,對生活中的各種新鮮事物充滿求知和探索欲望。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就要在教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輕松、愉悅、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釋放天性。
在寓教于樂教學理念下,幼兒課堂是活躍的,師生互動是良好的。該教育理念中,更凸顯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以幼兒為中心,讓幼兒做課堂的主人,會大大提升幼兒的課堂參與感。寓教于樂理念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進而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質量,推動幼兒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由此可見,寓教于樂教學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二、當前幼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境
(一)寓教于樂存在“形式化”
雖然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我國的推行時間已經(jīng)很久了,但仍有一些幼兒園的教學還停留在表層。幼兒園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打造適合幼兒玩耍的娛樂設施,為幼兒營造了豐富有趣的游玩區(qū)域,并提供了充足的游戲設備和玩具。然而,在具體的實際操作中,部分幼兒教師卻禁止幼兒在課堂上玩耍,不允許幼兒在游玩區(qū)域上課。有一些幼兒教師還沒有意識到利用游戲提升課堂效果的重要性,還沒有完全適應素質教育的改革節(jié)奏。在教學活動中,依然還是以文化課為主,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知識上,給予幼兒課外活動以及自由玩耍的機會少之又少,使幼兒園的游戲環(huán)境形同虛設,游戲區(qū)域的作用價值與優(yōu)勢得不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寓教于樂逐漸變成了“形式主義”。
(二)幼兒教育逐漸“小學化”
有很多的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落后,會為孩子報名很多的課外輔導課程,甚至還要求在幼兒園的學習內容中加入小學的課程。部分幼兒園,為了加強幼兒園與小學一年級的有效結合,會開展很多小學課程,讓幼兒在過小的年紀提前接觸小學知識。除此之外,在幼兒園提前學習了小學知識的幼兒,在升入一年級后,很容易對學習喪失興趣和欲望。幼兒教育逐漸“小學化”,嚴重抑制了寓教于樂教學理念的順利實施。
三、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策略與方法
(一)把握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很難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幼兒很容易左耳聽右耳冒。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在運用寓教于樂教學理念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到幼兒的這個心理特征。根據(jù)心理學家的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幼兒的最佳專注時間是課堂教學后的5-20分鐘。幼兒教師要把握好時間,利用好課堂教學的這段黃金時間,向幼兒傳授知識的重點與難點部分,讓幼兒在記憶力以及集中力的最佳時期內完成知識的吸收與理解,讓幼兒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課程內容里的精華部分,以此來提升幼兒的學習效率,提升幼兒教師的教學質量。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利用好課堂的剩余時間,利用剩余時間對幼兒進行知識的進一步鞏固和深入,不僅要給予幼兒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還要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自由發(fā)揮。教師要根據(jù)課堂實際情況以及班級幼兒的學習能力,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安排好課堂時間,把握好學習和游戲的比例,掌控好思考和休息在課堂中的時間比例和進度。
(二)利用語言活動,提升寓教于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