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美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迅猛發(fā)展,媒體平臺的大量橫空出世,微信、微博等平臺已逐步成為人們精神生活中必需品。在新舊媒體大量涌入校園的同時,這也預示著教育教學也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微時代。微課在各個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也著實給了眾多教育者打了一針強心劑。初中語文教學受其影響,也緊隨時代步伐的提出了“微寫作”這一時代產(chǎn)物,一方面微寫作由于篇幅較小,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即時性,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另一方面,微寫作還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彰顯個性的平臺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本文以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學為論述對象,針對如何在寫作教學中有效利用“微寫作”提出幾點建設性意見,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微寫作;策略;意義
張志公先生曾說過:“語文教學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個‘老大難’,而作文教學恐怕又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一個老大難。”無論何時,寫作教學一直都是擺在所有語文教育者面前的難題。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信和微博平臺的爆火,與之同時期產(chǎn)生的微寫作,很快便風靡網(wǎng)絡世界,成為了社會大眾輸出自身情感的主要方式。自2014年之后,微寫作已逐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廣泛應用。常見的形式有:小作文、片段作文等等。由于其篇幅較小,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自然也成為了青春期時期初中生宣泄自己情感,表達心聲的一個主要平臺。那么,具體該如何利用“微寫作”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呢?
一、探索生活真諦,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新課改指出“初中語文寫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思考,幫助其抒發(fā)內心的情感?!背踔猩敌睦砗蜕碲呌诔墒?,對周邊生活的環(huán)境自然也有一定的探究意識。由于部分學生辭藻單薄、胸中無詞,在實際寫作過程中,時常陷入“無從下筆”的尷尬境遇。但是,筆者卻發(fā)現(xiàn)部分寫作能力一般的學生,卻可以通過微信甚至微博,發(fā)表一些抒發(fā)內心情感的,且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簡短文字,其中亦有語法不凡、頗有意味的佳句?;诖?,不僅燃起了筆者的深思,同樣都是寫作,為何在這些微平臺,學生便好像打開了“任督二脈”一般?經(jīng)過多方調查和走訪,筆者終于有了一些感悟,原來課堂寫作更拘泥于形式和主題,條條框框太多,而微平臺對于形式、主題并沒有太多的限制,而且字數(shù)篇幅較小,更符合學生隨性抒發(fā),隨心下筆的寫作需求。
因此,筆者建議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微平臺日記”的方式,不規(guī)定內容、不規(guī)定主題,以每兩周為時間期限,要求學生從農(nóng)村生活或社會萬象為切入點,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暢所欲言。構建自己班級的微信群,每兩周通過截圖的方式,私發(fā)給老師,老師針對學生的微寫作成果進行一定的點評,努力將這種寫作形式打造成一種輕松寫意的互動活動,從而逐步讓學生愛上微寫作,習慣用微寫作來書法自我的情感。
二、不限形式中的規(guī)則,有效錘煉學生的寫作技巧
雖然微寫作以不限形式、不限主題以及不限內容為主要特性,但是,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微平臺這一開放特質,適當?shù)脑趯懽饔柧氈薪o學生制定一定的規(guī)則,來達到定點錘煉,精準輸出的目的。筆者在閱讀一些經(jīng)典的微寫作案例時,曾遇到過這樣一篇作文,文章的主題以“寒冷的冬天”為主題,規(guī)定寫作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要求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全篇不得出現(xiàn)一個“冷”字。于是,作者便通過對周邊樹木的寒冷狀態(tài)、街道行人面容等多方面,側面展示了“寒風刺骨,萬物不寒而栗”的寒冷場景。
從這一案例中,筆者也得到一些啟示,語文教師可以效仿上述案例,結合農(nóng)村初中生的實際生活,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含有隱性規(guī)則的為主題寫作。例如,可以通過描寫農(nóng)村春天到來之際,萬物競生長的生機勃勃之象,規(guī)定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并且要求通篇作文不可出現(xiàn)“春”這一字眼。提醒學生可以將春風轉化成微風、春雨轉化成細雨,并且盡量凸顯滿山鮮花盛開,溪水潺潺的生機之感展現(xiàn)出來。
像這樣具備隱性規(guī)則的微寫作訓練,既能有效解放學生的天性,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寫作范疇,有坡度、有緩度,充分刺激了學生的寫作靈感,也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微寫作小練筆,引導學生深度寫作
閱讀與寫作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若把閱讀看作獲取營養(yǎng)、內化吸收的過程,寫作看作對這些營養(yǎng)內涵進行二次加工,二次輸出的過程,兩者一進一出,相輔相成,和諧共生。語文教材中的散文、詩歌以及故事小說,都是學生可利用的閱讀文本,學生不僅可以在其中獲取豐富的知識養(yǎng)料,同樣也能獲得大量的寫作素材,因此,“課堂小練筆”一詞也被提出,要求教師能夠結合實際閱讀文本,從仿寫、擴寫以及改寫等多方面來錘煉學生的寫作技巧。結合這一特性,教師可以嘗試以教材中的文本為素材對象,引導學生開展一系列微寫作練習。
例如,在教學完《秋天的懷念》《金色花》《荷葉·母親》這些課文之后,可以要求學生任選其中一篇文章,就其中某個片段寫一段推薦閱讀的文字,150字左右。引導學生以自身感悟為論述點,從課文所闡述的真摯情感為對象,寫出自己推薦改課文的理由;又如,在教學完《皇帝的新裝》之后,還可以適當改編故事結局,如,若皇帝識破了騙子的詭計,就皇帝的處理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字數(shù)限制在150字之內,寫出皇帝的處理方案。
以教材中的課文為寫作素材,嘗試以多樣化的形式來刺激學生的大腦,引導學生開展微寫作小練筆,讓學生充分感受寫作的趣味,品味寫作的魅力,從而逐步強化學生的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微寫作是一種形式自由、內容偏靈活的寫作方式,將其引入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將寫作當做生活的一部分,隨性而發(fā),隨心而寫,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最終推動微寫作教學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本文系“福州市長樂區(qū)2019年教育教學研究課題《農(nóng)村學校起始年段“微寫作”研究》”(課題編號:CL2019KT028)】
參考文獻:
[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策略[J]. 胡沁.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 2021(02)
[2] 初中語文多文本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索[J]. 朱瑰麗. ?才智.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