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群
摘要: 隨著新一輪教育體制改革的持續(xù)推進,我國的教育教學事業(yè)得到了長效的深化和發(fā)展。對于小學語文學科而言,如何順應新時代的教育背景、著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已成為當前語文教育教學中需要深入探討的話題。其中,構建趣味性課堂、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將有助于保證小學語文的教學實效。有鑒于此,本文將先后探討增強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的價值以及可行路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性教學;重要價值;應用路徑
語文學科是小學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人文學科。從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上看,因為小學生們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初步發(fā)展階段,所以他們的注意力極易分散,難以集中精力投入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由此看見,構建趣味性課堂、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將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們急需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增強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的價值
(一)有助于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年紀尚小,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探索心理均較強。因此,當他們接受新鮮事物時,其接受速度也相對較快。在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運用趣味性較強的多元化方式呈現(xiàn)和說明學科知識,將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推動學科知識的生動化,從而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更易于接受也更易于掌握。
(二)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并深化其情感體驗
與其他基礎學科相比,語文學科更加關注對知識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推進文化繼承,還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鍛煉其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使其學會透過表象洞悉事物本質(zhì)和事情的真相,學生的情感體驗也將隨之得以深化。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時,教師不能局限于教科書進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學,而是應當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整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對書本知識進行應用。比如,將劇場演繹和分角色朗讀等教學方法運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不僅能夠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還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角色,深化其自身的情感體驗。
二、增強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的可行路徑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趣味性課堂氛圍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社會背景下,現(xiàn)代信息技術已大面積地滲透到教育教學領域中,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多樣化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立足于本節(jié)課所需傳授的具體知識,利用多媒體技術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源,以豐富語文課堂上的知識內(nèi)容。與此同時,通過多媒體技術這項新鮮事物,一種更為活躍且積極的學習氛圍將能夠有效建立起來。比如,在講述《觀潮》一課時,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向?qū)W生播放錢塘江大潮的紀錄片片段,使學生能夠真實地看到錢塘江大潮波瀾壯闊的景象,首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集中其注意力,從而初步構建起趣味性課堂氛圍。接著,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與學生展開互動,提高學生對于錢塘江大潮的關注度,使其能夠更加專注地投身到課堂學習之中。
(二)開展豐富活動以構建趣味性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領域中,演講、辯論賽、劇本演繹、分角色朗讀等活動,不僅能夠推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趨于趣味化,還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情感體驗能力。
以劇場演繹為例,在講授古典名著單元的四篇課文時,教師均可以采用劇場演繹的方式構建趣味性課堂。比如,在講述《紅樓春趣》時,教師可以邀請幾位學生分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引導他們細讀課文,分析不同角色的動作、神態(tài)和語言,思考自己應如何通過這些方面展現(xiàn)角色的形象。另外,不僅是演員需要分析人物形象,觀眾也需要剖析人物形象,等劇場演繹結束,教師還可以請幾位觀眾進行點評。通過這一趣味性極強的活動,學生將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角色,強化其自身的情感體驗能力。
(三)借助游戲理念以構建趣味性課堂氛圍
將游戲化理念注入課堂教學中,是構建趣味性課堂氛圍的有效實現(xiàn)路徑之一。比如,在講授《北京的春節(jié)》一課時,教師可以開展猜謎小游戲,讓學生猜猜謎語背后反映的是什么傳統(tǒng)節(jié)日。通過這種趣味游戲,學生的情緒將能夠被帶動,進而能夠更加專注地投身于課堂學習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的提升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價值。為了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趣味性,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多元化活動以及游戲化理念構建趣味性課堂氛圍,保障課堂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王玲玲.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科幻畫報,2021(01):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