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葵贊
摘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學理念,與初中數學教育的內容不謀而合。教師可通過結合該階段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進而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有效提高學生自主探究以及應用水平多方面有質的飛躍和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
教師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的痕跡,在課堂上融入生活情境,讓課堂的教學豐富性再次提升,讓學生得到更符合學習需求和認知水平的教學內容,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一、建構生活化情境,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有效率的學習是基于興趣的學習,這就啟示教師將課堂教育回歸生活,通過創(chuàng)建生活化情境,調動起課堂氛圍,使學生不再畏懼數學題目,從而提升教學效率。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教師可以將“生活”帶入課堂,將抽象的數字具象為現實中可以直接思考的部分,從而打破數學學習壁壘,使學生能更有效率的學習。
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組》章節(jié),教師可以用“雞兔同籠”問題開啟新一篇章的學習。問題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用多媒體播放一截視頻,用幽默的方式將問題拋給學生,接下來讓學生自主思考怎樣才能正確計算兩種動物的數量。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帶入生活中比較接近的情境,讓學生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fā)點,找到解題的關鍵,進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再如《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通過學生最常接觸的計算班級平均分、統(tǒng)計數據等場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數據對生活的意義,明確數據分析的指引作用。進而讓學生思考:如果我是超市老板,該怎樣獲取一個月的收益情況;如果想要獲得更多盈利,哪些數據可以成為我的參考,可以怎樣參考?這樣的生活化情境帶入,讓學生在思考問題時不會無所憑借,在掌握思考主動權的情況下,學生能夠聯系實際、設身處地去思考問題,從而把計算過程變?yōu)殚_動腦筋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明確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同時收獲了解題的樂趣。生活化情境導入在現在看來十分必要,并且能為課堂構建良好的開端,讓師生在溝通過程中拉近距離,調動起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組織多元授課教學、提高學生知識掌握力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結合生活化教育理念不僅能使學生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提高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由于教材內容中的部分理論知識相對說較為抽象化,所以當教師有效結合生活開展教學也能更進一步促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所提升。與此同時,當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還應與該階段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有效結合,進而在擺脫傳統(tǒng)單一教學理念的同時,也能更進一步促使學生從自身出發(fā)巧妙應用理論知識并提高學習效率,進而在有效響應新課改教學方針的同時,也能強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知識掌握綜合水平。
例如:當教師在對《探索位置的方法》這節(jié)內容進行教學時,因為本節(jié)重點是對學生方向辨別以及方位分析有所掌握。所以在授課之前,教師可通過結合生活中太陽東升西落的生活常識或指南針應用的教學方針,進而在提高學生生活常識的同時,也能更進一步促使其對方向辨別知識內容的有效掌握。緊接著,當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對例題中具體方向考察例題進行教學時,則可通過組織學生對量角器等測量工具進行學習并對方向軸進行繪制,進而在提高學生實踐學習的同時,也能更進一步促使其知識掌握的有效提升。
三、開展生活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學習不僅僅是學習相關的基礎知識,更多的是要能夠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當的僅僅是引導者,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而創(chuàng)設與其相符合的教學形式。因此,教師就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思想,而是通過生活實踐的有效融入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這單元的教學時,許多學生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和定義。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組織生活實踐的教學形式,來幫助學生從正反對比該內容的學習理念。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銀行儲蓄”為主題,在課后調查自己熟悉的銀行匯率是多少,通過收集的數據來列出相關的一元二次方程。不僅如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幾個年份數字的引入,來讓學生將這些數字帶入到自己所列的一元二次方程中,計算出實際得到的利息值。在教師分配了這項任務后,我們能夠快速的觀察到,學生們都一下提起了學習的動力,通過不通的形式來查詢各個銀行的匯率,然后建立相關的一元二次方程。這說明,通過這種實踐的方式來進行相關的數學教學,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攝入。
四、結語
總而言之,生活化教學作為現代教學中的一種體現,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要能夠從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效的生活化背景,建立相關的生活化問題,引入多種多樣的生活元素到實際的教學中,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為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吉庫.生活實際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探究[J].新課程,2021(2):153.
[2]司國湖.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及深度反思[J].數學教學通訊,2020(14):67-68.
[3]湯昆.多彩生活、多重作用——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24):0186-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