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霞
摘要:英語教學分教和學的配合。策略也分教的策略和學的策略。本文著重談教的策略,也涉及一些學的策略。
關鍵詞:英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1-279
所謂教學是教學和學的配合。教室里空無一人,只有教師講課,那只是獨自試講而非教學。但習慣性地把教的方面分為教學,把學的方面稱為學習,所以把教與學的策略稱為教學策略與學習策略?;诖耍疚乃劷虒W策略就是指以教為主的教的策略。涉及到學習策略也是從教學角度去研究問題。新課程告訴我們,學習的策略分為“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而教學策略則是由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的策略。這些策略有共性也有個性。共性是指教學策略都體現了普遍的教育規(guī)律和英語學科的教育特點,個性是每個英語老師獨特的教法。我的教學策略是什么呢?總體說來是以素質教育為理念,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教學。什么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它倡導“遵循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采用生動活潑的方式,科學有效的途徑,使學生在知識上,思想文化上以及適應未來社會并推動社會前進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什么呢?無論小學生還是初中學生,他們對新鮮的知識都好奇,好探索,都有理想有抱負,有學習的成就感。素質教育又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是打破三中心(應試教育的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教育。基于此,無論教小學英語還是教初中英語,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過程特點教師要掌握,在激發(fā)興趣上,小學生怎樣激發(fā),初中生怎樣激發(fā)。這樣就要想到他們到了初中會是什么情況,教初中英語時,他們在小學時的學習方式也可以用上一些。這樣才能做到遵循心理規(guī)律而又形式生動,達到科學有效。如畫出一幅學校平面圖,有漢字標注各局部名稱,如操場、花園、教舍、宿舍樓、食堂等等。并提供可選擇的英語詞匯。要求學生選擇適當的詞用在漢語標注的地方、只要求連線而不拼寫。這種游戲輕松有趣,是復習鞏固知識的快樂學習法。而到了初中階段,為了復習鞏固所學單詞,這種方法仍可以使用。但就不只連線,而要求拼寫出來,在原有游戲上來一點加深。又例:英語教學中情感態(tài)度問題,也是教學策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新課程提出來的,它的提出又是與素質教育理念一致的。素質教育不同于應試教育的區(qū)別之一就在于應試教育是學科中心論,只教書,不重視在教學中育人。素質教育是既教書也要進行德育滲透來育人。各科教學都如此,而英語是語言學科,更具有用情感態(tài)度育人的優(yōu)勢。語言是用來交流的,交流就要表情達意,對學生產生情感影響的。英語教學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正面發(fā)展,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是新課程的要求,也是我的教學策略的重要部分。那么怎樣用情感態(tài)度滲透教學呢?下面談幾點:英語是外來語,難學。如果沒有濃厚的興趣是很難學好的。所以要以學生為主體,首先要激發(fā)興趣。因為興趣是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的因素之一。興趣來于需要,若不提高對英語價值的認識,就感覺不到需要,就不會有興趣。需要有兩種,長遠需要和當前需要。長遠需要是要有對未來的遠見,對當前的需要是教學形式的生動活潑,使學習輕松愉快。怎樣提高對英語價值的認識呢?老師講是一方面,讓學生討論又是一方面。我是先讓學生討論再由老師總結點撥。如在討論中,認為英語對優(yōu)生有好處??紝W校要考英語,將來的高級別工作也用得著英語,但對讀完九年制義務教育就失學就業(yè)的人無用武之地。但有的學生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說考不上普通高中可以讀職高。別小看只學一技之長,那些大國工匠們不也只是一技之長嗎?只要學到家英語知識就用得著了。我有個表叔是汽車維修技師,他說如果我職高畢業(yè)了就去他那里當汽車修理工。那種技術深奧得很,有些進口汽車,說明書是英語,維修配件中,進口的說明書也是英語。學好英語吧!所以我要努力學好英語。通過討論,同學們的認識提高了有了學習英語的興趣了。課堂教學又怎樣激發(fā)學習興趣呢?那就是用啟發(fā)式,廢除注入式。以聽、說、讀、寫為例。用照本宣科的呆板形式,學生會情緒低落的。我是這樣做的。教態(tài)平易,使學生沒有緊張感。以精彩的開頭引發(fā)興趣。如上課前唱一首英語歌曲,或講一個英語小故事。如我講了一個故事:說是某學生在暑假里隨父母去在英國定居的姑姑家作客,在途中肚疼。求救周圍的人,父母不懂英語,幸好我強忍著肚疼用英語向他們求救。他們熱情地打了救護車的電話,我被送往醫(yī)院,才得救了。這個故事引起同學們的注意。他們想到假如有一天,自己也到國外旅游,也遇到這些問題,也能沒有語言障礙轉危為安嗎?于是個個打起了精神上課了。又例:布置預習生詞的作業(yè),上課怎樣檢查作業(yè)呢?。抽二人在講臺上示范,一人念英語生詞,一人在黑板上拼寫出來,對與錯全班同學盯著。再讓同學們評判,若有錯,再抽學生上來寫出正確的。在讓大家分析那個學錯的原因。這種形式是半游戲式的,學得輕松愉快,屬于生動的教學形式。素質教育是要打破三中心的。走出去搞英語社會調查也是生動的形式。調查內容不限,調查方式不拘一格。如有幾個學生相約星期天去火車站調查,他們看見兩個外國人出站了,便打開手機的錄音裝置準備錄音。果然那兩人在旅游中心咨詢處與服務員用英語對話,那個服務員對答如流。老外滿意的走了。回到家,他們聽那個錄音,有的話聽得懂,有的話聽不懂,聽不懂的,帶回學校問老師。這種活動同學們感興趣,不怕辛苦,因為苦中有樂。在這種活動中收獲是多方面的。一是增長了知識,而是了解了老外們關心的問題,從中可以學到一些跨國文化,開拓了國際視野。
以上便是我的教學策略的部分例子。
參考文獻
《素質教育論》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