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艷茹
摘要:音樂是一門充滿藝術氣息的學科。小學音樂教育是對學生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是學生思想啟蒙、情感培養(yǎng)、提升智力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式,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小學生全方位發(fā)展方面,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注重音樂課的美學教育、強化音樂游戲在課堂中的輸出,對于學生學習音樂、熱愛音樂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提高;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3-281
引言
從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可以看出,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教育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音樂審美體驗,同時通過各種音樂審美活動來取得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開發(fā)潛能、提升創(chuàng)造力等教育效果,而在小學音樂實際教學中,要想真正實現(xiàn)這一目標,則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加以培養(yǎng)。
一、營造課堂音樂欣賞的氛圍,提高學生的興趣
在小學音樂欣賞的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所以要善于打造促進學生音樂欣賞的氛圍,要讓學生在相應的情緒情感狀態(tài)下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豐富和生動性。情境氛圍的構建更容易讓學生沉浸到氛圍中去,他們專注的狀態(tài)也有助于學生從音樂欣賞當中有更多新的體會和發(fā)現(xiàn),由此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會增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感興趣的東西會主動投入學習中,探索新的知識內容。另外,教師也可以采取一些互動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跟隨著音樂做出一些簡單的身體律動,并且也可以讓他們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將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以及產生的聯(lián)想用畫筆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學生在有所感受之后,及時地記錄下來,便能夠從欣賞課堂當中有更多相對深刻而抽象的理解,如果缺乏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沒有記錄,沒有通過語言或文字的方式進行表達,那么這些感受很快就流逝了。所以,在音樂欣賞課程的設計和開展當中,教師要特別注重運用現(xiàn)代信息多媒體技術打造情境,讓情境教學成為音樂欣賞課的一大特色,讓學生在相互的情感激發(fā)當中升華音樂的主題思想,可以從音樂欣賞之中抽象出一些簡單的樂理知識,并且提煉出一些關于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方面的信息,促進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深刻理解。例如,在進行五年級上冊歌曲《拉薩謠》的教學過程中,我先通過播放拉薩地區(qū)紀錄片的形式創(chuàng)設了一定的情境,同時讓學生集體進行歌詞的朗讀,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感,發(fā)掘了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
二、將游戲融入音樂課堂教學
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驅動力。教學方式也應如此。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音樂游戲作為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代表性主體發(fā)揮著引領性作用,教師也應該利用音樂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的發(fā)展。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有著非常強烈的興趣,對一些游戲、活動也非常喜愛。教師應當抓住這個特點,將游戲融入到音樂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玩游戲的方式,加深對教師所講授的音樂知識的記憶。例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演繹音樂要表達的故事和情感,挖掘學生們的音樂潛能,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偠灾?,體驗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獲得足夠的參與感和榮譽感,還能讓他們充分體會到音樂所帶來的愉悅感,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來。
三、重視課外拓展訓練
通過課上的音樂作品探究活動引導,教師雖然能夠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并促使學生通過音樂作品探究來實現(xiàn)音樂素養(yǎng)發(fā)展,但由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時間相對有限,教師在完成基礎教學、內容引導與技法訓練后,能夠用于探究活動的時間并不多,因此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升往往會顯得過于緩慢。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還需加強課外拓展訓練,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來接觸、學習各種音樂作品,并嘗試展開唱法、旋律、情感內涵等方面的自主(合作)探究,使學生音樂素養(yǎng)能夠得到更快提升。例如在完成對《快樂的潑水節(jié)》《那達慕之歌》等歌曲的學習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在網上查找其他有關民族節(jié)日的歌曲,并在聆聽歌曲后思考這些歌曲與教材上歌曲有哪些共同之處及差異。這樣一來,學生能夠通過課外拓展接觸到更多的歌曲,使自身視野變得更加開闊,而通過對課外歌曲的探究,則能夠實現(xiàn)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這些對于音樂素養(yǎng)發(fā)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四、教學考核評價簡潔真誠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孩子進行評價時,應該有針對性地對孩子的連貫性、準確性和表達性進行相應的評價,在其中可以設置優(yōu)秀、中等和較差三個級別。無論是評價的項目上,還是評價的等級上,都應該確保孩子易于接受,切莫拘泥于繁瑣的評價體系。也可以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為表達能力強,并且音樂表現(xiàn)力比較豐富的孩子給予相應的獎勵。這種獎勵不僅僅表現(xiàn)為精神上的稱贊、口頭上的贊揚,還可以讓孩子在其他的孩子面前進行相應的表演,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激發(fā)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也可以表現(xiàn)為物質上的獎勵,給予孩子鉛筆、本子等各種和學習相關的物品,有條件的可以設置小話筒等獎品,并開展一系列比賽。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理念得到全面推廣的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對小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這是每一個音樂教師都應該長期思考,并不遺余力做好的課題。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圍繞教學目標,著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音樂教學中融入游戲,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效地提升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滕云.優(yōu)化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的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06):83-84.
[2]顧婷婷.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0(07):42.
[3]倪新立.淺談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興趣的培養(yǎng)[J].新課程,2020(2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