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瑩
◆摘? 要:在素質教育以及課程改革的影響之下,小學數學教學不再僅僅局限于學生學習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的采用現代教育技術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自身知識儲備。本文針對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意義進行分析,探討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教學;教材
一、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意義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興旺發(fā)達的基礎,特別是對于義務教育的小學階段來說,必須加大教育投入,積極引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確保教學能夠與時俱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運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促進小學數學教育的發(fā)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和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加強對現代先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認知。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枯燥,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使一些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隨著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和深入,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融入到小學數學的課堂中,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提高了小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效果,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們也從過去被動的知識接受者逐步轉變?yōu)閿祵W課堂學習的主動參與者。
2.課堂互動促進師生關系
在以往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備課工作任務繁重,教師通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準備教案,并且過去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能力不足,導致教師課前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學生交流;二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進行大量的手工板書寫作,但課堂教學時間又是非常有限的,教師沒有過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隨著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教學課堂中的融入,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來進行教學,比如運用一些PPT課件,從而減少了教師重復備課和粉筆板書的工作量,與此同時,學生也能借助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及相關工具,開展自主探索,利用信用技術提供的便利進行獨立探索,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課件可以在課堂上展示教學內容,教師也有了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融入在這當中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師生情感的和諧發(fā)展,也有助于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二、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
1.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
小學數學教師作為對小學生的直接教學指導者,應正確認識到生活化數學教育的價值,積極地思考與探究有效的生活化數學教學方式,切實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教學水平,為學生的數學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教學保障。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之前,數學教師應結合小學生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這個年齡階段所能接觸到的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為學生設計契合其自身數學學習需求的生活化數學教學方案。運用這種生活化數學教學理念與方式,將課本中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生活化的數學實例,使得學生能夠從生活的角度進行數學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并使得學生能夠從生活化的數學實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使得學生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與效果都能夠不斷提升,加快學生數學學習的步伐。例如在6-10的數字學習中,課前要求學生收集一組生活中表示數量是8和9的數據,親身感受到了8、9的基數和序數,在課堂中時通過利用多媒體來展現具有不同個數的圖片,讓學生自己找出數量是8、9的物體,并說明數量是8的物體用數字8來表示,數量是9的物體用數字9來表示,初步了解了數字8、9的形成過程。
2.構建生活情境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需要通過對文章進行詳細分析從而提高數學的感知能力。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這些親身的經歷與切實感受,帶來的不僅僅是用于閱讀的精彩素材,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感知,引導學生對生活產生更為深刻的思考,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最終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的有效。在整個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找到符合教學環(huán)境的照片或者視屏,通過投影、3D效果展現的方式為學生營造學習場景。例如,在6-10的數字教學時,教師首先構建一個情境,在數數的時候,指導學生有序的數:可以按上下數;也可以按左右數;還可以以數的大小順序來數。同時,再結合教室的實物來數,比如:數桌子、數椅子、數同學、數鉛筆等內容都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習,
3.秉持著創(chuàng)新的原則
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任務的設計中,需要保持創(chuàng)新意識。在創(chuàng)新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對學生的要求,讓學生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需求,學生要想成為佼佼者,就必須要有一顆始終沖鋒向前的上進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發(fā)展,不斷進步。小學階段是學生的發(fā)展重要階段,在課堂學習任務設計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數學內容,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留給學生自己學習的時間,鼓勵學生自己分析,在現有知識以及經驗基礎上分析,而不是讓學生過多的依靠老師。此外,教師需要結合課堂學習任務內容進行教學活動的設置,讓學生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提高自我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主要原因為他們能夠彼此稱贊。教師在進行課堂學習任務講解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與同學良好相處。
三、結語
創(chuàng)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是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目標,對于學生兒童成長和學習有重要的幫助,也對老師們知識的講授有很大益處。通過構建生活化場景,結合教材來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對于學生綜合教學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對于未來我國小學數學教育事業(yè)整體的發(fā)展同樣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崔榮輝.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9,26(31):348.
[2]劉兆龍.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4):79.
[3]牛彥菊.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文淵(高中版),2019,(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