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后背力量。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給大學生帶來了許多心理壓力,這些壓力來自于個人、家庭以及學習。因此,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了各界的重視,也使得教育界開始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深刻研究。然而,我國對于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措施以及政策還未出臺,相對于外國在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步伐還是比較落后的。
◆關鍵詞:新形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缺乏自我認知與評價
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的學生群體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學生從小到大都深受父母的關注與寵愛,他們多以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夠用客觀的方法去認識自己、也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對于周圍的人和事物會存在著自尊心過大,或者過于自卑的問題,自身的心理難以得到平衡與發(fā)展。
(二)難以適應社會環(huán)境
進入到大學后,很多學生遠離父母,來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與陌生人單獨相處,在新的班集體和需要自我適應能力較強的學習生活方式時,他們的內心落差感會比較大,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消極情緒,并且目前的大學生數(shù)量日益增多,其面臨著強大的就業(yè)問題,以及壓力,會讓學生缺乏勇氣來面對現(xiàn)實,總是將自己的不滿發(fā)泄于環(huán)境以及外人對自己的不公平等,產生一系列的抑郁情緒。
(三)學習動機與興趣的減弱和消失
學生進入大學后,發(fā)現(xiàn)大學生活與自己的高中生活完全不一致,大學的學習與生活多由自己決定。一些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勁的學生,容易沉溺于玩游戲,或者變成手機的奴隸,導致學習成績不進反退,產生焦慮和厭學的消極心理。目前,有一部分大學生的專業(yè)是由父母所決定的,其缺少對自己所學專業(yè)的興趣和學習動機,在面對專業(yè)知識上的理解和掌握困難的時候,往往容易產生后退的想法,喪失對學習的自信心。
(四)難以處理人際關系
很多大學生由于自己的交往能力比較差,缺少理解他人和幫助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在學習和生活當中不能夠與人交流合作、與舍友的關系不好、與班集體的同學關系處理不較差等這些問題。導致大學生感覺到壓力大,從而影響實際的人際關系,使自己陷入孤獨的狀況。
二、新形勢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開展相關心理健康講座和交流會
高校舉辦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和交流會,可以免費地為大學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詢,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和開放性。這種形式的講座和交流會能夠受到大學生的歡迎,在講座和交流會上,心理講師與學生進行相關心理問題的探討時,具有深入淺出的形式特點,講師將比較難以理解的心理知識,通過比較生動有趣的語言形式表現(xiàn)出來,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大學生對自身的心理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愿意通過講座和交流會去思考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所面臨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得學生進行比較高效的自我調節(jié),從而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更輕松的生活與發(fā)展。因此,各個高校應該在每學年內舉辦多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與交流會,幫助大學生學會深入了解自我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高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平臺
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在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有著比較專業(yè)的水準以及心理咨詢師等,其在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比普通的老師更具有優(yōu)勢。但是要想讓心理健康教育平臺能夠發(fā)揮其積極的作用,還需要高校采取一定的措施來給予幫助。許多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的了解不充分,這就要求高校建立相應的心理咨詢室,進行大力的宣傳,使學生深入的了解這些平臺。讓學生對心理健康中心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后,也會從心理上對平臺產生一定的信任,更加愿意接受其輔導。此外,高校要進行大力的宣傳工作,積極地利用學校的資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從而打造更加完美的教育氛圍。
(三)采用高效方式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這是一個緩慢而重要的教育任務,而且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多因素影響,要采取各種各樣并且高效的措施與方法,將各種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要素結合起來,力求整體發(fā)展大于局部發(fā)展的效果。想要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就要采取高效的方式。在學校要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者,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結合起來。在學生發(fā)展過程中,要堅持心理健康發(fā)展,以課堂教學為主要方式,心理咨詢師的輔導為次,建立起對大學生有幫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四)運用情感教育維護學生心理平衡
情感教育是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幫助師生有效溝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教師必須要真誠的關心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幫助其增強自信心,戰(zhàn)勝所遇到的現(xiàn)實困難。如果教師可以做到關心和幫助學生,與學生平等進行交流,那么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就可以得到比較好的解決,學生在學校里面就自然能夠得到健康的發(fā)展,以更加堅強的心理去面對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
三、結語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決定著國家教育目標是否能夠得到實現(xiàn)的關鍵之一,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能夠為我國的經濟發(fā)展起到一個決定性作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著,其是否能夠增強自身的抵御風險和抗挫折能力的提高,對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不斷地推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完善,能夠最終促使社會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范曉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途徑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1):37-38.
[2]王秋芳,盧語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契合——1例高職生人際矛盾的分析[J].心理月刊,2020(06):72+235.
[3]遲傳德,余本祺,郭亞勤.“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構建[J].滁州學院學報,2020(03):88-91+95.
作者簡介
李大偉(1984.01-)男,漢族,籍貫:遼寧大連,研究生學歷,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訊作者:丁顥,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