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田
摘要:作文教學是一項以思維訓練為核心的綜合性活動。這是一項綜合的能力訓練,集觀察,想象,思考,理解和表達于一體,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語文學習框架中,作文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究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四個渠道。
關鍵詞:寫作;語文;教學;渠道;能力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小學寫作的每個階段都存在寫作能力差的現象。許多學生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感受,有些學生甚至都沒有想到要寫什么。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強,他們缺乏一定的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來構思寫作內容。缺乏表達能力也使他們不知道如何描述和組織文章。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策略以幫助學生們在寫作過程中發(fā)展綜合能力。
一、融入生活,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
生活是如此廣闊,小學生的生活世界是如此多彩,但是在如此廣闊的空間中,學生們常常感到沒有寫東西的內容。他們?yōu)槭裁磳χ車纳钜暥灰??通過分析,主要原因是他們還沒有學會觀察生活。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指出:“觀察是兒童識別事物的一種方式。觀察對于學生智力的發(fā)展極為重要?!弊魑慕虒W應該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克服寫作時虛構編造的現象。[1]因此,教導學生觀察生活是寫出好的作文的前提。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教師應讓他們在觀察時闡明觀察的重點。第八冊語文課本《我們家的貓》有個課后訓練題,要求學生選擇喜歡的動物,并集中注意力按一定順序觀察。學生們可以寫下它的外觀,生活習慣或活動,并寫下這種小動物與其他動物之間的區(qū)別。
我請同學在上課前帶一只小雞到學校,同學們對這種可愛的小動物非常感興趣。我隨機列出了幾個重點觀察部位,比如小雞的頭部,眼睛,嘴巴,鼻子等。除了注意外觀,學生還對它的聲音和活動(包括進食,玩耍和跑步)非常感興趣。我沒有給學生明確說明要觀察的內容,而是要求他們在觀察時說出自己的想法。同學們充滿興致地互相交流討論,老師也參與其中,適當進行指引,教他們如何觀察,并隨堂寫了篇范文。學生的興趣非常濃厚,寫出來的觀察片段也更加生動。通過這種練習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學生逐漸學會在生活中關注周圍的事物。同時,觀察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創(chuàng)造機會,培養(yǎng)學生想象的能力
寫作能力是一個人語言能力的綜合反映,因此也是一個復雜的心路歷程。期間需要經歷一系列心理活動:回憶、感受、對比、分析和總結。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有一定限制,其作文的構思內容也受到限制。因此,重要的是要喚起他們腦海中相關事物的出現,并幫助他們構建寫作對象的形象。作文構思過程,通過豐富的想象力能夠探索生活的深度和事物的本質。 [2]有些學生并非沒有知識的積累,而是缺乏機會,因此他們的思考之門緊緊地關閉了,一旦老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提供機會的機會,他們所想象的門就會敞開,平時積累的知識將得到充分利用。
學生學習寫作一般從三年級第一學期開始,除了按照教科書的要求完成7篇規(guī)定的作文外,我還嘗試開展“童話世界”周記訓練。剛接觸寫作的學生喜歡自由,根據自己的所思所想自由表達。每五位學生成一組,輪流在同一本的周記本中寫周記。我每天為學生提供一種情景,并要求他們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寫出自己完全構思的童話??梢哉f學生們一直在接觸童話,但是他們看的、讀的都是別人寫的童話?,F在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學生的熱情很高,構思的內容也很豐富。但是僅僅寫自己的童話可能無法最大化發(fā)揮想象,需要吸收其他學生在“童話世界”中的營養(yǎng),即對前一個學生構建的童話做出合理的評估。寫這個故事的利弊,也要寫自己的情感體驗。小學生總是喜歡以老師的贊美為動力,在作文練習中,老師善于利用鼓勵和贊美來使學生對自己的成果感到滿意,因此他們更喜歡老師的指導。因此,我每周組織一次總體評估,并選擇本周的“最美麗的童話”,每位小作者聲情并茂朗讀給同學們聽。這樣,老師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自己的想象空間,還使班級學習和欣賞“最美麗的童話”,豐富了他們的想象力。
另外,教師還要充分利用課本、課本插圖、觀察物等來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當他們積累足夠多的素材時,他們的想象力就會發(fā)展。
三、把握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任何創(chuàng)新能力都不是天生的,思維能力的形成需要長期的訓練,寫作過程是思維訓練的過程,通過寫作訓練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從這一點來看,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可以提出新的命題訓練學生,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例如,當指導學生寫一個勞動場景時,首先要假設一個情況,然后讓學生根據我所假設的情況發(fā)展想象力,以經驗和生活規(guī)律來構想。譬如設計一個情景:
打掃工作開始了,學生們來到水龍頭旁,其中有些人舉起水,有些人洗抹布。此時,小冬在教室門前,與一個人相撞,臟水濺在被撞同學的衣服上。我做了以下假設:
A.小東和對方是同學。
B.兩人彼此不認識
C.兩人相識但有沖突。
D.對方是小東的師長。
根據這四種假設情況,寫下小東和另一方的表達,語言和行為。
學生根據這四種不同的假設情況撰寫不同構思角度的文章。學生們喜歡寫這類型文章,并且所寫的文章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思想開放性。培訓創(chuàng)新思想是培訓創(chuàng)新思維的好方法。
當學生有一定的作文基礎并且需要提高一步時,老師適當的指點能夠讓學生的思想可以自由地發(fā)散。在生活中,有許多看似普通的材料具有創(chuàng)新性。老師需要有目的性將這些材料融入寫作課堂,給同學構建一個開拓創(chuàng)新思維的環(huán)境,以此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四、開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是作文課的天職。我們通常所說的表達能力分為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寫作課上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學生可以逐漸理解語言表達的不同形式,建立內部語言體系,實現學生思維與語言的協(xié)調發(fā)展。[3]教師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活動(游戲、比賽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達自己的機會,以提供寫作材料。例如,在寫描述游戲的寫作課堂上,我開展了一次“成語接龍”的游戲。開始前,我在黑板上寫下“成語接龍”。當學生們看到時,他們都神采飛揚。然后我宣布了游戲規(guī)則,闡明游戲要求。游戲開始。老師首先邀請第一組的三個學生上臺,每個學生接上個學生的成語,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無法成功接龍的學生將被淘汰。游戲期間,他們都很謹慎,害怕說錯話。比賽結束后,老師宣布游戲結果,獲勝的學生都歡欣鼓舞。老師借此機會提問:學生們,您對“成語接龍”游戲有何看法?你明白了什么?您要關注什么?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轉述給別的同學,并說出最想說的話。學生們聽了互相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并不停地爭論著。這種活動激發(fā)他們的寫作靈感,使他們愿意說、樂意寫,因此大部分學生都能一口氣把游戲過程跟自己想法寫下來??梢钥闯?,如果同學們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不僅能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也能提高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
五、結語
作文教學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重任,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走進生活,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同時也得創(chuàng)造機會打開學生想象的大門。寫作教學上多開展活動,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發(fā)展性創(chuàng)新思維的環(huán)境,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們的表達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也能夠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作文熱情,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徐輝. 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
[2]符秋霜. 小學三年級習作教學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3]陳光娜. 管建剛小學作文教學理念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