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強
摘 要:在進行初中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往往并不能夠準確地把握實驗原理,也不能在了解實驗器材的基礎上,完成相應的實驗操作,這對于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是不利的。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嘗試先對物理實驗器材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應用生活經驗理解實驗原理,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驗證實驗結論,這將幫助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中,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相應的實驗過程,對于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效果有著重要的幫助。
關鍵詞:生活實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一、以“實驗器材”作為主題開展講解
如果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時,不能夠明確每一種實驗器材的作用,那么,他們便會出現(xiàn)手忙腳亂的現(xiàn)象,這對于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是不利的。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將“實驗器材”作為主題,向學生詳盡地講解基礎知識,這將幫助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明確如何規(guī)范地操作相應的實驗器材,讓他們能夠更為順利地完成相應的實驗任務,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講解“彈簧測力計”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生活中拉伸彈簧的經歷,并且讓他們通過回憶的方式思考:“使用的力氣越大,彈簧是不是長度越長?”讓學生能夠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明確力與彈簧伸縮量的大致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理解彈簧測力計的原理,這將有助于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也方便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實現(xiàn)對于彈簧測力計的靈活應用。在講解“壓強計”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壓強計的原理:“如果將空氣當作一個實物,并且空氣對水表面施加力,水體是不是會有向下運動的趨勢?如果我們給水提供一定的出口,它們是不是會向出口運動?而空氣提供給水面的壓力/水面的面積就是壓強?!边@樣,學生能夠充分地理解壓強計的原理,并且能夠在理解原理的基礎上,靈活地應用壓強計完成相應的實驗操作,還能夠在實驗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地做出調整。在講解“連通器”時,教師可以繼續(xù)應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對其進行講解:“在連通器的兩邊水面上都有空氣,而空氣是能流通的,因此,空氣提供給水的力是相同的,因而水面會在同一高度。”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應用自己的聯(lián)想能力,將空氣當作實物看待,并且能夠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輔助自己完成對于“連通器”的理解。
二、引導學生應用生活經驗理解實驗原理
對于學生來說,如果他們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完成對于知識點的記憶,那么,他們便不能夠充分地理解實驗原理,也不能夠在實驗的過程中,按照自己對于實驗原理的理解,選擇合適的實驗器材和合適的實驗方法完成相應的實驗操作,因而學生在開展實驗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問題。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用生活經驗對實驗原理進行理解,讓他們能夠在學習實驗原理的過程中,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掌握相應的知識點,這對于學生開展后續(xù)的實驗過程有著重要的幫助。
例如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學生需要在實驗的過程中,明確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然后在理解因素影響的基礎上,思考如何應用合適的方式增大或者減小滑動摩擦力。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形象地感知滑動摩擦力的存在,教師可以應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講解:“滾動的足球漸漸停下了,不加動力的小車漸漸地停下了……這些都同滑動摩擦力有關?!痹诖嘶A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用生活經驗思考“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同什么因素有關”,讓學生能夠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實驗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由此,學生們能夠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路面越粗糙,小車越容易停下來。那么,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不是與路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小車選用的是圓形的輪子,是不是因為減小了接觸面積,滑動摩擦力就減小了?”……他們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得出一些可能同滑動摩擦力大小相關的因素,而這可以為學生開展后續(xù)的實驗提供思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同粗糙程度有關”,學生可以選擇長方形木塊、長方形毛巾和長方形玻璃片作為實驗的器材,并且應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小車分別在三種材料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再讀取三者的讀數(shù),通過比對讀數(shù)大小的方式探究材料的粗糙程度是否會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同重力有關”時,學生可以先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小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讀取示數(shù)后,再在小車上加上砝碼,增加小車的自重,然后重復以上的實驗操作步驟。如此,學生便可以獲取兩組讀數(shù),并且可以通過比對兩者讀數(shù)的方式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同重力有關”,這樣就算是順利地完成了相應的實驗任務。因此,引導學生應用生活經驗理解實驗原理的方式能夠有效地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并且?guī)椭鷮W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靈活地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拓展自己的實驗思路,這也將幫助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實驗效果。
三、鼓勵學生在生活的過程中驗證實驗結論
如果學生僅僅是通過對實驗結論進行記憶的方式完成實驗的學習,那么,他們并不能夠深刻地理解蘊含其中的物理知識,也不能夠在之后的物理學習中,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是不利的。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的過程中,嘗試應用實驗的結論解釋生活的現(xiàn)象,這將幫助學生在知識應用的過程中加強對于知識的記憶,也將幫助他們拓展對于實驗的認知,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有利的。同時,學生們也可以在應用實驗原理解釋生活現(xiàn)象的過程中,加強對于生活的理性認知,以更為客觀的角度看待實際問題,在生活中具有獨自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能力。
例如,如果學生常常出現(xiàn)“腳底打滑”的現(xiàn)象,那么,他們就會迅速地意識到,這是因為地板提供給自己的摩擦力不夠導致的。因而,他們可以應用自己探究的“滑動摩擦力同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結論,從增加自重和增大粗糙程度兩個角度出發(fā)解決問題。增加自重的策略明顯不符合實際情況,但是增大粗糙程度卻是可行的。因此,可以通過增大鞋底部花紋的方式,增大鞋底面的粗糙程度,有效地增大摩擦力,減少“打滑”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在知識應用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地感受到知識的實用性,也能夠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的力量,這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分享自己的學習經歷,這將幫助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拓寬彼此的思路,讓他們能夠從更多維的角度看待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yǎng)也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以“實驗器材”作為主題開展講解,這將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實驗知識,并且能夠輔助他們在后續(xù)的實驗操作中更加得心應手;可以引導學生應用生活經驗理解實驗原理,這將幫助學生降低理解難度,讓他們能夠靈活地應用實驗原理,并且能夠在實驗的過程中取得理想的實驗效果;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的過程中驗證實驗結論,這將幫助學生拓展對于物理實驗的認知,也將幫助他們加強對于物理實驗的理解,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效果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陳玲.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實驗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J].科學咨詢,2021(1):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