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看清
【摘 要】 小學語文的教學不僅僅是對于學生課本知識內(nèi)容的教學,更教會學生如何觀察生活,從而將生活中的知識,作為寫作素材,表達學生的真實情感。只有幫助學生學會如何積累素材,才能夠讓學生在寫作文時能夠有題材進行發(fā)揮,以此來提高學生對于生活觀察力,懂得語文知識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要時刻留心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的精彩。語文教師要進行深刻的探究,讓學生學會如何進行生活的書寫,豐富學生的體驗,表達學生的真情實感。
【關(guān)鍵詞】 生活素材? 真情實感? 觀察力? 作文書寫
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各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觀察身邊的人物與事跡,幫助學生養(yǎng)成記錄生活的好習慣,從而在書寫時便能用真實例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這樣文章便會獨具一格,解決學生作文困難,沒有素材的問題。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能夠用心地去接觸社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世界,通過不斷的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豐富自己的知識,增強情感體驗。
一、開展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能夠進行學習的最好老師。學生只有擁有興趣,才能夠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究,主動觀察,學會記錄生活的一點一滴,能夠從生活中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課上開展各種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中教師就要鼓勵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世界的奧妙。教師在講述爬山虎時,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爬山虎生長的圖片,并且要給學生羅列出作者是如何描寫爬山虎的,讓學生能夠?qū)W會寫觀察日記。授課結(jié)束后,教師要讓學生去接觸社會和大自然,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一草一木,能夠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麗。教師還可以留一則書寫作業(yè),讓學生寫觀察日記,可以是植物或者動物,幫助學生認識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另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在每節(jié)課專門留出5-10分鐘的時間,讓全班同學分享自己的觀察日記。對于寫得較為優(yōu)秀的同學,教師可以把觀察日記張貼在語文角,供其他同學進行學習。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學生擁有興趣進行觀察,并且記錄生活,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知識,進行學習。
二、鼓勵學生閱讀,開闊知識面
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舞,讓他們能夠進行仔細的閱讀。并且將優(yōu)秀的閱讀內(nèi)容摘抄進行學習,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他們對于文章的理解。教師可以將語文課本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鼓勵學生進行閱讀,積累素材。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三月桃花水》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進行精細研讀,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以及文章中的各種修辭手法。讓學生能夠理解到作者筆下的“桃花水”的美麗,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梢宰屝〗M進行合作探究分析文章中的詞匯,積累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學會作者的寫作方式,從而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學生學完本篇文章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僅僅從課文中學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進行積累??梢宰寣W生到網(wǎng)上摘抄或者是推薦書目讓學生進行閱讀摘抄。只有學生閱讀量增加,積累內(nèi)容增加,他們在寫作時才能夠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可以一周舉行一次摘抄分享會的活動,讓全班同學積極地進行溝通和分享,說一說自己在上周積累了哪些好詞好句。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臨場反應能力,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不斷積累的好習慣,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三、豐富學校生活,增強學生體驗
學校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地方,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要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來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提供學生易于接受的,能夠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的活動,幫助學生進行學習與生活。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擴展課內(nèi)知識。比如,在講授完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后,教師可以舉辦一個故事大賽,同時也是輔助進行此單元的習作“我的樂園”。以此為主題,讓學生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描述我的樂園。這樣學生能夠相互間進行交流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評價,選舉出優(yōu)秀學生,給予獎勵。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鍛煉自己的膽量,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相互進行交流學習,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另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專題活動,來豐富學生的體驗。比如,不同的節(jié)日,教師可以布置手抄報,朗讀比賽,節(jié)日知識競賽等等,像國慶節(jié),教師可以讓學生繪制國慶手抄報,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這些活動可以讓學生能夠真正地進行實際操作,不斷地提高能力,同時又能夠讓學生在實際動手或者觀察中,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
結(jié)束語: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要巧妙地運用各種方式,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生活,積極地進行記錄,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讓學生在真實感受中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從而在寫作時,能夠用真實的寫作素材,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參考文獻
[1] 劉佳莉.對新時期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的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1).
[2] 張雨.小學語文部編版習作教學策略例談[J].新教育,2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