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英 張彩虹 卞陽陽 黃宗文
(海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急診創(chuàng)傷科,海南 ???570102)
膿毒性休克是因各種致病因素侵襲引起的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低血壓,組織灌注不足,機體循環(huán)障礙,器官功能受損[1]。西醫(yī)常用抗炎、擴容、糾酸、升壓、穩(wěn)定心率等治療,治療效果不太理想。膿毒性休克屬中醫(yī)學“厥脫”范疇,病因多為外邪侵襲或素體虧虛致氣血逆亂,正氣耗脫,治當回陽救逆,益氣固脫,活血化瘀,疏通氣機,扶正祛邪[2]。參附注射液能回陽救逆,益氣固脫。血必凈注射液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解毒祛邪。兩者聯(lián)合應用治療膿毒性休克效果值得肯定[3]。膿毒性休克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損傷,且損傷程度與其臨床預后密切相關[4]。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是否通過抑制炎性反應、緩解心肌損傷等途徑,進而發(fā)揮治療作用,目前尚無足夠的文獻支撐。2018-05—2020-10,我們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上采用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治療膿毒性休克陽氣暴脫證患者47例,并與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46例對照,觀察對血清炎癥因子、心肌損傷標志物的影響,結果如下。
1.1 病例選擇
1.1.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拯救膿毒癥患者行動:國際嚴重膿毒癥和膿毒癥休克治療指南:2012》[5]膿毒性休克診斷標準。
1.1.2 中醫(yī)辨證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輯》[6]辨證為厥脫陽氣暴脫證,證見四肢厥冷,面色蒼白,口唇發(fā)紺,舌質紫黯,脈細弱或不能觸。
1.1.3 納入標準 均符合膿毒性休克西醫(yī)診斷標準及中醫(yī)厥脫陽氣暴脫證辨證標準;發(fā)病時間≤24 h;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tǒng)(APACHEⅡ)評分[7]>16分;告知研究事項后,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海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1.4 排除標準 既往伴有慢性心、肝、腎等功能不全者;合并心源性、神經(jīng)源性、梗阻性等休克者;合并代謝性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1.1.5 剔除標準 依從性差中途退出者;因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中斷試驗者;病例資料不全影響療效評估者。
1.2 一般資料 全部93例均為海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急診創(chuàng)傷科住院治療的膿毒性休克陽氣暴脫證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例(%)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根據(jù)《拯救膿毒癥患者行動:國際嚴重膿毒癥和膿毒癥休克治療指南:2012》[5]進行治療,包括吸氧、抗感染、早期液體復蘇、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營養(yǎng)支持等,同時予重酒石酸去甲腎上腺素注射液(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76)2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靜脈滴注。初始速度0.05 μg/(min·kg),每2 min增加1次劑量,最高劑量不超過0.5 μg/(min·kg)。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治療。參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3117)10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靜脈滴注,連續(xù)治療7 d;血必凈注射液(天津紅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0033)100 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每日2次靜脈滴注,連續(xù)治療7 d。
1.3.3 療程 2組均連續(xù)治療7 d。
1.4 觀察指標 ①APACHEⅡ評分[7]:比較2組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包括急性生理評分、年齡評分、慢性健康評分,滿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嚴重。②中醫(yī)證候評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輯》[6],2組治療前后對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舌質紫黯、口唇發(fā)紺4項中醫(yī)證候進行評分,按照證候無、輕、中、重分別賦值0、1、2、3分,分值越高,病情越嚴重。③血清炎癥相關指標:2組治療前后均清晨空腹采集肘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試劑盒均購自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④心肌損傷指標:2組治療前后均清晨空腹采集肘靜脈血,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心肌肌鈣蛋白I(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腦鈉肽(BNP)含量,試劑盒均購自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⑤預后情況:統(tǒng)計2組住院開始治療28 d病死率。
1.5 療效標準 參照《拯救膿毒癥患者行動:國際嚴重膿毒癥和膿毒癥休克治療指南:2012》[5]、《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1輯》[6]。顯效:治療3 h內血壓回升,12 h內厥脫癥狀明顯改善,24 h內病情穩(wěn)定;有效:治療6 h內血壓回升,24 h內厥脫癥狀明顯改善,48 h內病情穩(wěn)定;無效:治療后血壓無回升,厥脫癥狀無改善,病情不穩(wěn)定。
2.1 2組療效比較 見表2。
由表2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表2 2組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比較 分,
由表3可見,治療后2組APACHEⅡ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低于對照組(P<0.05)。
2.3 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 分,
由表4可見,治療后2組中醫(yī)證候各項評分及總分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
2.4 2組治療前后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比較 見表5。
表5 2組治療前后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比較
由表5可見,治療后2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
2.5 2組治療前后血清cTnI、CK-MB、BNP水平比較 見表6。
由表6可見,治療后2組血清cTnI、CK-MB、BNP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6 2組治療前后血清cTnI、CK-MB、BNP水平比較
2.6 2組預后情況比較 28 d內,治療組死亡5例,死亡率10.64%;對照組死亡8例,死亡率17.39%。2組28 d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近10年膿毒癥發(fā)病率為437/10萬,其中膿毒性休克患者約占15%,病死率高達26%[8-9]。膿毒性休克最大特點為全身炎性反應及循環(huán)容量不足,二者均可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損傷??刂聘腥尽⒀a充血容量、改善組織灌注、糾正酸堿失衡、穩(wěn)定心率是治療成功的關鍵[10]。西醫(yī)強調“對抗性”治療,重在霸道“祛邪”,但大劑量抗生素可能會增加內毒素的釋放、誘導耐藥菌的產(chǎn)生;大劑量糖皮質激素、β受體阻滯劑等也有導致心肌損傷加重的風險[11]。
膿毒性休克屬中醫(yī)學“厥脫”范疇。東漢·張仲景《傷寒論·厥陰病》之“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厥冷是也”,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之“脫之名,惟陽氣驟越,陰陽相離,汗出如油,六脈垂絕,一時急迫之癥”,均說明氣陰兩虧、陰陽之氣不能順接為厥脫的主要病機。陽盛陰虛,熱毒內隱,陽氣內郁;陰盛陽虛,陰寒內盛,陽不外達。清·姚止閹注解《素問·厥論》曰“厥凡三義……二謂極至也,本篇之熱厥寒厥,蓋言寒熱之極也”,陰寒之邪、熱毒之邪均可致邪毒內陷,陽氣虛脫,陰血虧損。厥脫是一種虛實夾雜、以虛為主的病癥,陽氣暴脫證每與邪毒熾盛、熱毒熾盛并見。正氣虧損、陰陽之氣不能順接為厥脫證發(fā)病關鍵,氣滯血瘀是其重要病理基礎,正虛欲脫、陰陽離決則是其進展的必然趨勢。治療不僅要回陽救逆,益氣固脫,也要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疏通氣機,扶正祛邪,這也是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參附注射治療的理論基礎[12]。參附注射液由紅參、附子組成,紅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附子溫腎散寒,回陽救逆,二者相配伍,可達回陽救逆、益氣固脫之效[13]。血必凈注射液中紅花、川芎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當歸補血活血;丹參活血化瘀,理氣通經(jīng);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全方共奏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扶正祛邪、解毒止痛之功[14]。
APACHEⅡ評分可評估急危重癥患者的病情和預后,目前已成為世界范圍內急危重癥普遍適用的評分系統(tǒng)[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APACHEⅡ評分、中醫(yī)證候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膿毒性休克陽氣暴脫證患者臨床癥狀,緩解病情,提高治療效果。
因病原微生物刺激、組織灌注不足,膿毒性休克患者各種炎癥因子呈“瀑布式”幾何級數(shù)釋放。IL-6可通過催化與放大炎性反應,加重機體損傷,hs-CRP是機體組織受到感染、創(chuàng)傷時所產(chǎn)生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TNF-α是誘導膿毒性休克發(fā)生的始動因子[16]?,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紅參、附子可通過抑制肺組織高遷移率族蛋白核轉錄、減少肺組織炎性滲出等途徑,保護內毒素休克模型大鼠肺損傷[17]。血必凈注射液能通過抑制IL-1、IL-8、TNF-α等炎癥因子過度表達,改善膿毒癥模型大鼠臨床癥狀[18]。臨床研究表明,參附注射液可通過降低血清降鈣素原水平,改善膿毒性休克患者預后[1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能夠抑制膿毒性休克陽氣暴脫證患者炎性反應。
心肌損傷是膿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常見并發(fā)癥,也是誘發(fā)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cTnI、CK-MB是公認的心肌損傷敏感性指標,BNP能夠判斷膿毒性休克心臟功能抑制程度[20]。相關研究表明,膿毒性休克患者血清cTnI、CK-MB、BNP明顯升高,且升高程度與疾病嚴重程度明顯相關[21-22]。血必凈注射液和參附注射液均具有緩解心肌炎性反應、增強心肌收縮力的功效[23]。更為重要的是,中醫(yī)治療有回陽救逆、益氣固脫、扶正祛邪的功效,能有效抑制β受體阻滯劑可能產(chǎn)生的負性肌力作用[2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血清cTnI、CK-MB、BNP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能夠抑制膿毒性休克心肌受損,這也可能是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治療膿毒性休克陽氣暴脫證的作用機制之一。
綜上所述,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治療膿毒性休克陽氣暴脫證可能通過拮抗炎性反應、緩解心肌損傷等途徑,達到改善患者中醫(yī)證候、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僅分析了血必凈注射液聯(lián)合參附注射液影響膿毒性休克患者炎癥因子、心肌損傷標志物的表象,尚缺乏其影響作用機制的深入分析,可能會造成所得結論的偏倚,需要后續(xù)開展更多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去進一步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