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軍
摘 要:化學,作為基于實驗為主體的學科,為了提升化學教學質量,就需要從化學實驗入手,能夠結合其實際要求,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能夠從實驗之中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化學知識。高中階段的化學,其本身作為探究式的學科之一,對于學生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有著明顯的幫助作用。因此,為了能夠提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效率,就需要懂得融入探究式教學,能夠堅持以學生為本,這樣才能夠將化學實驗教學的效果真正呈現出來。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
在應試教育下,高中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將教材作為教學依據,基于考點來進行授課。在這一種教育觀念影響下,學生只關注化學考試的重點,并非從根本上掌握化學知識。實際上,教育本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培養(yǎng)能力。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就要求學生不僅能夠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動手實踐能力。
一、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分析
第一,教師基于考點來進行授課。因為受到傳統《考試大綱》的影響,導致高中教師在講授中都會將高考的考點作為教學重點,為了節(jié)約時間,對于非考點都會選擇性的跳過。但是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學生只懂得死記硬背,對于學習提不起任何的興趣。這一種教育模式下,學生可能會成為高分的“做題甜菜”,但是實際的動手能力卻有所不足。
第二,學生欠缺動手操作能力。因為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只會反復地做題,但是對于化學這一門學科而言,缺少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就無法抓住實驗本質。出現這一原因,除開學校實驗條件之外,大部分是因為學校的重視度不足,很多教師為了多講解知識點,會縮短實驗課時,這樣導致學生無法掌握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在這一種情況,也會滋生出學生不重視實驗的局面,久而久之,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也得不到提升[1]。
二、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探究式教學培養(yǎng)重點
針對當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而言,積極開展探究式教學,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的指示學習與實踐能力得到鍛煉,能夠開展深入的化學綜合性教學,并且還能夠保持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找準教學的關鍵之點,這樣就可以服務實驗探究式教學的有序實施。
(一)學生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
化學知識相對于數學知識,其綜合元素更加的復雜,但是通過化學實驗的運用,就可以對于抽象化學知識進行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以便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于知識點的記憶,強調理解,從而提升學習能力以及相應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化學的綜合性教學
化學教學并不是為了單一的傳授知識,而是為了與實驗教學相互結合起來進行分析。由于化學實驗本身就是和化學知識點的學習相互結合起來的,通過實驗操作,就可以深化對于知識點的實際理解,并且通過實驗來加以驗證。在開展化學知識的學習進程中,首先就應該幫助學生樹立出基本的思想觀念,要懂得選擇利用實驗將遇到的學習問題逐一克服,以便所學習的基礎知識能夠實現與實驗操作之間的相互結合,最終促進學生思考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具備更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2]。
(三)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
開展化學實驗操作,需要保持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因為化學本身就屬于研究性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對應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也可以基于嚴謹思維來滿足對于問題的分析與處理。通過嚴謹的態(tài)度,讓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化學實驗操作,這樣才能夠提升計算的準確性和結果的精準度?;谌瞬啪C合性素質來分析,開展化學實驗教學,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有效路徑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需要從做好實驗教學設計,培養(yǎng)探究能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注重演示實驗、開展課外探究實驗,增強學習素養(yǎng)、注重實驗報告,提高實驗能力幾個方面入手,以此來積極開展探究式教學,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化學實驗探究能力。
(一)做好實驗教學設計,培養(yǎng)探究能力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為了能夠開展探究式教學,就需要基于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問題,這樣才能夠抓住學生的偏好,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敢于利用自己的理念來分析指示內容?;谝幌盗薪虒W內容的合理設置,才能夠利用問題來進行分析與引導,實現內容的發(fā)散?;趯嶒灧桨傅暮侠頊蕚?,就能夠針對實驗方案的可實行度加以闡述?;诰唧w設計內容的優(yōu)化處理,這樣就可以滿足交流與討論的要求。并且基于實驗探究的方式,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3]。
如,在“氫氧化鈉的性質”教學中,就需要圍繞“氯水與氫氧化鈉之間發(fā)生反應,會讓紅色逐漸褪去”這一現象來進行相應的教學活動。在開始之初,首先引導學生對于紅色全部褪去這一個問題進行思考,了解其相應的反應方程式,以便能夠幫助學生拓展思維,能夠掌握氫氧化鈉的基本性質。基于分析,最終了解到氫氧化鈉是堿性溶液,在添加酚酞之后,其本身就會呈現出紅色。但是,學生在這一點上的實際分析就會出現沖突,有部分學生認為,當水與氯氣之間相互反應之后,就會有次氯酸等帶有強氧化性物質的存在。而次氯酸還會導致紅色酚酞出現氧化,最終就會成為無色無紙。針對部分學生來說,當水與氯氣發(fā)生反應之后,就會出現HCl等酸性物質,就會讓NaOH同HCl進行中和反應,最終讓溶液的堿性完全消失。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自己的看法提出之后,在討論環(huán)節(jié),就可以基于學生找出來的問題作為中心來進行實驗教學的設計,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探究能力,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延續(xù)其自主學習。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注重演示實驗
任何一門學科,其知識點都是和生活實際相互關聯的。在當今時代下,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中,就需要懂得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內容,讓學生可以進入到實驗的教學氛圍中去。因此,在當前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就應該有意識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夠注重對于演示實驗的具體分析,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演示實驗的實際操作中去,這樣才能夠透徹地讓學生了解實驗的整個過程,并且也能夠融入情境中去,推動探究式實驗的有效實施[4]。
如,通過氫氧化鈉、硫酸亞鐵來制備氫氧化亞鐵,教師首先可以考慮到使用常規(guī)的方法來制備氫氧化亞鐵。具體而言,也就是在硫酸亞鐵中緩慢滴入氫氧化鈉。等待化學反應完成之后,沒有看到白色沉淀。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沒有出現氫氧化亞鐵的沉淀呢?基于分析討論,學生能夠了解到,因為在氧化過程中,氫氧化亞鐵被空氣之中的氧氣氧化了。為了能夠獲取白色沉淀,就需要將實驗致力于隔絕空氣之下。教師通過部分隔絕空氣的例子入手,引導學生對于相關的知識點加以掌握。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氫氧化鈉滴加中,直接將滴管深入到已經準備好的油狀灌輸液面之下,讓實驗過程能夠處于一個隔絕空氣的狀態(tài)下。經過實驗分析,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這需要進一步地進行優(yōu)化處理。
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高考題的引導,更好落實氫氧化亞鐵的實驗。其主要是利用鐵與稀硫酸作為基礎來制備硫酸亞鐵,其產生出來的氫氣就會直接將原本溶液之中的空氣排出。然后利用氣壓差,滴入已經裝好的液體,這個時候就會看到白色的絮狀沉淀。通過實驗方案的優(yōu)化,學生就可以直觀的觀察演示實驗?;谶@一基礎,教師可以讓部分學生操作優(yōu)化之后的白色沉淀實驗,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將所學習的知識直接應用到實踐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實踐能力、探究能力的提升就能夠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三)開展課外探究實驗,增強學習素養(yǎng)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僅僅依靠課內實驗教學,還無法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真正匹配起來。在對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有意識直接延伸化學實驗,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谡n外化學實驗的分析,特別是對于器材本身沒有太高要求的,那么學生就可以簡單地進行操作?;谡n堂之中化學實驗的探究,然后將其轉化成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之中也能夠操作的實驗,這樣就能夠加深對于實驗內容的理解。真正利用課外實驗,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拓展學生思維的第二平臺,這樣才能夠推動課外實驗教學的有效實施,從而滿足學生自我探究的實際需求[5]。
如,在“原電池”教學中,由于原電池方面的知識內容相對繁雜。所以,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對其反應的基本原理加以掌握,等到學生明確氧化還原反應之后,才能夠利用課外實驗來開展對應的化學實驗設計。因為有了基礎支撐,學生的想法也變得多元化,部分學生看到課本之中的水果電池,從而得到了啟發(fā)?;谙憬?、蘋果等,直接插上銅片,連接上導線來制作水果電池。也有學生選擇使用可樂、銅絲、白醋等,制作鹽堿電池。等到實驗操作完成之后,教師就可以給予對應的評價。之后,讓學生將自己的設計展現出來,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實驗的信心。
又如,在“醋酸”的知識點講授中,也可以基于醋酸的實際性質來引導學生開展課外實驗。讓醋酸與石灰石相互融合,從而對于其相應的現象加以觀察。在受到醋酸的作用,就會出現劇烈反應。在對應的溶液之中會有氣泡直接冒出來,進而逐漸的溶解石灰石。通過這樣的探究實驗分析,那么就可以將教學的實際探究性提上去,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素養(yǎng)。
(四)注重實驗報告,提高實驗能力
對于高中學生化學實驗能力而言,實驗報告具有一定的評估價值,在每一次實驗開展之后,學生都會寫作一份實驗報告,在報告之中主要是蘊含了對于本次實驗原理和實驗過程的實際理解。通過實驗報告,教師就可以知道學生在具體實驗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和對應的數據。很多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對于實驗報告的重視度并不高,僅僅是瀏覽一遍,但是這樣無法掌握實驗報告的具體內容,不能夠理解學生對于實驗內容的實際掌握度。所以,通過仔細的分析實驗報告內容,就可以針對學生出現的普遍問題進行再一次的講解,讓學生能夠掌握其中蘊含的知識。如,在鈉與水的反應現象描述中,學生不能描述成為“漂浮在水面,并且在水中跳來跳去?!边@樣的實驗報告看起來就非常不嚴謹,并且也無法作為后續(xù)實驗開展的理論依據。
結束語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能夠打破原本應試教育的束縛,從原來單純的講解課本教材內容,逐漸轉移到讓學生通過日常生活現象和實驗實踐來了解化學,從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健.趣味實驗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考,2021(12):69-70.
[2]張會英.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滲透探究[J].高考,2021(12):75-76.
[3]陳常菊.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高考,2021(13):45-46.
[4]吳俸隆.淺談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化學學生自主探究實驗[J].高考,2021(13):73-74.
[5]張文華.基于新課標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J].成才之路,2021(08):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