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細珍
摘? 要:隨著教學的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提出,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體育教學不僅僅是一門課程,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強健的體魄和崇高的精神品質的過程。體育教學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體育運動的習慣,要提高學生的體質,所以小學體育教學更是體育教學的重要階段。圍繞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低下,學生體育運動技能薄弱等問題非常突出。基于此筆者在本課題的研究中,結合小學太極拳教學來展開教學實踐研究。
關鍵詞:小學;太極拳教學;體育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提出文件:《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意見》中指出,中小學學校應該要,將體育教學擺在學校日常工作事務的重要位置,要通過體育教學引導學生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通過體育課堂鍛煉學生身體,發(fā)展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同時在每學期的體育課上,都要引導學生掌握一至兩種體育技能,從而構建全民愛運動、全民健身的好風氣,提高全民的整體身體素質[1]。太極拳作為我國的一項國粹文化,老少皆宜,對鍛煉身體,發(fā)展身心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小學太極拳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師對太極拳的認知和理解不同
太極拳是我國的一項傳統(tǒng)文化,但是目前熱衷于太極拳的群體出現(xiàn)邊緣化的現(xiàn)象,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而且一退休群體居多,年輕人和中青年人很少利用業(yè)余之間學習太極拳。所以當太極拳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的一項任務時,很多教師都是利用短暫的時間,學習了太極拳。所以不同的教師對太極拳的理解不一樣,有的教師認為太極拳就是一種軟綿綿的拳法,有的教師所施展的動作過于生硬,從而影響教學的正常開展。
(二)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缺乏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教師,太極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的次數(shù)比較少,很多學生從來沒有自己親身體驗過太極拳,大部分學生都是停留在書面上和影視劇中對太極拳的理解[2]。所以大部分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遠不如對球類運動的興趣高。而且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講究以柔克剛,講究動作輕緩,這些特點與小學生的性格完全不相符合,所以很難激發(fā)出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太極拳教學路徑探索研究
(一)開發(fā)以太極拳為主題的武術校本課程
要想讓太極拳成為學校體育教學中重要的一個項目,教師必須要提高學校體育教師對太極拳的重視程度,因此學校的相關學科負責人,應該要將太極拳作為一門武術校本課程進行開發(fā),從而打造出符合本校師生特點,以及本校教學資源的一門課程。校本課程的構建,要體現(xiàn)群策群力的作用,首先教師要每周定期,通過備課組會的形式,召集全校的體育教師圍繞如何制定,太極拳教學目標、太極拳教學過程、教學計劃以及預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探究,通過書面的形式將本學期太極拳的教學藍圖制定出來。隨后要開發(fā)特色課程,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點,在進行太極拳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一昧的去抄襲其他學校的教學模式,應該要有自己的元素在其中,比如我校是花園式校園,因此可以提倡學生在學校,進行以太極拳為主導的晨練活動,讓學生融入美麗的校園之中,為綠色校園增添一絲活力。或者我校的學生學生競爭意識非常強,因此教師可以繼續(xù)發(fā)展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競爭精神,每周開展一次太極拳才藝展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開展互動式的太極拳教學策略
太極拳是一類體育項目,雖然不想籃球和足球那樣需要很多學生同時參與完成一場比賽。盡管太極拳教學可以讓學生一個人進行練習和展示,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不僅僅要學習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還需要發(fā)展學生強健的體魄。因此在小學太極拳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要開展以互動為主體的教學策略。比如教師可以開展教學游戲,將學生分成兩兩一組,其中一位學生展示太極拳的某個動作,有意在某個細節(jié)指出出現(xiàn)小錯誤,而同組的另一位學生,要仔細觀察分析整套動作,找出其中的問題并構思自己接下來要展示的動作,這種小游戲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因此太極拳是一項武術技能,而且小學生具有愛表現(xiàn)的特點,所以教師可以開展才藝展示活動,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才藝和才能展示出來,比如“攬雀尾”是太極拳中的一項技能,學生學習完這項技能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扮演武林高手,在講臺上將“攬雀尾”招式展示出來,最后評出一位“武林盟主”。
(三)開展以太極拳為主要形式的武術健身
僅僅將太極拳作為小學體育課的一個教學任務,是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要求。教師應該要將太極拳融入到全校師生的生活之中,開展以太極拳為主要形式的日常健身活動,讓師生形成健身的好習慣。例如我校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全校師生定期開展,太極拳表演的校級活動,通過航拍,在統(tǒng)一著裝的前提下,將全校師生練太極的全貌展示出來,增加師生對太極拳學習的信息。學校建立健身打開機制,可以在早上或者下午課外活動的時間,要求全校師生在操場上練習太極拳,并且在指定的地區(qū)進行打卡,這種健身活動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發(fā)展學生開朗、自信的品質。對于教師來說,有利于緩解教師工作上的壓力以外,還可以通過讓教師體驗健身帶來的愉悅感,從而提高教師的每日健身的意識和信念,提高教師的身體素質和生活水平。
三、結語
小學體育教學如今成為小學教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可以圍繞太極拳教學展開教學實踐,通過對太極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意義,以及如何圍繞校本課程、教學策略以及健身意識提高和健身活動開展,來將太極拳教學滲透在小學體育日常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李亞.關于小學開展太極拳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家長,2020(35):50-51.
[2]李云佳.探究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9):119.
課題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常規(guī)課題《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青少年普及太極拳的可行性研究》(立項編號:2020ZJ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