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超
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心搏驟停(CA)是心臟突然停止搏動,心泵功能及循環(huán)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細胞嚴重缺血、缺氧、代謝障礙,若不及時進行復蘇,4~6 min內可造成患者腦部和其他器官嚴重不可逆損害[1-2]。隨著醫(yī)學發(fā)展,目前CA經急診手術治療后,病死率明顯下降,心房顫動是術后常見并發(fā)癥,會對患者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術后對CA患者進行有效護理以預防心房顫動具有重要意義[3]。區(qū)別于單一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行為護理可從整體上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對改善患者病情、預防并發(fā)癥等具有積極作用[4-5]。鑒于此,本研究在CA復蘇患者中應用行為護理模式,探究此模式對術后心房顫動的預防作用,報告如下。
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回顧性分析,將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46例心肺復蘇患者臨床資料納入對照組,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齡35~71歲,平均年齡(52.89±5.59)歲;其中肺栓塞3例、急性心肌梗死24例,腦出血19例。將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受行為護理的47例心肺復蘇患者臨床資料納入觀察組,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2.51±4.91)歲;其中肺栓塞4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腦出血1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心功能Ⅱ-Ⅲ級者;(2)經CT血管造影證實有心血管疾病者;(3)心肺復蘇后均建立體外循環(huán)者;(4)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1)左心房內徑>60 mm者;(2)房室傳導阻滯者;(3)合并肝腎功能衰竭者;(4)合并感染性疾病者。
兩組患者經心肺復蘇搶救后均擇期手術,術后鹽酸胺碘酮片(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61112,20180115,規(guī)格:0.2 g)、華法林鈉片(Orion Corporation,批準文號H20171095,規(guī)格3 mg)口服3個月~6個月,鹽酸胺碘酮片200 mg/次,1次/2 d;華法林鈉片3 mg/次,1次/d。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口服鹽酸索他洛爾片(西安漢豐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號20161203,20180111,規(guī)格:80 mg),1片/次,2次/d。
對照組予以術后常規(guī)護理,包括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評估病情;建立靜脈通道;確保患者平臥位,清潔患者口腔并為其戴上面罩吸氧;根據患者情況予以心臟按壓,正確進行吸痰處理,凈化氣道;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加強疾病認知;早期通過鼻飼給予患者必需營養(yǎng)。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行為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包括:(1)于術前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心臟驟停的發(fā)病原因、危險性及預后,介紹手術過程與術后注意事項;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積極與患者溝通,對其提出的疑問及時解答,并對患者出現的焦慮、不安等情緒進行疏導,提升患者治療信心;(2)向患者介紹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并發(fā)癥,并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急救技巧;(3)積極主動的向患者介紹病房環(huán)境,穩(wěn)定患者情緒,讓其安心接受治療;(4)督促患者術后根據醫(yī)囑用藥,對停藥或存在不良用藥習慣的患者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糾正患者不良行為習慣,督促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5)鼓勵患者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共同鍛煉,加強患者之間的交流,促進患者釋放不良情緒,保持樂觀心態(tài),與醫(yī)護人員積極配合;患者出院后進行6個月的隨訪,并由責任護士對患者行為方式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調整護理方法。
(1)圍術期指標:統計兩組患者術后ICU停留時間、術后呼吸機輔助時間、體外循環(huán)時間及主動脈阻斷時間。(2)超聲心動圖指標:于術前、術后6個月采用超聲心動圖測定和計算兩組患者射血分數及心胸比值。(3)心房顫動:統計兩組術后6個月內心房顫動的發(fā)生情況。
數據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后ICU停留時間、術后呼吸機輔助時間、體外循環(huán)時間及主動脈阻斷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圍術期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圍術期指標對比(±s)
組別觀察組(n=47)對照組(n=46)tP ICU停留時間(d)4.18±2.15 5.16±2.25 2.148 0.034術后呼吸機輔助時間(d)11.95±5.21 15.04±5.13 2.882 0.005體外循環(huán)時間(min)65.78±11.45 105.10±13.67 15.050<0.001主動脈阻斷時間(min)52.63±13.51 72.05±12.35 7.231<0.001
術前,兩組射血分數及心胸比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兩組射血分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心胸比值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超聲心動圖指標對比(±s) %
表2 兩組超聲心動圖指標對比(±s) %
注:與同組術前相比,a P<0.05。
心胸比值射血分數組別術前觀察組(n=47)對照組(n=46)tP 63.59±5.18 63.61±4.02 0.021 0.983 59.77±5.26 59.81±4.35 0.040 0.968術后6個月觀察組(n=47)對照組(n=46)tP 51.89±4.58a 59.05±4.89a 7.284<0.001 59.65±5.18 60.02±4.78 0.358 0.721
術后6個月內,觀察組發(fā)生心房顫動4例,發(fā)生率為8.51%;對照組發(fā)生心房顫動11例,發(fā)生率為23.91%;兩組對比,觀察組心房顫動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77,P=0.044)。
CA具有突發(fā)性,心臟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大動脈與心音突然消失,發(fā)病迅速,且病死率高,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讓心肺復蘇技術越發(fā)成熟,有助于CA患者恢復自主循環(huán)。但CA患者術后因心肌組織水腫,心律不穩(wěn)定,易出現心房顫動等并發(fā)癥,增加患者術后呼吸機輔助時間和監(jiān)護時間,影響患者康復,并給其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6-7]。因此,臨床需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促進患者心功能恢復,降低心房顫動的發(fā)生率。
在CA復蘇患者中應用行為護理模式,觀察組術后ICU停留時間、術后呼吸機輔助時間、體外循環(huán)時間及主動脈阻斷時間較對照組短;干預后觀察組心胸比值較對照組低,表明行為護理有助于促進患者恢復與改善患者心功能。分析原因在于,行為護理于術前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介紹手術過程及術后注意事項,使患者情緒穩(wěn)定,并對治療有基本的心理判斷;通過督促患者遵醫(yī)囑用藥,糾正其不良行為習慣,加強了對心功能的維護,并使患者與醫(yī)護人員積極配合,提高了治療效果,從而加快術后恢復速度,改善心功能[8-9]。心房顫動可加重患者原有癥狀,且存在誘發(fā)其他并發(fā)癥的可能,因此預防CA患者術后心房顫動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中,觀察組發(fā)生心房顫動發(fā)生率為8.51%,對照組發(fā)生心房顫動發(fā)生率為23.91%,觀察組心房顫動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行為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CA患者心房顫動發(fā)生率。在行為護理干預中,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與人之間的交流,鼓勵患者參加鍛煉活動,從整體上調節(jié)了患者病情、心理狀態(tài);積極主動地向患者介紹病房環(huán)境,穩(wěn)定患者心緒的同時也改善了患者的生理感受;向患者介紹治療過程中較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并指導患者及家屬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急救技巧,并在隨訪過程中根據患者的行為評估結果調整護理方法,可有效降低術后心房顫動的發(fā)生率[10]。
綜上所述,在急診心肺復蘇患者中應用行為護理模式可有效預防心房顫動發(fā)生,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且對患者心功能改善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