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曉菊
摘要:深度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而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中的核心內容,如何引導學生在初中英語閱讀中進行深度學習,從而實現(xiàn)深度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師的重要職責和使命。本文結合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的閱讀篇目,從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方面探討促進初中學生深度閱讀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策略
身處 21 世紀的中學生常常需要面對巨大的信息洪流,碎片化閱讀是獲取這些信息的主要方式,雖然這種淺層次的閱讀方式能讓學生的 知識儲量增大,但卻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 和能力。學生時常游離于淺表的信息而不知其 深意,在充斥著各異觀點的海量信息中認知極 易被左右,學生閱讀學習缺乏對文本的深層次 理解,影響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一、閱讀前深化導入
導入是英語課堂閱讀教學的起點,也是學生們進行深度閱讀的基礎。有效地開展課堂導入活動,不但可以營造出輕松自由的教學環(huán)境,還可以為學生學習新知奠 定堅實基礎。盡管導入環(huán)節(jié)不是閱讀必備的環(huán)節(jié),但卻是英語深度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深度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切實地把握導入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適宜的導入活動,驅動學生從休息狀態(tài)進入學習狀態(tài),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好深度閱讀準備。筆者在實施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的時候,一般從以下方面入手做 好導入工作:
1.聯(lián)系閱讀內容選擇導入話題
導入活動是課堂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為課堂教學提供服務的。引導學生深度閱讀以學生的閱讀實際情況為基礎,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為目的。所以,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密切聯(lián)系閱讀內容和學生的閱讀情況選擇恰當?shù)脑掝},使學生在話題的作用下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完成話題的過程中順 其自然地進入新知課堂,夯實深度閱讀基礎。以《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為例,在組織導入活動的時候,筆者直接將教材Section C 中的2a 作為導入內容,先引導學生們利用形容詞的比較級對自己的朋友進行描述,凸顯出朋友的三個特征。接著,筆者鼓勵學生們在小組中共享自己的描述。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學生們加深了對形容詞比較級的理解和記憶。
2.聯(lián)系教學需要選擇多樣方式
相關調查研究指出,當前很多英語教師為了達成教學目標和完成進度而傾向于講解英語單詞、語句與語法等知識,很少注重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閱讀并非單純地積累詞匯語句,重點在于了解西方風土人情、文化以及強化語言學習能力。初中英語教師應注重為學生傳授閱讀技巧,引領學生深度閱讀,提高閱讀教學效率。閱讀核心環(huán)節(jié)即閱讀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指導學生快速閱讀,為學生提供需判斷的語句,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文章大致含義。導入方式的選擇和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導入效果。深度閱讀課堂上的導入活動是由多樣的導入方 式建構起來的。
二、閱讀中深化理解
閱讀過程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作為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閱讀設計和閱讀實施直接決定了學生的閱讀理解深度。通過體驗深 度導入活動,學生可以鍛煉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等。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的課堂發(fā)展情況和具體的閱讀內容,以閱讀過程為載體,通過多種策略驅動學生深入閱讀,使學生深化理解,提高課堂閱讀效果。一般情況下,筆者在實施課堂閱讀的過程中,可應用如下策略引導學生 深化理解:
1.加強閱讀方法指導
閱讀方法是學生深度閱讀的保障。目前有部分教 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教學設計,明確了教學目標,但是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卻忽視了閱讀方法的教授,單向地引 導學生機械閱讀,閱讀效果可想而知。在開展深度閱讀 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將教學設計的目標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2.增強閱讀訓練活動
閱讀訓練是學生發(fā)展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在不斷體驗英語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儲備了豐富的語 言知識,鍛煉了語言能力,渴望獲得閱讀能力的提高。 自主、合作學習是學生們發(fā)揮自主性,提高閱讀能力的方式。此外,在體驗自主、合作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鍛煉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等,切實地發(fā)展英語核心素養(yǎng)。因此,在實施英語閱讀深度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增強了閱讀訓練。
3.引領學生解讀文本
文本能力和水平與教學方案設計、教學過程實施有著緊密聯(lián)系,一定程度也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相關研究者指出,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善于解讀文本,從表層教學逐漸轉為語篇深度理解與學習,活躍學生思維,強化語言能力??v觀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普遍存在教師過度講解詞匯、句型、語法等文本語言知識點講解,無形中加大學生理解和記憶壓力,或注重翻譯詞句,忽略語篇整體結構。與此同時,教師未深入挖掘和解讀文本語言以及重點詞句在語篇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設置閱讀任務較為簡單,傾向于理解和運用文本表層信息,無法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以及分析作者寫作意圖,不利于學生思維朝著高階層方向發(fā)展。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從以下方面引領學生解讀文本,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實現(xiàn)深度閱讀目標。
三、閱讀后深化拓展
閱讀后是英語閱讀深度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學生們加深閱讀,提高閱讀效果的主要途徑。閱讀后 的深化指在結束了閱讀文本學習之后,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拓展、升華閱讀主題,梳理閱讀所得,如閱 讀思想、閱讀情感等,從而受到心靈上的浸潤,文化的熏 陶,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導學生閱讀文本之后,筆者提出了如下問題:Does the writer think that everyone is born with the ability to learn well? Do you agree that learning is a lifelong journey? Why or why not?借此驅動學生拓展閱讀,利用思辨思維理解文本內容,鍛煉思維品質,提高學習能力。
深度閱讀實施的關鍵不僅在于學生的學,更在于教師的教。學生出現(xiàn)閱讀淺表化現(xiàn)象與教師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密不可分,要想培養(yǎng)學生深度閱讀的習慣,教師首先要有深度解讀文本的能力和構建深度閱讀課堂的意識,其次要在閱讀教學中充分利用文本,借助多樣的閱讀教學活動帶領學生探究文本主題意義,真正做到思 維與閱讀的同步深入。
參考文獻:
[1]王薔.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 ( 2017 年版) 》 六大變化之解析 〔J〕. 中國外語教育,2018 ( 2) .
[2]教育部考試中心.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4 - 40.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 標準 ( 2017 版)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117 -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