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玲
摘 要:團體輔導是心理輔導的一種形式,它以團體為對象,以團體動力學以及社會學習理念為基本理論。在幼兒園管理中運用團體輔導技術,通過游戲互動、頭腦風暴、主題演講、小組研習等方法,能有效緩解壓力,增強成員的歸屬感以及工作的主體能動性,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zhì)和隊伍的穩(wěn)定性。
關鍵詞:幼兒園管理;團體輔導;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9-0077-02
【Absrtact】Group counseling is a form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and it is an object with groups, group dynamics and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s basic theories. In the kindergarten management using group guidance technology,through the interactive,brainstorming,keynote speech game,group study methods,such as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stress,enhance the body of the members of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work initiative,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team and team stability.
【Keywords】Kindergarten management;Group counseling;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幼兒園的要求越來越高,幼兒園教職工尤其是教師感受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然而其身份、地位與待遇始終偏低,致使幼兒園教職工普遍出現(xiàn)了職業(yè)倦怠的情況,表現(xiàn)在人際關系緊張、情緒不穩(wěn)定、意志脆弱、工作積極性不高等方面,嚴重影響正常工作開展的同時,也給幼兒園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將團體輔導應用到幼兒園的管理中,能有效地緩解教職工的壓力,提升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1.團體輔導團概念的解析
《社會心理學》中指出: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以團體為對象,運用適當?shù)妮o導策略與方法,通過團體成員間的互動,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diào)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激發(fā)個體潛能,增強適應能力的助人過程。
團體輔導的過程是一個多向溝通的過程,具有教育、發(fā)展個體、預防、治療等功能。它通過團隊成員之間立體的、交互式的互相影響而達到明顯的效果。我們的幼兒園的教職工隊伍,也是一個團體,在幼兒園的管理中運用團體輔導的理念,也同樣能發(fā)揮其作用。
2.團體輔導在幼兒園管理中開展的理論依據(jù)
(1)團體動力理論
團體動力學的理論基礎是德國心理學家勒溫的“場論”?!皥稣摗钡幕舅枷胧恰罢w比部分重要得多”,引起社會團體變化而改變其個體要比直接改變個體容易得多。團體決不是各個互不相干的個體的集合,而是有著聯(lián)系的個體間的一組關系。團體在不同的團體氣氛下行為有很大差異,要改變個體應先使其所屬團體發(fā)生變化,這比直接改變個體來得容易。只要團體的價值觀沒有改變,就很難使個體放棄團體的標準來改變原有的主見。
(2)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通常是通過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觀察和模仿來學習和形成一種新的行為方式,尤其是對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各類行為進行觀察中,容易產(chǎn)生從眾以及順從的行為,相應的如果我們?yōu)槌蓡T提供一種充滿理解、關愛和信任的情境,這種環(huán)境的變化必將引起個體行為的改變。
(3)人際溝通理論
不同領域的人際溝通研究為團體輔導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如何交往,怎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避免或減少交往障礙、增進自我了解和他人了解、在協(xié)調(diào)的人際關系中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參考,團體輔導的過程就是一種人際溝通相互作用的過程,因此,人際溝通研究的成果大多適合于團體輔導的過程。
(4)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以馬斯洛和羅杰斯為主要代表人物的人本主義學習論充分肯定人的尊嚴和價值,積極倡導人的潛能的開發(fā),注重人的自我實現(xiàn)。人本主義學習論強調(diào)無條件的尊重和自尊,如果自我正常發(fā)展的條件得以滿足,那么個體就能依據(jù)真實的自我而行動,就能真正實現(xiàn)自我的潛能,成為自我實現(xiàn)者或稱功能完善者、心理健康者。
3.團體輔導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意義
首先,團體輔導能幫助員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效地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發(fā)展適應行為。因為對一個人來說,社會性學習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在團體輔導的過程中,通過團體成員間的一系列互動,參與者可以觀察、體驗人際關系如何形成,人際溝通如何進行,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增進與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通過成員間的相互反饋,讓成員主動根據(jù)他人的建議、反應和觀點來調(diào)適自己的行為。
其次,在團體輔導過程中,會讓團體成員產(chǎn)生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成員會明確地意識到自己是團體中的一員,要保持和團體一致的認識和評價,會以團體為榮,愛護和保護團體的形象及榮譽,并且以同舟共濟的精神去應付外界。
再次,在團體輔導的過程中,還能有效緩解成員恐懼、無助和失望感。因為產(chǎn)生這些感覺的員工,大多是因為當個人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把自己的問題看得很獨特而導致。通過在團體中成員經(jīng)驗與感受的分享,讓他們發(fā)現(xiàn)別人也有類似的問題,于是他們不再會認為自己是天下最可憐的人,孤單感減少,同伴感增加,他們也因此矯正了個人錯誤的看法和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