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青
摘要:灌漿技術的諸多優(yōu)勢,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中該技術必不可少,能夠顯著提升水利水電工程的穩(wěn)定性和防滲性能,因此施工單位需要把控灌漿技術施工的細節(jié),最大程度地發(fā)揮灌漿技術的優(yōu)勢。因此本文對分析了具體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xiàn)狀選用不同的施工技術,從而為水利水電工程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灌漿技術;應用策略
1水利水電工程灌漿技術的應用意義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一旦發(fā)生滲漏問題會嚴重影響工程的施工建設,甚至會延長施工的進度,增加施工的成本,在整體上不利于把控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灌漿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減少工程的滲漏問題,使得水利水電工程的地基增加穩(wěn)固性,是當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應用技術,但是具體應用灌漿技術還應該結合施工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影響灌漿技術應用的各種因素,把握技術的應用細節(jié),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對灌漿技術的應用,確保水利水電工程能夠促進工業(yè)和農業(yè)的發(fā)展。
2灌漿機技術在具體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
2.1工程概況某中型水庫主要功能為供水和灌溉,總庫容量達到1.104×107m3。該水利工程的樞紐工程主要有瀝青混凝土心墻壩、溢洪道、放空洞、取水建筑物、取水隧洞等。其中,需要進行灌漿施工的主要包括:瀝青混凝土心墻堆石壩、大墳埡引水隧洞工程、放空洞封堵等。另外,按照灌漿施工的類型可將灌漿施工分為基礎帷幕灌漿、固結灌漿等。
2.2灌漿原材料控制
1)水泥:(1)選用強度等級≥P·O42.5的水泥,并借助80μm方孔篩完成篩選處理,將篩余量控制在5%以內;(2)在制作細磨水泥漿液時,對0.5∶1的普通純水泥漿液進行濕磨,濕磨次數(shù)應為3次以上,以保證水泥漿液達到細度要求;(3)完成上述步驟后,可將濕磨好的水泥漿液進行調稀,并由攪拌機對其攪拌,以便利后續(xù)灌漿施工。2)水:按照灌漿施工的具體要求選擇灌漿的用水量,并保證制漿用水的溫度≤40℃。
2.3現(xiàn)場生產性灌漿試驗
以灌漿工程的施工圖紙和技術規(guī)范為指導,并結合監(jiān)理者的明確指示來完成灌注試驗,選擇最佳的試驗孔布置方式,以保證孔深、灌漿分段及灌漿壓力等參數(shù)設置合理。與此同時,要根據(jù)事先確定和經過批準的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藝,在每一灌漿試驗區(qū)開展灌漿試驗,灌漿后檢查灌漿效果,并收集好各個鉆孔的單位吸水率、單位耗灰量等原始資料,從而匯集成試驗報告,將試驗報告交監(jiān)理人。
2.4施工程序
2.4.1工藝
本水利工程大壩灌漿施工采用帷幕灌漿法,并遵循“分序加密、自上而下”孔內循環(huán)施工的原則,按照分段進行和分序安排的施工規(guī)劃開展灌漿施工。其中,要在先序孔超前15cm后才能開展次序孔施工。在進行大壩灌漿施工時,應對被灌漿洞實施分層作業(yè),因本工程上層平洞的施工條件較好,所以可先進行帷幕灌漿施工,接著轉入下層進行灌漿施工,下層廊道逐層向上施工。其中,在同層帷幕施工時,應先完成本層與下層帷幕搭接段的灌漿施工,再完成其他段的灌漿作業(yè)。
2.4.2方法
在本水利工程中,帷幕灌漿施工方法采用的是小口徑孔口封閉灌漿法。具體施工流程如下:
1)為了保證灌漿作業(yè)的效率和質量,應先開展固結灌漿施工,無論是在同一地段的基巖還是在灌漿平洞位置進行灌漿施工都應遵循這一原則,且灌漿平洞應開展回填灌漿,以此實現(xiàn)加固地基的目標。待固結灌漿施工完成并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后,才能開展下一道施工工序;若灌漿作業(yè)需從巖石表面進行,需先移除松動巖石并處理好滲漏裂隙,從而避免裂隙影響灌漿施工的進度和質量。
2)按照分序、分段的原則來開展灌漿施工,選擇直徑與鉆孔相配的灌漿栓塞完成第一段的灌漿作業(yè),結束灌漿后更換孔內漿液,將其換成0.5∶1的水泥漿液,接著安裝孔口管,將凝結時間控制在3d;在開展第二段灌漿施工時應先檢查卡塞膠球,保證膠球完整,并使射漿管管口與孔底的距離不超過50cm;在灌漿施工時,應隨時測量進漿和回漿的密度,以保證灌漿施工時嚴格按照帷幕灌漿試驗的技術規(guī)程來進行,并多轉動和上下活動灌漿管,從而避免出現(xiàn)灌漿管被水泥凝固在鉆孔內部的情況。
3水利水電灌漿施工中需注意的問題
3.1鉆孔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從具體鉆孔施工的視角出發(fā),為防止反漿情況的發(fā)生,工作人員必須結合具體的狀況,對孔壁的垂直度以及硬度展開科學的把控,保證灌漿塞保持塞緊的態(tài)勢。此外,以相關工作人員而言,應該對灌漿孔深狀況展開深層次的觀察,當孔與孔之間的間離相對較近的時候,必須執(zhí)行孔斜測試操作。還有,工作人員必須強化對鉆孔順序的關注,依據(jù)具體的規(guī)范進行施工作業(yè),重視對施工誤差的把控工作,強化在施工階段的檢測工作,以及對施工成果的驗收。還有,為確保吸水率能夠滿足施工規(guī)范,應該完成好水壓測試作業(yè),做好吸水率的把控工作。
3.2沖洗孔洞時應注意的問題
以沖洗施工來看,主要為對孔內殘渣展開高效率的清洗,防止孔內殘渣對后續(xù)漿液膠結水平造成影響,降低灌漿工程質量。整個沖洗過程中,在工作人員的層面,亦應該做好高壓水的工作,完成好灌漿位置的清洗作業(yè),及時把孔內殘留的東西清除掉。必須注意的是,工作人員務必要掌握正確的沖洗順序,首先進行孔洞內的清洗工作,然后展開巖層縫隙的沖洗作業(yè),重視主體工作進行的有效性,能夠很好地強化巖石以及漿液的膠結狀況。
3.3強化對灌漿工程的驗收、養(yǎng)護工作
在灌漿施工完成后,應該對灌漿鉆孔、灌漿液的凝結狀況展開及時的查驗,且開展壓力測試,從而保證巖石以及漿液的膠結效果能夠滿足設計標準。若是在水泥漿液膠結度方面發(fā)生效果不足的情況,或是在灌漿孔方面仍然有漏水情況等,出現(xiàn)這些問題應該立即進行有效的解決,且應進行再次檢測,直至無異常情況發(fā)生。最后,則是應該進行質量的檢驗以及評估,查驗灌漿孔等在數(shù)量上是否與設計標準一致。工程驗收結束后,為了確保水利大壩的應用效果,促使工程壽命能夠得到一定的延長,還應該使用灑水養(yǎng)護等方法,還要在后期強化定期不定期的檢查,防止別的位置亦或者新建位置發(fā)生脫落、漏水的情況。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水利水電工程實際的施工中,應用灌漿技術能夠減少水利水電工程出現(xiàn)滲漏的概率,能夠起到提升工程穩(wěn)定性的作用,正確合理應用灌漿技術能夠推動水利水電工程技術的發(fā)展,從而造福于人類。
參考文獻:
[1] 黃虹茗,南海江. 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探析[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3):3207.
[2] 杜文武. 水利水電工程灌漿施工技術[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8):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