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麗
摘要:朗讀是語文教育中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學生能夠建立與教材、作者之間的聯(lián)系,并通過思維,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自2017年《初中語文新課標指導標準》頒布以來,學校開始廣泛開展對經(jīng)典作品的誦、寫、講等活動。為的是提高學生的對語文經(jīng)典的認識,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朗讀指導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關鍵詞:分級指導;初中語文;朗讀教學
在對初中學生進行教學中,教師從多角度,多方向綜合考量學生學習情況和初中階段的教育形式,規(guī)劃好自己的目標,并將目標落實在整個初中教育階段。對于朗讀教育而言,教師需要教育目標,和教育實質(zhì),要能夠從根源的方向考慮到問題的所在,并從根源上出發(fā),制定長期的教學目標,明確教育方向,將最長遠的教育落實到最基礎的地方,幫助學生建立扎實的功底,從而實現(xiàn)更長遠地方的發(fā)展。
一、初中語文朗讀教學訓練指導和原則
(一)給予朗讀過程中非語言性的指導
非語言指導包括朗讀者的肢體語言、服裝道具、聲音力量等。在朗讀過程中,良好的肢體語言能夠增強朗讀的效果,表達出聲音之外的情意,增加聽眾和讀者之間的互動。在朗讀教育過程中,通過肢體語言指導,可以讓學生端正自己的行為,增加朗讀的渲染力。良好的肢體語言能夠烘托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服裝道具,在課堂教育上一般不做要求,但是在朗讀比賽上,應景的服裝能夠讓人眼前一亮。提高聽眾的視覺既視感。背景音樂,在朗讀過程中需要背景音樂來襯托和輔助朗讀,增添朗讀的效果,好的背景音樂能夠幫助讀者將文本的情感流露出來,帶領聽眾進入到課本中,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
(二)給予朗讀過程中語言性的指導
語言性技巧主要包括朗讀表現(xiàn)技巧、情感處理技巧等。在這個朗讀指導過程中,要提高朗讀者的聲音的感染力,朗讀技巧指導尤為重要。如果朗讀者只是對課文進行逐字逐句的朗讀,不僅使得朗讀過程變得枯燥、機械,還無法體現(xiàn)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朗讀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進行朗讀技巧指導,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使讀者能夠通過聲音展現(xiàn)出作品原有的魅力。
二、初中語文朗讀教學分級指導策略
(一)強調(diào)角色與情感的統(tǒng)一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從易到難方面的分級指導,其內(nèi)容基本是循序漸進的。但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材并沒有按照這種規(guī)律去編寫。因此,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對學生的語文朗讀進行區(qū)分指導,針對七八年級朗讀訓練指導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跳躍前進的方式,尤其是在對一些難度非常大的地方。在朗讀的時候可以考慮采用多種朗讀技巧,以表現(xiàn)作者思想為重點。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老王》的時候,教師首先要讓學生進行全文通讀,通過閱讀全文之后,學生的情感才能夠和作者的思想帶到一致,并了解文章中的故事和情節(jié)。然后教師開始對課文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這是一篇寫底層人民生活的課文。通過寫“我”與老王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來描述老王的為人和生活遭遇。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體現(xiàn)文中的思想,在朗讀的時候,需要注意句子的停頓和音量的大小。尤其是在讀到:過了十多天,我碰見老王同院的老李。我問“老王怎么了?好些沒有?”“早埋了。”“呀,他什么時候……”“什么時候死的?就是到您那的第二天?!痹谶@里,我們要讀出老李的一種無奈的滿不在乎,似乎又見怪不怪。因此要采用一種平淡而譏誚的語氣。這是作為一個底層市民的感受。而我們在讀到作者說話的時候,需要有一種關心的口吻。在得知老王死了的時候,作者感到驚訝,所以,不免又會聲音大些。通過朗讀我們可以了解文章的思想,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二)朗讀與閱讀教學的統(tǒng)一
在初中語文教育中,提高學生的朗讀技巧,需要以閱讀為指導根本,增加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依據(jù)文章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來指導教學。分級教學朗讀指導需要有計劃、有技巧的提高學生的朗讀技能。朗讀是有技法的,不是矯揉造作,更不是賣弄。所以,教師在分級指導朗讀教育的時候,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全面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以文章的情感為指導方向,在此基礎上采用多用閱讀技巧,將文章的魅力展現(xiàn)出來。
(三)技巧與內(nèi)在感受的統(tǒng)一
朗讀的技巧最重要的指導方向就是情感,內(nèi)在的感受能夠通過朗讀的技巧體現(xiàn)出來。當學生能夠把握住作者的情感的時候,自然在朗讀的時候,也能夠體現(xiàn)出作者的思想。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教師需要著重分析文中所包含的情感,通過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感受。在朗讀課文的時候,學生的反應、語氣與內(nèi)在情感有關??梢哉f如果沒有內(nèi)在的感受,在朗讀的時候,學生就無法將課文中的情感體現(xiàn)出來。這樣機械的朗讀也就無法感染聽眾。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愛蓮說》的時候,教師經(jīng)過分析作者表達的思想和感受,從而奠定整篇課文的柔和和沉穩(wěn)的基調(diào)。尤其是在讀其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時候,這時一句千古名句,我們在讀這句的時候為了體現(xiàn)作者對其品格的贊揚,在朗讀的時候需要放慢語速,要讀出贊美的語氣,還要體現(xiàn)出堅定自信的味道來。而在獨到“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時候,這是作者做出的反問,要讀出作者沉斂的基調(diào),但又要體現(xiàn)作者的孤獨和無奈的感受。作者這里有一種深深指責的含義,和對自身的一種孤芳自賞的含義。這些都是我們在朗讀的時候需要注意的。
三、結語
總而言之,分級指導是針對現(xiàn)代素質(zhì)教育理念提出來的,分級指導的核心理念是“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新的教育形式中,采用分級指導教育不僅有利于教師概念教育模式,也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全面的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分級指導教育中,有更多的自由空間,在這種教育環(huán)境中學生的配合度大大提高,課堂教育效果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游愛君.初中語文朗讀的分級指導[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7.
[2]陳盛華.基于分級指導的初中語文朗讀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資源,2019(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