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可以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初中課程體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诖?,新時期的初中物理教師,應在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認識到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運用先進的教學理論,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的自覺性,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喜愛度。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1)16-0078-02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沒有引起較高的關注,一些教師采取的教學策略常令學生陷入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同時也違背了新時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基于此,教師應在新課改教育理念下,為了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著想,創(chuàng)新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意識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形成融入物理教學的學習習慣,最終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1]。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參與意識作如下論述:
1? ?鼓勵學生操作實驗
一直以來,實驗都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但在傳統(tǒng)物理教學中,一些教師考慮到教學時間有限,認為給予學生實驗操作的時間會影響教學效率,于是總以“灌輸”的方式使學生了解實驗內容,最終使學生的探究實驗變?yōu)榱私處熤v實驗,讓學生覺得物理枯燥無味,學習變得被動?;诖?,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及時轉變教育觀念,鼓勵學生操作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為學生提供親身實踐的機會[2]。這樣,學生會對所學內容更加印象深刻,理解更加深入,從而達到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目標。
如在引導學生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這一實驗時,首先,筆者讓學生用凸透鏡看近處的字與遠處的景物,讓學生猜想凸透鏡成像的虛實、正倒的變化規(guī)律,調動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動手進行實驗。然后,筆者引導學生明晰實驗的操作步驟,給予學生充足的實驗操作時間,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巡視點撥,培養(yǎng)學生使用相關實驗器材的能力。之后,筆者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讓學生了解什么情況下成倒立放大像,什么情況下成倒立縮小像,什么情況下成虛像,虛像與實像有什么區(qū)別等,使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充分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最后,筆者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做出課堂活動總結。這樣,筆者通過鼓勵學生操作實驗,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增添自信,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課堂參與意識,在實驗中幫助學生歸納物理的規(guī)律,讓學生了解物理理論形成的過程,更深刻地認識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內涵[3]。
2? ?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將教學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是教師必備的能力。基于此,教師應充分認識物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體現物理學科的學習價值,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教師在學生興趣高漲的氛圍下加以指導,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物理教學參與度。
如在教學“人耳聽不到的聲音”這一節(jié)時,首先,筆者為學生講解了火山、地震發(fā)生前自然界中動物的異常反應,讓學生討論動物是以何種途徑獲得信息的,人類不能獲取此類信息的原因是什么,初步為學生展示物理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間的緊密聯系。然后,筆者結合超聲波與次聲波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引導學生分析教材內容,讓學生自主總結超聲波的特點,分析次聲波的特點和危害。最后,引導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做系統(tǒng)梳理,并安排學生交流討論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這樣,筆者通過在教學中注重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在學生面前充分體現物理知識的應用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教學,最終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實現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3? ?借助現代信息技術
現代信息技術是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時代下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的優(yōu)質資源。實踐表明,現代信息技術能夠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帶來積極影響,有利于推動教學的良性發(fā)展?;诖?,教師要善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授課,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以高漲的學習熱情參與教學,指導學生高效獲取物理知識和技能,創(chuàng)建精彩的初中物理課堂[4]。
以“電能表與電功”的教學為例,學生看不清教師手上電能表的數字,也看不清燈的閃動情況,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接入電路的電能表進行實物投影,幫助學生看清實驗的細節(jié)。在課堂中,由于時間或空間的限制,還有一些實驗或現象無法充分展示,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視頻,如托里拆利測量大氣壓強的實驗等。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動畫演示,幫助學生分析物理現象背后的原因,如在講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原理時,通過播放凸透鏡原理的動畫,讓學生總結規(guī)律。在習題課中,教師也要學會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投影學生的練習情況,讓學生相互交流并糾錯。
4? ?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情境
在素質教育理念為主的新課改的背景下,問題情境在課堂上的呈現形式已不再是“題?!睉?zhàn)術,而是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究積極性的合理問題。因此,教師要深入研究教學內容,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以新的教學思想改變提出問題的方式,通過合理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自主探究的意識,以發(fā)展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實現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以及教學效果的目標。
如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首先,筆者提問學生:“我們已經認識了幾種力?”然后,讓學生拍打桌子,觀察兩個綁有磁體的小車相互靠近的情況,讓一個學生穿著旱冰鞋推墻,使學生對物體間力的相互作用產生直觀認識。緊接著,筆者問學生:“這些現象有什么共同點?”學生回答:“都涉及兩個物體?!薄跋嗷プ饔玫膬蓚€力的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正好對調?!薄皟蓚€力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惫P者追問:“你能總結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嗎?”再追問:“你還能舉更多的例子嗎?”這樣,筆者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問題情境,令學生以高度活躍的思維參與物理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5? ?加強合作學習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廣大教師漸漸認識到開展合作學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為這一策略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要加強合作學習,在民主、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下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識與理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如在“物體的質量”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在課堂初始環(huán)節(jié),筆者在課件上呈現了一些常見物體的質量,以及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托盤天平,基于對學生能力的了解,筆者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先探討質量單位及其換算關系。然后,筆者以師生互動的方式使學生對質量概念有進一步理解,并組織學生合作探討托盤天平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并帶領學生動手實驗,經歷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的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托盤天平的使用步驟。之后,筆者讓其中一個小組的學生到臺上展示操作過程,并讓學生總結在小組合作實驗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可能會出現哪些錯誤的操作?怎樣避免這些錯誤?通過這樣的師生互動、生生合作,學生踴躍展示,全班交流,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有利于創(chuàng)建和諧、民主的課堂環(huán)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新知識,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總之,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下使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愈來愈濃厚,盡可能地取得精彩紛呈的物理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的全方位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文波.關于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導刊
(下旬),2017(4).
[2]張紅艷.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初中物理實踐教學應用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
[3]陶飛.發(fā)揮參與式教學的積極作用[J].思維與智慧,2016
(23).
[4]唐燕燕.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J].科技視界,2016(21).
【作者簡介】
王璟(1987~),女,漢族,江蘇姜堰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教學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