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冬梅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素質教育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在實施各個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重視理念上的更新和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同時也重視生本理念的貫徹與落實,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歷史是初中教學階段的一門學科,其內容的時間跨度大,知識的內容也相對較為零散,運用傳統(tǒng)的方法實施教學并無法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完善教學手段,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數(shù);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方法
在新課程標準下,實施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以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有效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作為核心,初中歷史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清楚且全面的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并從初中生的性格、心理特點出發(fā)通過多種培養(yǎng)手段和方法的運用來完善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構建高效初中歷史課堂。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必然性
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自主學習中逐漸地成為了教育學者與心理學者廣泛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地成為各個教學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在實施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的與教師、同學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學會學習,其不僅僅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分析與探究歷史知識,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好的掌握,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需求和學生終身學習的需要,有助于學生的更好學習以及發(fā)展。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一)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想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提高其自主學習的意識,只有在意識的引導下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提高需要以環(huán)境作為依托,如果教師依然采用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實施教學,那么學生會感覺到壓抑,無法釋放自己,因此初中歷史教學就需要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投入課堂教學,進而激發(fā)其自主學習的意識。
例如,教師在實施“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這一教學內容授課的過程中就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有關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五霸爭雄和七國并存的視頻,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做好課堂教學引入。同時,講授相關內容時也要避免枯燥說教式教學,而是要采用和學生問答、交流的方式進行授課,讓學生在比較輕松的環(huán)境中慢慢地去理解教學的內容,讓學生有自主探究戰(zhàn)國兼并戰(zhàn)爭特點與歷史影響的意識。
(二)轉變課堂教學的理念,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
在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需要講解的內容與知識點均相對較多,因此教師的授課往往占據(jù)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教師單一講授的授課方式與理念替代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限制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導致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機會。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轉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為其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
例如,“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屬于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一個內容,教師在基本講解教學知識點,幫助學生梳理好教學內容的大體脈絡,明確焦旭的目標與重難點之后就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的去找到漢武帝在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過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分析其具體的作用,讓學生有時間和機會去自主學習、探究,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提高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一個主要的形式,初中歷史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這一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攻破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熱情,繼而逐漸地去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三國鼎立”這一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之后讓他們自己通過教材的閱讀、分析來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的交戰(zhàn)雙方、時間、特點、結果以及意義,進一步對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在這樣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總結和分析教學內容,在不斷的實踐中實現(xiàn)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歷史是初中教學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其不僅僅有助于學生掌握歷史,同時也有助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既健全了學生的人格,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與質量教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方式,從教學內容、學生特點等作為出發(fā)點,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與方法的運用來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日后的更好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江明東.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26):304.
[2]祁文和.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