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
近日,藥學門診接待了一位姓胡的先生,胡先生因強直性脊柱炎服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3月余,常在睡前服藥,偶有飲酒,近日自覺反酸、胃部不適,自行服用多潘立酮1周,未應用其他藥物,癥狀未見好轉,特來藥學門診咨詢原因。接診藥師熱情地接待了胡先生,并對相關藥學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雙氯芬酸鈉是非甾體抗炎藥,具有療效確切、個體差異小、口服吸收迅速等特點,在臨床上廣泛用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神經(jīng)炎、紅斑狼瘡、癌癥及手術后疼痛、各種原因引起的發(fā)熱等疾病的治療。其具有半衰期短、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點,藥品不良反應常見的是消化道反應。據(jù)報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小腸黏膜造成損傷的概率為75%。當雙氯芬酸鈉在胃液中過早、過量釋放,局部藥物發(fā)生蓄積,促使黏膜屏障受損而引發(fā)糜爛、潰瘍;同時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肝臟凝血酶原功能,易導致消化道出血。
胡先生口服雙氯芬酸鈉緩釋片3個月時出現(xiàn)消化道反應,存在合理的時間先后關系;消化道反應為該藥確定的不良反應之一。該患者的癥狀可能為應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引起的藥品不良反應,在臨床應用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尤其需要關注老年人和長期服藥的患者,降低藥品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胡先生有長期應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的訴求,那么在應用該藥期間,應避免飲酒或飲用含有酒精的飲料,因為用藥期間飲酒可能會增加副作用的發(fā)生率,尤其是胃腸道潰瘍。同時應避免合用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避免與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楊酸類藥物同用,否則藥效不會增強,胃腸道不良反應及出血傾向反而增加。
雙氯芬酸鈉對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會致使血小板迅速破壞而產生不良反應,患者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常規(guī),尤其是長期用藥的患者。
胡先生服用的為緩釋劑型,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對胃腸道的刺激性較大。為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建議在進餐時或餐后服藥,如果病情常在晚上或清晨時表現(xiàn)較重,那么可以選擇在晚飯時或晚飯后用藥,切記避免空腹用藥。出現(xiàn)的反酸等癥狀可以通過服用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或法莫替丁等H2受體阻斷劑來緩解。如出現(xiàn)嚴重胃腸道不良反應、肝腎損害、視力障礙、血常規(guī)異常,應立即停藥并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