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下的初中英語教材在內(nèi)容豐富的同時多存在知識碎片化的情況。準備一堂優(yōu)秀的初中英語單元復習課不僅對于掌握知識、理清邏輯具有重要意義,更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所在。本文從確定復習目標、單詞的整理與應用、語法句型和其他注意問題這四個角度出發(fā),深入探討了初中英語單元復習課中教師在安排課程及上課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幫助初中生梳理教材文本、檢查知識疏漏,同時構建知識網(wǎng)絡、提高綜合能力。希望能為準備單元復習課的老師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單元復習課;核心素質(zhì)
【作者簡介】孫暉,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qū)實驗中學,英語教師。
目前初中英語教學所用的教材多以單元形式合并構成,每一單元包含多節(jié)課。以冀教版英語教材為例,一冊教材八個單元,每單元以中心話題展開六節(jié)課。教材以這樣的方式編寫可深化學生對必須掌握的話題的理解。但由核心話題展開的一些零散知識點以及本話題內(nèi)部的碎片化教學并不能保證學生形成脈絡清晰完整的知識框架,此時需要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再一次梳理和總結,即復習。
古語曰:溫故而知新。意思是說,通過復習鞏固舊的知識來學習新的知識。這里強調(diào)的就是復習對于學習的重要作用。學與習代表兩方面,“學”是指接受新知識,“習”就是指要復習,要進一步記憶、理解、歸納、總結已學過的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只學不習,學習的東西不僅不能掌握使用還會很快遺忘。2014年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學生應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即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復習的同時掌握復習的能力,逐漸適應自主復習、主動復習,不僅是面對學習時應有的態(tài)度和能力,更是在面對人生中遇到的問題和瓶頸之前要掌握的能力,而不是只有遭遇難題和挫折后才學會成長。
因此,指導學生高效復習成為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復習課。復習課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提煉本單元的知識點并進行串講,關鍵在于讓學生理解本單元構成的邏輯。再使用聯(lián)想記憶法,通過回憶容易記住的知識點引申到重點難點。一堂好的復習課能起到梳理教材文本、檢查知識疏漏的作用。除此以外,還應具有構建知識網(wǎng)絡和提高綜合能力的功能。但上好一節(jié)復習課并非易事,對學生來說,老師講的東西多且雜亂,又缺乏新鮮感,難以激起學生的興趣。如何上好一節(jié)復習課成為大多數(shù)老師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本文的討論重點。
關于如何上好初中英語復習課,很多老師有自己的思考與研究。胡慶芳通過對比常態(tài)教學和同課異構后的再設計復習課,通過增加復習課的競技性、選擇性,適當改變復習課的編排。趙靈兵認為,有效的課堂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并通過設計調(diào)查問卷對該思路調(diào)查驗證。筆者認為,對于復習課這種類型不再像單元內(nèi)每節(jié)課那樣可以是合作分組或探究學習類型的課堂,應該是任務型課堂。任務型課堂是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不僅為運用在學(learning by using),而且為了運用而學(learning for using)。準備一堂好的單元復習課需要明確任務,備課時需要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確定復習目標
每一單元都有固定的話題,需要學習的基本都是圍繞該話題展開的知識點。那么掌握在該情景下如何用英語表達交流核心話題就是復習的目標。從該角度出發(fā),備課時應當將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的核心素養(yǎng)融為一體,敏銳地捕捉和準確地把握教學內(nèi)容整合的契合點,即主線推進與多維度不同層級目標橫向聯(lián)動的交叉點、契合點。找到該點后再深挖,研究將各部分內(nèi)容在具體的教學中相互滲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二、單詞的整理與應用
單詞是英語學習最核心的內(nèi)容,掌握了單詞可以看作掌握了整個單元的一半。教材最后列出的單詞是按照每節(jié)課總結歸置,而并非根據(jù)詞性詞義總結歸納,這就需要老師對本單元單詞進行再分類。如,名詞的重點在于部分單詞變復數(shù)時的特殊變化;動詞的時態(tài)變化以及和介詞如何搭配;形容詞副詞的三級變化都是單詞學習的重點。對于較長或易混淆的單詞可以采用聯(lián)想記憶法、諧音法、創(chuàng)造情景法幫助學生加深記憶。
整理好的單詞可以歸結成思維導圖的形式,利用其發(fā)散性結構、圖片、顏色和符號使得需要掌握的信息清晰明了地展現(xiàn)出來。上課時引導學生自主完成關聯(lián)度高的多個核心單詞,再將多個核心單詞關聯(lián)在新的圖片上。高年級單元單詞較多且復雜,故根據(jù)詞性分為多個思維導圖背誦記憶。以冀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My Neighbourhood”為例,復習詞匯時圍繞核心詞neighbourhood展開,名詞包括: block、 bakery(bakeries)、bank、sidewalk、entrance、pond; 在neighbourhood中的活動,動詞包括: complete、 chat(chatted、 chatting)、cost(cost、 cost)、 freeze(froze、frozen)、interview、fix、sound等。引導學生把這些新單詞連接成句子:There is a bank and a bakery in my neighbourhood. The pond freezes in winter. 單詞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
三、語法與句型
如何正確且熟練地使用單詞是復習課的第二個任務,即掌握語法與句型。從核心話題出發(fā),擴散出各個語法點以及常用句型并整理總結。仍以“My Neighbourhood”單元為例,該單元以介紹社區(qū)、指引方向為話題,復習時在“Useful Expressions”習慣表達框架下,梳理“Asking way”問路的句式: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 Excuse me, where is ...? / Would you please show me the way to...? / How can I get to...? 回答的方式:Go straight. / Go along/ on/ up/ down the street/ road. /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 There' s ... near my house. etc. 之后讓學生看地圖,用以上句型介紹方位,指引方向。
四、其他需注意的問題
1.學生被動接受,缺乏互動。一節(jié)優(yōu)秀的復習課不是老師對之前的知識點再次講解,而是通過引導學生,幫助他們主動回憶并自主整理。學生思維應當是活躍的積極的,不能剝奪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發(fā)現(xiàn)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興趣不大時,必須立刻調(diào)整,嚴禁出現(xiàn)學生只動筆不動腦的情況。
2.走量不走質(zhì),缺乏精選與梳理。教輔與海量資料的復習思路均有差異,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需要一個完整且連續(xù)的思路即可,并不是“多多益善”。這就要求老師在五花八門的復習資料中精心梳理出所教學生可能未掌握的重點難點并將其串聯(lián),把難題留給自己,把簡便高效留給學生。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老師,比傳授知識點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式。未來的生活里總會不斷有新知識需要學習,教師不希望通過遭遇失敗才能幫助學生們成長。好的老師會教會學生如何復習,真正把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也帶入教學過程中,這也是復習課上我們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華.論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J].福建教育,2016(23):6.
[2]胡慶芳.初中英語復習課教學有效策略的課堂實踐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0(8):8-12.
[3]趙靈兵.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4]豐玉芳,唐曉巖.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6):35-38.
[5]楊凌.概念圖、思維導圖的結合對教與學的輔助性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