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嬌
摘要:寄宿制學校目前是我國農村地區(qū)基礎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能夠滿足家庭住址距離學校較遠的學生需求,也能夠為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提供更穩(wěn)定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在寄宿制學校中,師生關系是十分重要的關系之一,和諧的師生相處方式有助于寄宿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引導寄宿學生共同創(chuàng)建文明宿舍,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本文主要圍繞寄宿制農村小學的文明宿舍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展開分析,探討師生和諧關系在其中的重要性,希望可以為改善寄宿制農村小學學生宿舍生活現狀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寄宿學校;農村小學;宿舍管理;師生和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8-106
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自理能力較弱,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等問題,離開家庭與同學在一個宿舍中相處,容易衍生一些問題。而且長期遠離家庭生活,容易導致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心理隔閡,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寄宿生活中,教師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角色,不僅白天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宿舍內務管理、課外活動、自習等方面也都有教師的參與。若師生關系和諧、相處自然,有利于學生從教師處學到更多知識,有利于學生遵從教師的指導,也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宿舍生活,對小學生的寄宿生活有益。
一、通過教師的指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雖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實際上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使農村地區(qū)的孩子們自理能力有所下降。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情況更加明顯,除特殊情況外,從小在祖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受到更多的溺愛,他們的生活始終有長輩參與打理。這就使得很多小學生在進入寄宿學校之前并不具備應有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師在接受寄宿新生時,應注意做好生活方面的指導工作,改變學生依賴家長的生活習慣,指導學生解決生活中各種問題的小技巧,讓新生盡快適應寄宿學校的生活[1]。班主任可以借助身份的便利開設生活指導主題班會,指導寄宿新生的生活問題解決技巧,讓學生學會照顧自己的方法,做好日常的衛(wèi)生、自我管理工作。教師在輪流值班過程中要盡量多去學生宿舍巡視,發(fā)現學生的生活問題及時解決,對衛(wèi)生保持程度優(yōu)秀的宿舍進行集體表揚,鼓勵學生再接再厲。通過這些途徑,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建立起更加良好的溝通基礎,學生有什么問題愿意向教師傾吐、請教,教師發(fā)現問題也能夠及時傳遞給學生進行改正。解決好生活問題,能夠為寄宿新生奠定基本的學習生活基礎,讓學生們不會因為生活問題而分心。學生在校內學習到生活經驗,回到家里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長看到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也會很高興,有助于親子關系的發(fā)展。
二、建立宿舍內部管理制度
宿舍是寄宿制小學內學生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之間交流的主要場所之一,很多正面的、負面的情緒和想法可能都起源于宿舍生活,因此,寄宿制小學開展德育教育不能忽視宿舍,教師們也應當著重注意學生在宿舍內的動向和狀態(tài)。寄宿制小學比普通小學更需要盡快建立學生的思想道德,幫助學生形成自我管理、自主成長的意識和習慣,能夠在教師照顧不到的地方保持他們的精神面貌。宿舍內部管理制度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由教師主導,由班干部團隊監(jiān)督,宿舍內學生輪流承擔衛(wèi)生管理工作的制度,能夠讓宿舍內的學生都參與到宿舍生活當中來,取得的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的宿舍長制度。宿舍長制度讓宿舍內學生長期處于一個宿舍長的管理之下,一旦有學生不接受宿舍長的管理,雙方就有可能產生矛盾,從而影響學生的宿舍生活。宿舍內部管理制度要求學生輪流擔任管理工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近距離接觸學校的宿舍管理條款,從更高角度去看待自己所在宿舍的衛(wèi)生等情況,從而去理解宿舍長的工作,承擔起管理的責任。責任承擔是改變學生精神面貌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原本不愿聽從管理的個別學生。比如:教師在宿舍衛(wèi)生檢查中發(fā)現某宿舍中有一個學生值日偷懶、內務不整理、不聽從管理,可考慮讓這名學生做一周的宿舍管理,負責每天的宿舍內務監(jiān)督,面對班干部和宿管教師的內務檢查等。一周時間內,學生每天面對宿舍內務和檢查,不得不承擔起宿舍內務不良的責任,責任會改變他的想法轉而去重視自己在宿舍中的影響,從而逐漸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改變不聽從管理的不良思想。
三、建立校本管理、檢查、評比制度
學校的制度應當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設計,建立健全的寄宿管理制度,輔助學生適應新的校內生活,適應沒有家長可以依賴的獨立生活,快速建立起講文明、講衛(wèi)生、和諧相處的集體生活意識。在校本制度管理中,檢查和評比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自己需要達到的標準和肩負的責任,督促學生朝著要求進步,不斷糾正自己的行為,不斷積累生活經驗。檢查和評比不僅能夠讓學生知道自己距離標準有多少距離,還能夠給做得好的學生一定得榮譽獎勵,鼓勵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師在執(zhí)行檢查、評比等管理手段時,應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和態(tài)度,建立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宿舍人際環(huán)境[2]。
結束語
文明宿舍需要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需要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文明禮貌習慣,要求學生學會承擔責任、遵守規(guī)則。教師作為寄宿制學校重要的管理角色,應在日常工作中與學生構建和諧、平等、信任的關系,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黎臣. 淺談寄宿制學校德育管理[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2]毛云鶴. 農村寄宿制小學宿舍管理問題研究[D].延邊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