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 王振娜
【內容摘要】對于初中生來說,班主任不僅為班級中的主要管理人員,還是教學工作的重要指引人員,能夠對學生綜合素質起到有效的影響作用。從實際上來看,當前中小學的素質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同時也是時代發(fā)展對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提出的要求,而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必然需要得到相應的改善,也就有必要對相應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素質教育 班主任管理 心理問題 柔性管理
當前我國已基本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對于缺乏自控能力以及自我意識的初中生來說,手機中的內容具有巨大的誘惑,而在網(wǎng)絡之中,信息內容較為復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極有可能受此影響,甚至導致其走入歧途。為了保障初中生的青春期平穩(wěn)度過,并在此過程中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具有獨立自主精神,同時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初中班主任在開展日常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對管理措施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
一、初中班級管理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
(一)心理問題
根據(jù)當前的情況來看,初中生的心理問題有必要得到更多的關注,特別是家長和學校必須共同予以充分的重視。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其內心世界普遍敏感且脆弱,且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其日常生活中面臨更多的誘惑。與此同時,初中生尚不具有獨立的三觀,也就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所以,班主任在開展日常工作的過程中,除了應對學生的學習予以充分的關注,還必須積極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以能夠對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
(二)學習生活問題
初中生年齡尚小,普遍具有貪玩的特點,加上面對多種誘惑時不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所以受到不良因素影響的可能性相對較大。而一旦初中生染上吸煙、打架、酗酒等不良習氣,則極有可能導致其日后發(fā)展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針對此情況,班主任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予以充分的關注,幫助學生在校園中對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進行建立,以避免其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而若學生已經(jīng)存在諸多不良習慣,則應及時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與其進行溝通,并幫助其逐漸進行改正。
(三)班級管理問題
初中生正處于叛逆期,對于各項班規(guī)和校規(guī)均存在逆反態(tài)度,甚至時常無視班規(guī)校規(guī)。針對這一情況,既往諸多班主任教師均選擇采用剛性管理措施,對學生進行批評或控制,但是這一措施易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更加嚴重,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難度。此時,班主任教師可能繼續(xù)實施強度更大的剛性管理措施,導致師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或是干脆放任學生。另外,有部分初中班主任忽視自身職責,不能夠對班級管理工作進行完善,導致學生嚴重散漫,存在十分嚴重的無視課堂紀律的情況,甚至隨意曠課,導致班級管理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受到嚴重不利影響[1]。
二、素質教育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一)對學生的成長需求進行關注
既往數(shù)年以來,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均在于開展應試教育,導致諸多教師及家長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也將各項班級管理工作歸納到學習活動之中。但是當前中小學的素質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要求學生能夠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也就需要班主任教師積極促使班級管理工作的內容更加豐富,并針對學生的各方面成長需求予以充分關注,使學生自身的各項行為習慣能夠得到優(yōu)化,并在提升學生精神文明道德水平的同時,實現(xiàn)學生身心雙方面的健康成長。
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關注,還會對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關心,耐心傾聽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各項煩惱,并對其進行相應的關懷和指導。在初中階段,受到學習、與父母相處等多方面壓力的影響,學生對于友誼的需求較為強烈,但是在班級中可能存在希望獲得友誼、但是沒有朋友的學生,對于這一類學生,教師應對其人際交往情況進行細致觀察,并對其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不良情況進行明確,以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同時鼓勵和支持學生積極完善自我。由此,這一類學生在同學當中則能夠越來越受歡迎,其對于友誼的需求也就能夠逐漸得到滿足[2]。
(二)對柔性管理進行合理應用
1.給予學生生活及學習方面的關懷
班主任對柔性管理的方式進行應用,首先即應對每一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進行關懷,例如組織開展班會或是集體活動,以促進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感情,且在此過程中,班主任能夠更加有效地對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學習狀態(tài)進行了解。并且在開展日常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課后時間約談學生,在約談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生活狀態(tài)、心理變化和思想變化進行了解,同時也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教師對于學生的關懷得以充分的體現(xiàn)。
2.在班級中實施民主管理
在傳統(tǒng)上,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主要對剛性的管理措施進行應用。而當前更需要班主任采用柔性的管理措施,與學生形成“亦師亦友”的關系,以避免導致初中生的叛逆情緒被激發(fā),也就更加有利于師生共同對班級進行管理,從而有利于避免班級日常管理工作出現(xiàn)混亂的情況,也就更加有利于實現(xiàn)民主和平的班級管理模式。并且與此同時,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不僅學生對各方面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的能力可以得到提升,還有利于實現(xiàn)班級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
3.對班規(guī)進行嚴格建立
教師應注意對獎懲制度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以能夠對于發(fā)生不良情況的學生,其個人起到有效的教育和引導的作用,也能夠使這一情況作為更多學生日常行為的準則,以幫助學生對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進行建立。與此同時,采取適當?shù)莫剳椭贫?,還能夠促使班級中的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也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班主任的工作強度,需要注意的是,必須保障獎懲的適度。
(三)采用剛柔并濟的管理模式
常言道,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對柔性管理措施進行應用的同時,仍然需要科學合理地對既往的剛性管理措施進行沿用,采用“剛柔并濟”的管理模式對學生的各項行為進行規(guī)范,以幫助學生對清晰、明確的是非觀念進行樹立。根據(jù)素質教育要求,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班主任教師必須對學生予以充分的尊重,并積極滿足學生的各項成長需求,根據(jù)此,班主任教師需要與學生共同對各項管理內容以及獎懲措施進行明確,以促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夠得到提升[3]。
關于剛柔并濟管理模式下的管理內容,應與中學生行為守則以及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具有統(tǒng)一性,例如學生不可穿著奇裝異服、不可化妝和染發(fā)、男同學不可蓄長發(fā)等。對于學生表示不理解的內容,教師應予以耐心充分的解釋。例如學生認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統(tǒng)一穿著校服既不符合學生的審美,也不符合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對此,教師即可由身體健康以及攀比心理兩個方面作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解釋。在懲罰方面,若獎懲過重,可能導致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受到傷害,獎懲過輕,則有可能導致部分榮辱心相對不強的學生難以得到有效的教育和懲戒。
(四)促使共性與個性和諧發(fā)展
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的同時,也應該能夠獲得個性化發(fā)展的空間。所以,班主任教師應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予以充分的關注,對每一名學生予以相應的關懷,積極幫助學生對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方面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使初中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能夠獲得尊重。例如某一學生十分喜愛跳舞,但是其家長認為,進入初中階段以后,學習最為重要,跳舞屬于不務正業(yè)。這一名學生的家長不僅嚴厲的批評了該學生,還禁止其繼續(xù)跳舞,導致該學生連續(xù)數(shù)日悶悶不樂。但是,從實際上來看,學生練習跳舞不僅能夠使自身具有特長優(yōu)勢,還能夠起到鍛煉身體和磨煉心性的作用,十分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由此,班主任教師首先應對這一名學生對于舞蹈與學習的態(tài)度進行了解,確認該學生愿意積極在二者之間尋找有效的平衡,在給予其支持的同時,還應幫助其開展針對家長的思想工作,并在與此同時與該學生約定,不可以因為練習跳舞而導致正常的文化學習受到影響,且還可以鼓勵這一名同學競選班級中的文藝委員,在強化其個性化發(fā)展的同時,為其建立起充足的自信心,以有效提升其綜合素質[4]。
(五)對班級文化進行構建
當前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正由既往單一的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學與人文熏陶相結合的綜合性教學,相應的班級管理工作也正在由傳統(tǒng)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漸轉向文化驅動管理模式發(fā)展,且文化影響力已經(jīng)成為一個班級甚至一所學校是否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因為班級中的文化建設水平能夠對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所以當前文化建設工作受到了學校的充分重視,并已經(jīng)成為推動教育改革工作深化的重要動力之一,由此,班主任應積極引導學生對優(yōu)秀的班級文化進行創(chuàng)建,例如班級內的同學共同參與班徽、班旗、班服的設計,共同參與班歌的創(chuàng)作等,以建立起獨特的班級符號,并樹立起團結、和諧、平等、進取的現(xiàn)代化班級形象。除以上之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對班級形象進行改善,設置“圖書角”“個性黑板報”“衛(wèi)生角”等區(qū)域,以促使班級的文化載體更加豐富。并且,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對各項校園活動進行參與,通過志愿者文明小分隊等各項活動,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也能夠起到宣傳班級文化的作用[5]。
結語
從總體上來看,當前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可以分為心理、學習、生活以及班級管理三個方面,針對此,教師需要對科學合理的管理策略進行應用,但是需要教師注意,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其情緒、心理均相對更加敏感,所以教師應對“人本主義”的管理理念進行充分落實,積極關注學生的成長需求,采用柔性管理并適當應用剛柔并濟的管理模式,以推動學生的個性能夠與共性和諧發(fā)展,進而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葛林.談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藝術[J].南北橋,2020,(15):135.
[2]劉新梅.素質教育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科學咨詢,2020(32):35.
[3]唐陸微,應立志.素質教育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神州,2020(32):228-229.
[4]王敏.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中德育教育應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21(24):164.
[5]曾桂蘭.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中的德育教育分析[J].中外交流,2019,26(47):124-125.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遄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