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勛承
摘 要:大學公共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公共課上課人數(shù)少則一百人,多則幾百人。對于公共課教師來說,面對如此多的學生其工作量倍增,難免工作質(zhì)量下降。如何找尋減少工作量并提升工作質(zhì)量的平衡點是公共課教師最為關(guān)心的話題。本文從公共課最為常見的三個問題出發(fā),針對公共課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細致的解決方案,為大學公共課教師解決工作量與工作質(zhì)量之間的矛盾提供支持。
關(guān)鍵詞:高等院校;授課質(zhì)量;參與度;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5.072
0 引言
公共課是高校大學生必修的課程。在課堂內(nèi)與外,大學公共課都面臨諸多挑戰(zhàn)。大量的學生在一個教室里,難免拉開學生與教師的距離,這會影響學生對學習的責任感以及參與課堂的動力。課后,對于公共課教師也是巨大的挑戰(zhàn),比如百名學生的作業(yè)或考試試卷等,這工作強度巨大,如何能在面對如此大工作量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工作質(zhì)量是公共課教師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本研究就如何管理上百人公共課班級的教學提出了一些實用的策略與技巧,為大學公共課教師提供參考。
1 提升學生參與度的方法
鼓勵學生參與課堂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特別對于公共課來說尤其困難。為了有效緩解這一問題,了解阻礙學生參與課堂的因素至關(guān)重要。(1)教室空間大、人數(shù)多,增加了學生與老師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形式上使學生上課與自己無關(guān),從而降低了參與課堂的意愿。(2)學生覺得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如果回答錯誤,讓人感覺丟臉,沒了面子。(3)學生學習動機不強。學生高考時并沒有認真了解所選專業(yè),對所選專業(yè)并不感興趣,這也是學生課堂參與度低的原因之一。(4)還有的學生認為在老師面前表達了錯誤的觀點,可能會給老師帶來不好的印象,導致平時成績分數(shù)可能低。(5)學生性格內(nèi)向?qū)е虏辉敢鈪⑴c課堂。
教師應該特別注意,自己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不是學生學習知識的裁判。學生可以挑戰(zhàn)老師的觀點和論點。然而,由于教師決定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生往往選擇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靜地聽講,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果希望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在教學方法上要以教學內(nèi)容為中心,而不是以老師為中心。老師應該向同學強調(diào)自己知識的局限程度并在不斷努力學習。了解阻礙學生課堂參與的主要因素后,提出如下建議。
1.1 討論可以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
大量研究表明,討論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具體可以按如下方法操作:(1)討論中可以讓學生以兩人為一組,先讓一組中的兩位學生進行討論,討論后得到一致答案后,讓一組選出一位代表發(fā)言,說明該組討論結(jié)果。這種討論方式有利于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使學生更加具有責任感。(2)課程結(jié)束時,要求學生花一到三分鐘的時間寫出對該堂課的要點。所獲得的成果可以用來作為老師考試成績的一部分,還可以僅作為了解學生學習效果的方式。其目的主要是給學生提供了思考和表達自己想法的時間,從而給他們提出問題的空間,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3)調(diào)動大量學生的積極性是較為困難的。公共課討論人數(shù)眾多,每位學生學習目標和效率都不相同,為了保證學生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在開課前幾周要經(jīng)常明確指出教師希望學生在上課時間提問和互動,并提出教師預期。以上這些方法用在討論中特別有效。討論可以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為教師了解學生提供快速反饋。對學生按照小組進行分配有助于確保所有學生參與其中。
1.2 拉近與學生的關(guān)系
當面對上百名學生時,記住每個學生姓名成為巨大挑戰(zhàn)。通過記住每位學生的姓名可以與學生快速拉近關(guān)系,從而提升學生公共課課堂參與度。(1)教師可以制作一份帶有照片的點名冊,教師在課堂上隨機找學生回答問題,這樣可以讓老師迅速記住回答問題的學生,也能提高學生上課的專注力。有的老師上課時收集學生的學生證,通過隨機抽出學生證完成回答問題環(huán)節(jié),也實現(xiàn)了相同目標。(2)每個學期開始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說明自己關(guān)于這門課的興趣點,通過查看這些內(nèi)容記住學生名字。每當進入教室時使用他們的名字與他們交談,這樣可以使師生關(guān)系融洽,進而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3)要對學生保持耐心。學生剛剛接觸教師所講授的課程,回答問題往往較為膚淺,教師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如果教師過于苛刻,學生會產(chǎn)生厭學,甚至逃課。(4)要求學生在教師辦公時間四人為一組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談,每位學生大約5分鐘,通過這個過程可以記住每位學生的名字,可以迅速拉近師生關(guān)系。
1.3 促使學生之間建立良好關(guān)系
大多數(shù)學生不喜歡在同學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害怕答錯了尷尬,這直接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因此老師應該在課程開始前讓學生之間建立彼此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更愿意無戒備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并建立合作伙伴的形式建立良好的同學關(guān)系。同時,老師還要注意在小組討論中不允許任何學生主導討論并避免學生在發(fā)言時受打擾。教師還可以提供在線討論組的方式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讓不喜歡課堂發(fā)言的學生在網(wǎng)絡上發(fā)言,這使得全班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課堂中來。還應允許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匿名的方式對課程向老師提出建議和意見,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回答問題的恐懼感。
2 處理學生成績的方式
一方面,上百人的班級就有上百分試卷。另外,如果每堂課都留作業(yè),那么每次課都要判上百份作業(yè),這種工作量是教師不能夠承受的。另一方面,教師還希望保持工作質(zhì)量。有沒有在減少工作量的情況下還可以給上百名學生進行打分的方法呢?當然有。主要有以下幾點:
(1)討論不會顯著增加教師的工作量,還能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有效的學習效果。以討論為主要活動的課程可以鍛煉學生的相關(guān)技能以及對課程內(nèi)容的理解,而無需進行復雜的評分。老師可以通過口頭反饋來評價學生。這種方式顯著增加了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并減少了教師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