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廣
小學階段的體育學科不可或缺,承載著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需求?;@球運動作為體育課堂的主要教材,其中雙手胸前傳接球是重要的動作技能。因此,把握和理解籃球雙手傳接球教材特征,是提高課堂實效的重要前提,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運動能力,從而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1 正確把握球類教材特征
1.1 強對抗,重合作
作為籃球這項運動,它是一個集體性項目,具有強對抗、重合作的特點,只有創(chuàng)設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不斷掌握和運用這項技能。所以,在開展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標志點擺出的小場地,將學生分成多組,用學生作為球架等多形式“3vs3、4vs4”傳接球游戲和模擬比賽,在對抗中提高成績,以競爭性的練習方式來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1.2 設游戲,促運用
在籃球傳接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取一些“三角跑位+傳接球、無球跑位+傳接球、運球+傳球+跑位接球”等練習方法,不斷地促使學生在各種條件下去運用傳接球技術,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全面提升,效果也更為理想。
1.3 重整合,用組合
《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省綱)中提出了“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理念構建單元,對于水平二四年級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教材,把握教材為特征,從而發(fā)展學生的靈敏、反應、動作、位移速度等綜合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加入“傳球+運球+接球、傳球+跑動+接球、接球+投籃、投籃+搶籃板+折返跑”等組合運用動作,從而發(fā)展學生技能和體能。
2 精心設計練習方法
2.1 教材內容單元化
在構建三維度的單元中,可以有“技術課時”,相當于新授課;也可以有“體能課時”,相當于練習課,這里可以有多樣的練習方法,以提高和鞏固技術為主;可以有“運用課時”,相當于復習課,通過組合練習和小型比賽等情境中去實現技術動作的運用能力。
2.2 準備活動專項化
在《省綱》中明確了一堂課七個一的要求,其中準備部分中應采取“準備兼體能”的專項化活動,設計有趣味、與主教材有關聯的練習方法。針對雙手胸前傳球這個教材內容,準備部分中可以采取與傳接球+運球跑動的專項準備形式。如“半數學生無球站在圈上,半數學生圈內持球散點站立,教師哨聲一響,有球學生運球至任意一個無球隊員身前2米處傳球,傳球后2人互換位置和角色,規(guī)定時間內看哪位傳球者能傳給更多的學生”。整個設計圍繞傳接球的核心技術,并將跑動、運球結合進去,并與雙手胸前傳接球的主內容有效結合,為該技術學習做好了正向遷移。
2.3 教學設計梯度化
一堂課的教學設計梯度性是否合理主要體現在教學結構上?!妒【V》中提出課的結構在基本部分中采用“學練三個一”的做法,即一個動作技能的學習,一個組合練習,一個游戲運用和比賽。根據這一原則,學習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內容過程中,根據單元課時進度的不同,在“學練三個一”方法設計做如下考慮:一個動作技能的學習,如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移動中的傳接球,跑位傳接球等形式,圍繞每個課時的重難點,開展動作技能的學習;一個組合練習,如傳球+投籃、傳球+運球、傳球+搶籃板等技術動作組合,有效的把多項籃球技術動作進行組合,豐富教學手段;一個游戲運用和比賽,根據四年級學生籃球技能和體能特點,設置一些趣味性強,有競爭性的游戲,如“傳球打龍尾、移動傳球觸碰人以、小型比賽”等,提高學生傳球的運用能力。
2.4 學練方法自主化
在體育課堂中,自主性學習體現在根據學習能力、學習動機不同,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自主性地學習知識、技能和能力等的行為。通過互相合作、任務驅動等形式具體表現,因此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學練標準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制定學習任務時,需要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設置相應練習次數、要求、規(guī)則等學練標準,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練,逐步達成教學目標。如在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教學中,設計“傳球跑動+運球”練習,學練標準為“默契完成跑動到位伸手要球,選擇正確傳球時機”,強調傳球者要通過觀察接球者是否雙手主動迎球;在第二課時中,設計“四人三角傳球”練習,學練標準為“快速移動、配合默契,傳球次數多且不落地”,強調合作配合。學練標準的制定,促使學生帶著任務,帶著目的進行練習,趣味性和競爭性明細更強,參與度高,大大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3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3.1 學生學習有效性提升
首先,在準備活動階段,以學生的興趣為課堂開展的基礎,通過與主教材內容相關的專項練習,使得學生更主動的融入課堂之中,學習有效性勢必得到強化;其次,教學實踐階段,教師采取多樣的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練習方法,從原有只對單一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為關注點轉變?yōu)閷W生對技術動作組合和運用,關注發(fā)展學生能力為主要目標,更多從評價和檢測反饋過程中讓學生有更多的習得感。
3.2 符合教學一般規(guī)律
本次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實效性課堂的創(chuàng)設,強調學生的主體價值,圍繞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充分響應了孩子身心的基本需求,教學層次鮮明,以引導和鼓勵為主,逐步去掌握和理解籃球技能。并且教師將教學將資源做好整理利用,真正意義上為體育教學改革進程的快速推進奠定堅實基礎,符合教學一般規(guī)律。
(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