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生涯中,文艷遇見過一個“三字男生”。交流時,不論文艷問什么、談什么,學生的回答都只有三個字:“不知道”“不曉得”“不明白”……
撬不開學生的嘴,就走不進他們的心。面對不聽課、不做作業(yè)、不叫老師、不愿溝通的“三字男生”,文艷一時束手無策。發(fā)愁中,某天,點子忽然來了——文艷決定發(fā)動幾個孩子悄悄尋找“三字男生”的優(yōu)點。沒多久,一個孩子率先發(fā)現(xiàn),又悄悄告訴文艷,“三字男生”愛上網(wǎng),是游戲達人。
于是,此后凡是在課件制作時遇到技術上的問題,或者上課時有計算機操作上的困難,文艷就請“三字男生”幫忙,而他解決起來也總是得心應手。“三字男生”在班上漸漸有了存在感,不僅性格逐漸變得開朗活躍了,學習也慢慢有了興趣。令文艷驚喜的是,假期里,“三字男生”居然能主動完成必修三的古詩文背誦。
“原來,這就是賞識教育的力量!”“三字男生”的轉變,讓文艷第一次切實具體地感受到了欣賞所帶來的巨大能量。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來自他人的贊美。文艷決定,她要在自己的視線中放置一面隱形的放大鏡,她不僅要用放大鏡尋找孩子的優(yōu)點,還要用放大鏡放大孩子們的優(yōu)點,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獲得成功的快樂。因此,文艷常常把孩子們的優(yōu)點寫進QQ日記,在她看來,一個人的能量有限,但她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把自己一個人對學生的肯定,轉換成一群人的欣賞與認同,這份能量因而就可以足夠強大,強大到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找到學習的動力,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那么屆時,缺點自然就慢慢消失了。
賞識教育外,文艷還特別看重師生之間的信任。一方面是知識上的信任,學生不是“什么都會”,但也絕對不是“什么都不會”,這就意味著老師要在“教”與“學”之間找出平衡點;另一方面是情感上的信任,要對學生進行正面管教,少講道理,多講故事,用故事去引領學生的認識。文艷說,為師者如果能做到這兩點信任,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不過,如今學生們眼中可以親近、值得信任的“文媽媽”,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其實是學生眼中的“母夜叉”。而有一件事情,讓文艷至今想起來仍后悔不已。事情發(fā)生在一節(jié)語文課上,一位女生上課不聽講,一直自顧自地玩一個小小的毛絨玩具。文艷“招呼”了幾次,這位女生都不予理會,繼續(xù)玩自己的,文艷氣急之下,一把拿過學生手里的毛絨玩具,扔出了教室窗外……下課后,女生哭著來辦公室找文艷索要毛絨玩具,文艷不為所動,認為自己并沒有做錯。
直到成為了母親,同時閱讀了大量的教育書籍之后,文艷在許多教育認識及想法上,發(fā)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比如,當年那節(jié)語文課,為什么不能下課后和女生談談心,關心她是不是發(fā)生了什么事?為什么不能忍住怒氣,而是沖動地將玩具扔出窗外?為什么不能對學生多一點耐心?
當自我追問了越來越多的“為什么”,“母夜叉文老師”逐漸變成了如今的“文媽媽”?,F(xiàn)在,與學生之間良好的亦師亦友的關系,使文艷越發(fā)熱愛教師這份職業(yè),越發(fā)確信自己人生道路的選擇,文艷說,關愛學生,幫助他們筑夢、追夢、圓夢,就是她生活幸??鞓返脑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