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
新的一年又如約而至。對我們老師而言,新的一年,有新的教學目標,有新的育人要求,也有新的個人成長與學習計劃。我們編輯部隨機采訪十余位全國各地的老師,問及新年Flag時,“新年新氣象”幾乎成為所有老師都會提及的愿望。新的一年,從哪些方向來構(gòu)建新的氣象呢?
第一,構(gòu)建新的學習范式。疫情影響,我們的學習方式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網(wǎng)課”成為主流。學習的地點、形式在不斷發(fā)生變化,而我們的教師需要應對這種變化,并將其變成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新資源,以構(gòu)成學生新的學習范式。為了使每堂課短短的 40分鐘井然有序、包容性大、信息量多、形式活躍、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發(fā)揮其最大的效用,我們都會考慮彈性化的教學,如何根據(jù)課堂的生成變化而隨機改變我們的教學應對模式,這也是教育變革的空間。所以項目式學習、主題式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式探究是未來學習的重要方向。
第二,制定新的課程標準。未來國家迫切需要新課程改革,從1949年到現(xiàn)在我國進行了四次課程改革,而現(xiàn)在的新課程改革必然是一次革命性的變革,甚至應該是引領(lǐng)世界課程變革的一次探索。作為一線教師,我們?nèi)绾蝸響獙φn程改變,如何制定全新的課程標準?我們都在談學科融合,學科整合,未來,我們能否先改變自己的觀念,除了自己教學的科目,能否再引入別的學科概念與解決辦法?在我們基礎(chǔ)教育階段,孩子們需要的是基本的整體知識,需要的是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而不是很具體的某一個學科的知識。所以,也許,我們老師更應該讓學生來學習自己想學的課程,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己要學的方向。
第三,營造新的學習氛圍。氛圍如何營造?其實就是一種輕松的、愉悅的學習氛圍。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咱們教師可以進行趣味化教學,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愉快的心情是產(chǎn)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老師運用謎語導入新課、故事貫穿課堂始終、音樂游戲中解決枯燥的樂理教學,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下進行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自覺地用腦、用耳、動口、動手去完成老師所設計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興趣成了學生的學習動力。積極學習、主動學習成為一種常態(tài)。
第四,形成新的學習合力。未來的父母將會在教育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未來的教師是一個“能者為師”的時代,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體系將會被打破。那么,智慧教師如何有效利用家庭資源、社會資源來共同推動學生的學習,形成學習合力,是每位未來型教師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家庭、社會、學校、政府攜手合力,來推動教育發(fā)展,這樣教育生態(tài)才會更好地形成。
每一天的教育都有所不同,每一年,教育都是嶄新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