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娟
游戲價值:這是一個熱身游戲,可放在活動開始前,幫助幼兒活躍身心并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快速反應(yīng)能力,培養(yǎng)團隊意識。
準備材料:一個鈴鼓。
適宜年齡段:5歲以上。
適宜人數(shù):16~30人。
玩法:
1.全體幼兒在空間內(nèi)自由散點站立,提前想好自己將要扮演的動物。
2.教師手持鈴鼓,當鈴鼓開始搖動,幼兒便扮演各種動物開始走動。鈴鼓搖得快,幼兒走得快;鈴鼓搖得慢,幼兒走得慢。當教師拍兩下鈴鼓時,所有幼兒停下來,就近找一位朋友玩“石頭剪刀布”的猜拳游戲,負方需跟在勝方身后組成一組,和勝方扮演同一種動物、做同樣的動作。
3.教師繼續(xù)搖動鈴鼓,幼兒聽節(jié)奏開始走動。鈴鼓拍停時,各組再次找相鄰組進行猜拳游戲,負方同樣站在勝方后面,游戲重復(fù)進行,直到所有幼兒并成一個長隊,游戲結(jié)束。
提示:
活動開始前,教師可提醒幼兒扮演不同的動物,盡量減少重復(fù),使角色更加豐富、多樣。
拓展玩法:
1.為游戲做減法。教師可根據(jù)班級幼兒的能力水平對游戲進行適當調(diào)整。如果中班幼兒對于扮演各種動物行走的表演略有難度,可以去掉扮演動物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自然行走進行游戲即可。
2.提高難度,用身體猜拳。當幼兒逐漸熟悉該游戲后,教師可將猜拳游戲升級為全身版的“剪刀石頭布”游戲,即:用雙手握拳收到腰兩側(cè),雙腳并攏、膝蓋微屈的動作表示“石頭”;用雙手在頭頂上方交叉,雙腳交叉的動作表示“剪刀”;用雙腿叉開站立,雙臂打開的動作表示“布”。
3.改變部分游戲規(guī)則。幼兒可扮演同一種動物,例如小雞、母雞和公雞。首先與幼兒談?wù)撍鼈冏呗返膭幼骱吐曇?,讓所有幼兒都扮演小雞在空間內(nèi)走動。當鈴鼓拍停時,幼兒就近找同伴猜拳,負方繼續(xù)做小雞,自由走動,勝方則升級做母雞,并切換成母雞的形態(tài)走路;當鈴鼓再次拍停時,幼兒只能就近找跟自己角色相同的同伴猜拳,當母雞間猜拳時,勝方升級做公雞,換成公雞的身份走路。最后升級為公雞的幼兒再次猜拳,勝方變成“人類”回座位休息。其他幼兒繼續(xù)游戲,直到所有參與者變回“人類”,游戲結(jié)束。
此游戲中的動物設(shè)置可根據(jù)戲劇主題活動進行創(chuàng)編。例如:大草原情境“兔子、獅子、大象”,科學(xué)主題“卵、蝌蚪、青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