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蕾
摘要:由于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對于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要注重培養(yǎng)同學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使同學們全方面發(fā)展,側重名著導讀教學。名著導讀是初中語文課本教材設置的基礎模塊,目的在于為了增強同學們對于語文經典文學的了解,培養(yǎng)同學們的人文精神。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
引言:
新課標提倡將名著導讀作為語文課的重要部分。名著導讀教學可以使同學們了解經典名著,提高同學們的文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同學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使同學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觀。但是對于初中階段的同學們而言,名著導讀學習是相對陌生的。對于教師來說,如何運用合理的手段發(fā)揮出名著導讀的教學價值,提高同學們在名著方面的文學修養(yǎng),成為了老師需要解決的首要難題。
一、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現狀
(一)教師對課程不熟悉
由于老師們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并沒有注重名著教學。甚至有一些老師對于名著導讀不甚了解,對于教材也不熟悉,除了語文課本上所涉及到的名著情節(jié)之外,對于其他的名著并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和閱讀。但是為了響應新課標改革的號召,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改變以往對于名著教學的態(tài)度,重視名著閱讀,通過閱讀培養(yǎng)同學們的文學鑒賞能力以及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除了語文教材中的名著節(jié)選之外,老師還應進行拓展閱讀多積累一些課外知識,豐富自身文化修養(yǎng),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改善傳統(tǒng)名著導讀的教學現狀。
(二)同學們對于名著導讀無能為力
由于時代的飛速發(fā)展,現在的我們更加追求短平快,初中階段的同學們也有這方面的傾向,更加喜歡一些簡短的內容,對于篇幅較長的文章則懶于閱讀,產生一種厭煩心理。而名著大多數都篇幅較長,甚至語言生澀難懂,對于初中生的偏好有一定的距離,再加上同學們的人生閱歷以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導致同學們對于名著難以真正的有所感悟。即便是強迫同學們對名著進行閱讀,使同學們對作品的內涵和作者的感受做到真正的了解,也難以讓同學們對于名著產生閱讀的興趣;也有一部分同學們喜歡閱讀名著,但是由于日常學習壓力過大,學習時間過于緊湊,導致同學們沒有時間甚至無力閱讀課外的名著。
(三)同學們和家長對于名著缺乏認知
由于家長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家長對于同學們的學習成績過于重視,將同學們的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同學們學習效率的唯一標準。由于家長過于注重同學們的學習成績,導致同學們在日常學習過程當中忽略了對于自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許多家長對于同學們關注的點僅僅是在于分數的高低,而對于名著閱讀這些在家長眼中屬于不務正業(yè)的課外讀物,往往會不讓同學們“浪費”時間去閱讀,并不支持同學們去閱讀課外的名著。即使是老師在課堂上布置了一些關于名著閱讀的作業(yè),也將不會得到家長的密切關注和配合。
二、加強名著導讀教學的對策
(一)激發(fā)同學們的閱讀興趣
對于閱讀要讓同學們真正地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閱讀作為一種愛好,讓同學們愛上閱讀,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學會借助各種課外讀物,激發(fā)同學們對于名著閱讀的閱讀興趣[1]。可以借助一些與名著相關聯的影視,讓同學們對于同名影視進行欣賞,以此來激發(fā)同學們的閱讀興趣,點燃同學們的閱讀熱情,使同學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課堂當中,提高同學們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以及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名著導讀 《儒林外史》:諷刺作品的閱讀這一節(jié)課中,老師可以為同學們播放相應的影視片段,通過讓同學們觀看與之相關聯的影視片段加深同學們對于知識的印象,同時也便于同學們理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通過調動起同學們的閱讀興趣,使同學們能夠自主地加入到課堂當中,提高同學們在課堂中閱讀的積極性,實現名著導讀教學的高效實施。
(二)讓同學們在品味經典中獲取營養(yǎng)
為了能夠讓名著導讀取得更加高效的效果,老師要針對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和生活實際,對同學們加以適當的引導[2]。對于名著中一些文字優(yōu)美的語言,老師可以讓同學們進行摘抄或用手抄報以及朗讀的方式,促進同學們對于名著的鑒賞。例如在學習《江城子密州出獵》這一篇古詩詞中,老師可以鼓勵同學們在課堂中進行朗讀,通過朗讀,加深同學們對于古詩的印象,便于同學們理解本篇詩詞,體會文字的魅力,同時也創(chuàng)建更加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
(三)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
老師要為同學們閱讀名著營造更好的閱讀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更優(yōu)越的閱讀條件,比如閱讀時間和閱讀地點以及閱讀的模式等等。老師可以為同學們創(chuàng)建一個閱讀角,讓同學們能夠在閱讀角進行合作交流??梢岳谜n內外結合的模式,讓同學們對于名著閱讀產生興趣。在時間的選擇上,可以利用好假期,從同學們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設置合理的閱讀任務[3]。在課上的教育過程當中,老師可以采取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例如在學習山水畫的意境這一節(jié)課中,老師可以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討山水畫的意境,通過合作交流,加深同學們對于知識的印象,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結束語
名著導讀是目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重視起名著導讀的教學價值,積極利用多種教學手法,對同學們進行名著閱讀,激發(fā)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為同學們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利金. 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選文系統(tǒng)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9.
[2]王惠. 部編本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3]桂方. “部編本”與“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助讀系統(tǒng)比較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8.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鋼城現代學校 2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