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楠
摘要:隨著課程理念的深入改革,初中英語教學也在緊跟著時代的潮流,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育課堂,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成長。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與語文知識相同,也是注重聽、說、讀、寫等方面能力的養(yǎng)成?;诖?,在教學中,老師要不斷的實用新型的教育手段,豐富學生的能力認知,加強詞匯量的教學內容。本文結合人教版七年級英語教材,對詞匯教學提出了幾點教學策略,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程;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引言:
想要讓學生們擁有良好的英語能力,便需要他們有著豐富的詞匯量累計。初中階段的英語課程是能力養(yǎng)成的關鍵期,是系統(tǒng)的理論性學習的初始階段。英語老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一時期,加強詞匯內容的教學,使用多種教育手段,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利用豐富的詞匯內容養(yǎng)成良好的英文素養(yǎng),在這一階段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對后續(xù)高中乃至大學的學習,都有著深遠又長久的影響。
一、使用拼讀方式,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課堂中,老教師習慣用音標的方式展開詞匯內容的學習。音標在認識單詞的時候雖然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首先要讓學生記住的是一套完整的音標以及發(fā)音方式。這樣的學習不僅給他們增添了學習內容,并且在發(fā)音的時候還容易出現(xiàn)負向遷移的方式,嚴重打擊了學習的熱情度,會降低詞匯學習的效率。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我們提出了拼讀的方式,利用字母的內容,像漢語拼音一樣拼讀英文單詞。字母是每個學生都會的內容,在他們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新的內容,產(chǎn)生了正向遷移,對詞匯量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此外,拼讀的方式不僅僅能讓他們快速的掌握詞匯的發(fā)音,在學習的過程中碰見生詞,可以使用自己的力量展開拼讀,更是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1]。
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的英語教材中Unit 1《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內容中,要求學生掌握詞匯:sing、swim、dance、draw、play chess、art club等內容。在剛剛學習本單元的時候,老師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利用拼讀的方式,自己展開對詞匯的認識和發(fā)音,這樣自主學習的方式可以快速的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對知識內容的印象更加深刻,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拼讀的方式適用于大多數(shù)詞匯,因此初中英語老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優(yōu)勢,通過課程學習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豐富英文詞匯量。
二、加入游戲教學,構建趣味課堂
初中生的思維能力雖然已經(jīng)處于了抽象邏輯階段,但他們的年齡仍然不高,玩心很重。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過于死板,并且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存在著課堂氛圍壓抑,學生興趣不高的情況,這都是新課程理念中所反對的教學模式。英語老師在課堂中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的內容交給他們,可以利用他們玩心重的這一特點,展開游戲化的教學內容,利用游戲來構建一個充滿趣味性的課堂,可以快速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玩中鞏固了知識內容,加深了學習印象,達成我們的教學目的[2]。
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英語教材中Unit 2《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本單元的短語內容較多,要求學生掌握詞匯:get up、go to school、get dressed、brush teeth、eat breakfast、take a shower等。在進行英語活動的時候,老師可以展開游戲的教學方式,兩兩一組,讓學生們相互進行比拼,看誰掌握的詞匯多,這樣的方式可以構建一個充滿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并通過游戲加深了印象,展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利用小組合作展開詞匯學習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非常適合新課程理念的內容。在教學活動中,老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詞匯內容的教學,老師可以將學生按能力進行分組,讓他們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中相互影響,不斷的提升英語能力,在團隊協(xié)作中也能加強他們的合作能力,一舉多得[3]。
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英語教材中Unit 3《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內容,要求學生掌握詞匯:take the train、take the bus、take the subway、ride a bike、walk等內容。本單元圍繞著交通工具的內容展開,根據(jù)詞性搭配不同的介詞組成短語。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能力進行分組,利用小組的力量,下發(fā)一樣的學習內容,讓他們之間互相幫助進行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合作中掌握本節(jié)詞匯的內容,并能分清詞匯進行合理的搭配,達成我們的教育目的,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四、加強課后作業(yè)詞匯量的內容
憑借課堂的力量并無法讓學生扎實的掌握詞匯內容,因此在教學活動結束后,老師可以布置一些相應的作業(yè)任務。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曲線曾明確的提出過,想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記憶,需要他們對知識內容展開及時復習。傳統(tǒng)的作業(yè)內容中,老師注重讓學生能力的掌握,多數(shù)作業(yè)內容為閱讀理解類的知識,老師要改變這一現(xiàn)象,側重學生詞匯量內容的學習,加強知識內容的掌握,不斷的提升學生的能力,讓其在作業(yè)內容中不斷的鞏固知識能力,加強對詞匯的記憶,并能在各種習題內容中加以應用,對詞性、發(fā)音等內容上,都有了清晰的認知,在考試中也能合理的應用,慢慢的便形成了強大的詞匯儲備,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提高了英語學科的熱情,落實了新課程理念的內容。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學生仍存在著好奇心重、玩心重的情況,老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深入落實新課程教育理念的內容,構建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利用小組合作、拼讀、自主學習等方式,讓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提高英語學科的熱情,慢慢的豐富他們的詞匯量,達成理想的教學理念,構建高質量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劉思. 多模態(tài)理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湖南科技大學,2017.
[2]劉琛. 運用微課輔助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實證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3]陳明燦. 試論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創(chuàng)新[J]. 新課程(下),2018(10):157.
吉林市亞橋中學 1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