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積極心理品質對促進學生個體身心健康發(fā)展、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和終生發(fā)展幸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今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動態(tài),對負面情緒嚴重的學生及時進行疏導,及時化解學生矛盾,通過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陽光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更專注于學習,心理健康對對青少年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就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對青少年抑郁預防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青少年;預防抑郁
新時代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是響應國家人才培養(yǎng)號召,培養(yǎng)綜合性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對社會發(fā)展也有十分積極的作用。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有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有所欠缺,如有些學校過于重視文化課教育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進而帶來了一系列問題。積極心理學能正向激勵學生,讓學生產(chǎn)生自我認同感,從而激發(fā)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抗負面情緒,讓學習和生活變得陽光美好。本文以積極心理學為基準,分析當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當中存在的問題,闡明了積極心理學對青少年心理研究的價值,并探討相關對策。為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青少年心理咨詢步伐的落后
近年來,很多學校都設置了心理咨詢室,配備了專業(yè)的心理咨詢老師給學生答疑解惑,但據(jù)報道,學生去心理咨詢師的頻率并不高,即便去也主要是傾訴情感問題及學習壓力問題,心理咨詢室發(fā)揮的作用并不大。除此之外,筆者發(fā)現(xiàn),心理咨詢室成立以來都是開門等待學生自己來咨詢,卻從沒主動宣傳過自己,那么那些由于各種原因不愿意踏足心理咨詢室的學生怎么辦呢?可見,這種心理咨詢室模式欠缺主動地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被動性強,發(fā)揮作用的渠道窄,只能解決已經(jīng)發(fā)生的問題,而對心理健康問題可能會帶來的負面情況并沒有多大預判能力,具有很強的落后性。
(二)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足
據(jù)筆者調查,我國有81.6%的學校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歸于德育教育中。也就是說,學校將內涵豐富的心理健康簡單化了,忽略了它存在的語境,同時削弱了它發(fā)揮作用的渠道,僅僅從單一層面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解讀,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學校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錯誤導致了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薄弱,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與國際心理教育水平差距較大的原因。
二、積極心理學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意義
(一)提升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不僅是學生,我們每一個社會化的人都會擁有正面和負面兩種情緒,以往采取的方法往往是疏而導之,也就是說傳統(tǒng)的心理疏導模式更傾向于有了問題來解決,而不是防患于未然,更別提建立正確的心理問題預防體系了,學生的心理品質也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提升。但是積極心理學能夠幫助學生從品質方面加強培養(yǎng),從而解決了傳統(tǒng)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不足,以完善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其目標。
(二)助力實現(xiàn)新課程的教育目標
積極心理學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念,及時鼓勵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力,必要時為自己加油打氣,使學生整體散發(fā)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為學生學習文化和專業(yè)知識奠定了基礎,試想,一個被負面情緒包圍的學生如何能全身心投入學習呢?積極心理學更多地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從家庭、學校、個人層面全方位分析學生心理因素,結合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心理體系。學生人格的完善,會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增強家國情懷,激勵學生投身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中來。
(三)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環(huán)境
好的教育環(huán)境能夠幫助學生創(chuàng)立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好的環(huán)境中如魚得水,盡情地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幫助學校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目標。積極心理學能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將內化的情緒外化為學習的動力,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格。
三、積極心理學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品格,善于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心理品質
積極心理學注重對學生優(yōu)秀品格的塑造,培養(yǎng)他們樂觀向上的思想意識,使之有著自己的人生追求,擁有面對自己人生挫折的承受力,從而培養(yǎng)自己美好的品格。進入社會以后,環(huán)境的變化會讓學生有很大的不適應,初入職場的不習慣會持續(xù)很長時間,大學校園的氛圍不再,也會令學生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在積極心理學的作用下,學生可以自行調節(jié),排遣負面情緒,增加正能量輸出。青少年一般都處于12-18歲之間,情緒波動大,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針對這一年齡段著手,發(fā)揮積極心理學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建立強大的心理體系,不會因為一件小事而自怨自艾,也不會因為偶爾一次的失敗而放棄自己,幫助學生塑造完美人格。
(二)樹立積極的教育理念,構建積極學習模式
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輸送符合需求的人才,以期推動社會的發(fā)展。“有用的人”概念并不單一,學生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的技術知識,還要有良好的品格,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強大的心理素質,能抵來自各界的壓力。如果一個人因為一點打擊而一蹶不振,甚至出現(xiàn)輕生的念頭,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的失敗,我們培養(yǎng)出的不是人才,而是扛不起重擔的“半成品”。積極心理學的出現(xiàn)為學校解決心理問題提供了新方法,能夠從新理念出發(fā),挖掘學生潛力,強化學生心理素質。
(三)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陶冶學生高雅情操
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fā)展離不開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校園環(huán)境為心理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場所,同時也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順利進行的基地,學生在學習環(huán)境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能及時被糾正就可以說是很好的心理干預機制了,能有效預防心理疾病的發(fā)生。如今,快速發(fā)展的社會為學生的未來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風險和壓力,學業(yè)、就業(yè)、職場、感情等對學生來說都是將要體會的,因此,在校期間一定要做好積極心理學的傳播發(fā)展,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建設。
(四)找準滲透點優(yōu)化學科教學內容和方法
新課標指出,教師要具備整合課程資源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科教學內容是教師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主要依托,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主要資料。不同的學科具有不同的特點,如何在學科教學內容中滲透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教師就要找到契合點,并將自己的教育智慧融入,然后進行積極探索和嘗試。比如在美育課程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在夢想課程夯實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在科學課程改革助力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知識傳授的同步性,將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多樣性應用于教學,對于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結語
學校應加強積極心理學教育的推廣,并提高積極心理學教育的質量,繼而更好地提升學校心理學教育水平,讓心理健康教育發(fā)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心理體系。積極心理學在當代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斷強化積極心理學認識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更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還能幫助學生理解如何對待人生、學習和生活,增強學生的幸福感體驗,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自身的潛能,讓生活充滿希望。
【參考文獻】
[1]衛(wèi)萍.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調查分析與教育對策[J].中國特殊教育,2013.
[2]張濤.對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
[3]陳軍.淺談在學科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J].教學研究,2018.
(責任編輯:王玉霞)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番禺附屬初級中學 容劍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