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靜靜
摘要:在高中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會面臨一大難點:如何讓學生對課堂教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一方面,高中的課程壓力較重,許多學生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中往往只是機器的學習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這種狀態(tài)容易引起學生的驗血;另一方面,在所有課程中,語文課程往往以文章寫作和解讀為主,對于許多學生而言,這種課程往往讓他們感到枯燥和乏味。所以,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成為許多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關注的焦點。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一些老師通過課堂互動的形式來活躍課堂氛圍,但是單純的互動效果并不夠理想。在這種狀況下,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微課”的形式進行穿插教學,在“微課”中既有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又有學生關注的故事背景和擴展知識,同時課堂教學形式新穎多變,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針對“微課”教學對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價值進行了探索,同時針對該課程的開展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微課”;高中語文;價值探索
引言:“微課”是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較為受推崇的一種教學方法,所謂“微課”就是將課堂中的重點內(nèi)容、知識框架、背景知識等穿插在視頻中,讓學生能夠通過簡潔的視頻介紹獲得整體的知識框架和體系,同時還能夠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調(diào)整課堂中的心理狀態(tài),不至于出現(xiàn)課堂疲乏的狀態(tài),改善課堂學習效果。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文章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會分析文章,同時還要學會寫文章,這對于許多學生來說肯定是枯燥而乏味的。當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微課”的形式向?qū)W生展示更多的課堂學習方式時,學生們往往能夠提升自己的學習熱情,并且在這種狀態(tài)下,班級氛圍也會獲得極大的活躍度。同時,不同的課程可以有不同的“微課”形式,老師可以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進行自主搭配,可以增加更多的文章故事背景,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擴展更多的知識面,讓學生能夠領略語文知識的寬廣。這些教學方法都是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所缺乏的,在開展“微課”教學之后,能夠?qū)ΜF(xiàn)在的語文教學起到極大的改善作用
一、“微課”對于高中語文教學的作用
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
學習興趣往往是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最為缺乏的,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中,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拔⒄n”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幫助老師提升教學的趣味性,老師可以選擇一些有趣的情節(jié)和內(nèi)容放在“微課”中,這樣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這樣課堂效率也能夠大大提升。
2、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微課”中往往會涉及課堂所要講述的內(nèi)容,老師一般會將文章的整體框架或者結構放在“微課”中,這樣學生能夠從簡潔的介紹中獲得對知識的整體認知,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框架。當然,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在里面放一些擴展知識。因為許多高中的文章都是來自于小說的片段節(jié)選,如果學生沒有了解過這些名著或者小說,那么他們對于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和意義也將毫無知曉。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同時能夠更好的理解文章,老師可以將故事的背景和重要情節(jié)放在“微課”中,方便學生加深對文章的印象。
3、有利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微課”不僅僅是老師課堂中的幫手,同時,作為一種能夠保存下來的教學資源,還能夠讓學生進行重復學習。老師可以將這一資源共享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重新回顧課堂所講的知識,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帶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二、“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課堂引領,激發(fā)興趣
首先,作為一門與互聯(lián)網(wǎng)相掛鉤的學科內(nèi)容,微課自身就具備一定的興趣價值,這也是學生們的興趣點所在。通過學生們對于互聯(lián)網(wǎng)內(nèi)容的興趣,引領學生進駐語文課堂,調(diào)動學生們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情緒,這是引導學生們學習的基礎。舉例來說,在進行《水滸傳》的講解時,如若依照以往的教學方式,簡單地對學生們進行閱讀理解教育和知識背景講解,則會顯得相對簡單枯燥。但如果將《水滸傳》相應片段以視頻的方式進行展現(xiàn),在聲情并茂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們也能更好地接受知識,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們對于文章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從側(cè)面環(huán)境、著裝、語言等多方面,讓學生了解時代背景,感受人文風情,加深其對于文章的理解吸收。
其次,教師需要明白,視頻的插入畢竟是第三方注入,在與學生進行微課講解時,教師與學生之間已經(jīng)存在屏幕這個“第二堵墻”,再導入視頻,這就是“第三堵墻”,如何能讓學生、教師、視頻之間有一個良性互動,教師需要在前期準備中下足功夫,無論是視頻的選擇,還是課堂內(nèi)容的講解都可以通過更為活潑、生動的方式來進行。比如說在講到《紅樓夢》中較為凄美的片段時,教師們可以在授課視頻中配備相應的音樂,渲染整體氛圍,通過這樣的視聽一體教學過程,能夠巧妙的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使學生課堂吸收效果進一步增強。在進行戴望舒的《雨巷》授課過程中,按照以往授課模式,教師會從時代背景入手,對文章段落分節(jié)引導,讓學生們自主感悟作者所言。《雨巷》本身作為詩歌就具有一定的抒情性,很多內(nèi)容不是很好理解,但借助于微課,教師就可以提前分模塊在微課中講解、闡釋詩歌意象,通過對于意向的表達,能使《雨巷》內(nèi)容更加淺顯易懂。
2、善于思考,促進深入
由于微課本身的多媒體優(yōu)勢,其在學生范圍內(nèi)還是受到廣泛歡迎的。語文相比于其他學科而言,大多都是文字類的學習,就整個學習過程而言相對單一。因此,如何使單一的課堂氛圍有更多有趣形式的注入就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了。在整個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載體,帶領學生們不斷地進行語文知識思考,促進學生們在好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深入學習。在微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針對文章、知識的重難點,著重深入學習。比如在進行《雷雨》一文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提前進行人物關系梳理,通過微課效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們自主學習,主動理清人物關系,在了解感情線的基礎上進行文章知識學習,然后在學習過后,由教師再次帶領學生們反思背景意味,促使文章最大限度被學生吸收。再比如當教師講解《老人與?!芬晃臅r,學生們一定會對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有所體會,此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這一點,提前進行文章背景以及作者背景的講解,讓學生帶著這份好奇和思考進行學習,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課除了以上講到的兩種教師提前準備文章背景等預習性內(nèi)容,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后拓展。比如在講解朱自清《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引出其他文章內(nèi)容,給予學生們更加豐富的知識環(huán)境,使學生們能夠更加高效、充實的掌握文章,便于課下理解吸收。在語文教學中,文章是起到非常重要的興趣引領作用的,如何使學生掌握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是教學重點。
結束語
“微課”是現(xiàn)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種創(chuàng)新應用模式,通過這種形式能夠讓學生的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同時較為簡短的視頻介紹,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建立簡潔的知識框架體系,也能夠幫助學生改善以往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效率上獲得更大的提升。當然,在利用“微課”進行教學時,老師應該注重“微課”的質(zhì)量,這種模式并不是解放老師的教學時間,相反老師要利用更大的精力參與到課程設計中去,這樣才能擁有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