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英
【摘要】數學作為學習的主要科目,貫穿于小學、初中及高中階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素質培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不斷加強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措施
前言: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和實施,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接受能力強、思維活躍的特點,是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數學是一門重視思維能力的學科。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幫助學生逐步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建立自己的數學思維意識,為以后更高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重大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并明確表達其思想。數學的思維能力可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并分析、處理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且在觀點陳述和表達方面,語言組織更加清晰明確,利于學生思想的表達。
(二)使學生考慮問題更加深入透徹。具有數學思維能力的學生,在分析問題時思維不容易受局限,更加靈活。能夠綜合各個方面的內容,從多角度入手分析,考慮問題也更加深入透徹。
(三)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嚴謹認真的習慣。小學生具備了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之后,就能有效的解讀信息,有條理的分析問題,快速理出頭緒,并準確判斷和解答問題。面對繁瑣的解題步驟,能夠保持條理清晰,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和習慣。這一習慣無論是在學習階段還是在日常生活,都會使學生受益終生。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與不足
(一)小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小學生,特別是低年齡段的學生,在面對數學這一學科時,往往表現(xiàn)出興趣不足,學習態(tài)度不夠積極。一方面由于學科的特殊性,相對于語言類和藝術類學科而言,數學可能更加枯燥乏味。另一方面教師在把握小學生心理特點方面不夠準確,沒能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這都導致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足,影響了其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學方式的應用過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好的學習方法都已普遍推廣應用。例如演示法、小組討論法法、動手操作法等等。方法本是好的,但是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教師過于僵化古板,導致課堂教學浮于形式,而背離了方法教學的初衷。例如某些老師在利用小組討論法時,布置好目標任務,教師說開始就開始,老師要求停止,學生就要立即停止談論,而無論學生討論過程是否已結束,問題是否已解決。討論的節(jié)奏和時間完全由老師來統(tǒng)一控制,致使小組討論法的優(yōu)勢沒有得到最大發(fā)揮而只停留在形式上。長此以往,學生探討的不徹底、不盡興反而會影響課堂效率和學習興趣,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教師的講授地位過強,導致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時,為追求了教學進度,過分注重知識講授而壓縮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空間。缺少對學生思維意識和能力的引導于鍛煉,灌輸性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
三、小學教學中,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的具體措施
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對于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已經被眾多的教學實踐做證明。教師也非常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引導。如何抓住小學階段這一關鍵時期,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等一系統(tǒng)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下面需要探討的問題。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為思維培養(yǎng)提供條件。數學學科的特點,使得其課堂氛圍不像語文、英語等語言類或者藝術類的科目那樣生動有趣。抽象的公式和定義也無法借助故事、閱讀等方式來理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更耐心的引導同學,借助教具、多媒體設備等,構建有趣的教學情境,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沉浸其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動手驗證,逐步地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
(二)優(yōu)化課堂講解,使教學生活化。教師課堂講解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效果。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不斷優(yōu)化課堂講解,尋找適合小學生的授課方式。將課堂講解的目標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通過生活化教學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時,教師可以把課本中乏味的長方形放到生活中,計算一下課桌面的周長或者作業(yè)本的周長。將數學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層次的思考,培養(yǎng)其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采用豐富的數學教學模式,強化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數學學科包含很多的定義和公式,對于小學生來說,抽象的思維需要逐步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和引導。數學教師要不斷豐富教學模式,善于利于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擴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例如在講解圖形的周長公式過程中,可以利用數形結合法,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長方形或者圓形,然后計算它的周長。將抽象的公式和具體的圖形有效結合,比起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法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其空間想象能力也隨之提高,數學思維也得到了培養(yǎng)。
(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師只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引導者,學生才是主體。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即使探索失敗,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也是調動思維能力的重要的一部分。
結束語:綜上所述,數學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積極作用顯而易見,教師除了要傳授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為之努力,不斷探求更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手段,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引導和鍛煉,促進學生未來的學習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羅海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247.
[2]張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0(12):35-36.
[3]梅玲.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名師在線,2020(3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