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燕
摘? 要: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深刻認識到新時代的教育者應具有對黨的“忠誠之心”,對崗位“責任之心”,對工作“進取之心”,對學生“仁愛之心”,教育者要勇于擔當,積極主動、合作、探索、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班主任是學生的密切接觸者,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家庭情況有較深的了解,能把握好學生的思想動向,適時適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起到至關的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擔任著多個角色。本文結合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針對新時期的使命,淺談下如何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談幾點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啟迪。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策略
黨的十九大對新時期的教育作了重要的部署,并作了重要的論述,深刻地闡釋了“如何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yǎng)人”;“辦什么樣的教育、怎樣辦教育、為誰辦教育”等問題。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教育者,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努力改變觀念,從不同角度理解當前教育的重要性,要認真探索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教育的有效方法,以點帶面,把德育教育工作放首位,適時、適地、適境地融入德育教育,培養(yǎng)一支優(yōu)質(zhì)的生力軍。
一、針對學生特點,讓學生發(fā)揮優(yōu)勢
“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育方式是一直以來被教育者所倡導的。學生的個性和特點各有不同,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班主任在進行思想教育時必須要有針對性,應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及個性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樹立榜樣,因材施教,才能達到最佳的德育效果。
(一)身體力行助自信
班主任是學生成長的楷模,學生言行舉止除了父母對其影響較大之外,就是班主任了。作為班主任不但在學習上、生活上要關心和愛護學生,還要從自身的素養(yǎng)上去潛移默化學生。班主任對學生的紀律要求嚴格,他們就會守紀律;班主任對班級不理不問,那班級紀律就會松散。班主任如果善于私下找學生談心,學生就會親近你,就會主動地向你索取知識。相反,如果班主任經(jīng)常大聲訓斥學生,他們就會疏遠你,激發(fā)不了孩子們的救知欲,正如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所說“孩子們的求知欲望是教師激發(fā)出來的”??梢妼W生的自信心和各方面的能力,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其影響是深遠的。例如:有一次一名男學生因出水痘,十幾天后來上課,同學們都怕還會傳染,不愿近他,還嘲笑他的臉變“花龜”了。為了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我主動拉這位學生的手,我?guī)退硪路?,還叫他到辦公室?guī)退a功課。在我的行動感應下,同學們消除了顧慮,也主動親近了這位同學,這位同學也毫不顧忌地和同學們一齊玩耍、一齊學習。
(二)引領導航樹榜樣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教師的職責是引領、樹立榜樣,學生便在潛移默化中模仿、學習。周弘老師所倡導的“賞識教育”對孩子的教育,確實能起到引領導航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學生時務必要懂得給予信心的刺激,樹立好榜樣,讓學生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
(三)因材施教促成長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作為教育者,首先要認識到學生的能力各有不同,將來出社會的需要也各不同。因此班主任在平時的教育中,只有盡力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點,克服缺點,針對不同的層次的學生深入了解,掌握他們的性格特點、思想動向,因材施教,才能更成功地教育好學生。
二、運用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從樂中學
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極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小學德育工作中適時、適地地滲透傳統(tǒng)文的教育,對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有重要的作用。為了讓學生更愿意接受德育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可以開展以下的活動:
(一)誦讀中華經(jīng)典,感受傳統(tǒng)文化
中華經(jīng)典,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通過誦讀經(jīng)典,可以小學生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反復的誦讀中,初步領悟里面蘊含的人生哲理,在成長中不但養(yǎng)成愛讀書,多讀經(jīng)典的習慣,還增強記憶。例如:《論語》中“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就是教育學生學習、交友之道。
(二)開展興趣班,親近中華古典
由于課程的改革,時代的需求,中華古典文化未能全方位走進課堂,為了讓學生們感受中國的古典文化,可通過興趣班活動,讓學生憑興趣參加國學班、國畫班、武術班、合唱團、書法班等興趣班活動。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不知不覺中接受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
三、環(huán)創(chuàng)班級文化,讓學生接受熏陶
環(huán)保、積極向上而富有創(chuàng)意的班級文化,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熏陶,體現(xiàn)班級的凝聚力和良好的文化氛圍。因而在班級文化創(chuàng)設時注重:
(一)以規(guī)作鏡,制定班規(guī)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班級良好的班風的形成,必須要有比較嚴密的規(guī)章制度,引領學生們共同遵守和執(zhí)行。因此,班主任要根據(jù)《小學生曰常行為規(guī)范守則》、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本班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科的實際等,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和評分評準,根據(jù)制定的法則去管理和約束學生,并適時地調(diào)整,形成班風好和學風濃的班集體。
(二)展示自我,彰顯特色
教室墻面的櫥窗和教室各個角落的布置彰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特色。如設有圖書角,體現(xiàn)班級的讀書氛圍濃烈;手工環(huán)創(chuàng)角,體現(xiàn)班主任善于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對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等,另外,還可以在班級中設置“學習園地” 、“每周一星”等展示窗口。讓學生走進教室,就能感受到一股暖流。
結束語:總之,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以不變應萬變的教育心態(tài),時刻做到不忘教育初心,切實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牢記教師使命,積極去承擔起新時代教師“育人教書”的職責,不斷更新和改進管理班級的策略,努力培養(yǎng)好國家的棟梁。
參考文獻:
[1]宋立華 .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 [J]. 中國校外教育,2018(32):41— 42.
[2] 譚 延 慶 . 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管理中的應用[J].學周 刊 ,2018(31):152— 153.
[3]梁坤妹.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的藝術[J].新課程導學,2019(02)
(作者單位:化州市實驗小學,廣東? ?茂名? ?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