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杏秋
摘? 要:文章之所以感動人,是因為它承載著作者思想與生活的笑與淚、甜與苦,蘊含著作者的內心世界與情感。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尊者學生的個性,指導學生敢于說真話、訴真情。
關鍵詞:生活;體驗;真實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一文中說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人又云“人非木石皆有情”。一篇文章之所以感動人,是因為文章負載著作者思想與生活的笑與淚、甜與苦,承托著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細膩的情感。情感越是真實,就越是能動人。文章有了真實的情感,便獲取了鮮活的生命。寫作是一種自我表達、自己與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生自己的精神家園。因此,教師在整個寫作教學中,應以情感為紐帶,以知識為支點,指導學生充滿真情實感地寫作,讓學生在寫作中敢于說真話、訴真情。
一、走進生活,豐富學生的體驗
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常常會感到無話可寫,為“無米之炊”而苦惱,主要是因為缺乏生活的體驗與感悟。生活是一個萬花筒,色彩斑斕,蘊涵著人生百態(tài)與真善美丑,豐富的情感體驗是學生寫作的基礎。文貴于情,而真情又來自于生活的感受。學生只有善于體驗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寫作的素材,才能寫出真情實感來。為了引導學生多一份心,多一雙眼睛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明白“生活處處有作文”的道理,在完成七年級上冊“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這一寫作內容前,我組織了剛步入中學的七年級學生去觀察校園、認識新老師,結識新同學,例如:觀察校園里最安靜的角落在哪里?你哪個朋友的名字比較特別?你的語文老師最喜歡穿什么顏色、什么樣式的衣服?……再讓學生把自己新的見聞、感受和想法記下來。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豐富了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作素材才會豐富,再提筆寫作文時,才會“有事可寫”。在學生完成“讀懂身邊的愛”這一話題隨筆前,我布置學生觀察宿舍、課室、家庭的日常生活,如:媽媽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過一天的?爸爸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然后選取一個自己感觸較深的細節(jié)來寫,將“眼中之物”轉變?yōu)椤靶闹兄铩保綍r養(yǎng)成了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拿起筆來就不會無話可寫了。
二、以讀帶寫,讀為寫引路
中學語文教材里面的文章,都是名家的經(jīng)典之作,富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具有典范性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語文教材中課文的引領示范作用,引導學生養(yǎng)成“以讀帶寫,讀為寫引路”的習慣,以課文為范文對學生進行知識和寫作技巧的指導、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百遍,其義自見”,一篇好文章應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讀出感情,讀出意境,長期積累,潛移默化中學生就能悟出寫作的門路,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猶如神”。教師在學生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模仿學習,讓學生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寫作技能。如朱自清的《春》一文語言特別優(yōu)美,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方法,文中“野花遍地是:雜樣兒的,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句話,我讓學生進行模仿寫作,有的學生寫到:風箏到處飛:大雁風箏,蝴蝶風箏,燕子風箏,飄揚在空中,像大鳥,像樹葉,還飄呀飄的。這樣的指導和訓練,讓閱讀和寫作真正結合起來。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寫作
“不拘一格降人才”,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無論是怎么樣的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與情感,學生往往在寫作過程中會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情感,對于這些想法與情感,教師不能全盤否定,應采取包容尊重的態(tài)度,特別是對那些自己不完全認同的觀點和風格更要寬容一些。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都有自己的特殊經(jīng)歷,價值觀和審美觀。教師要敢于放手,引導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自主體驗,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流露自己的真情實感。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我設計了以下問題:假如在船上遇到的是百萬富翁的于勒,菲利普夫婦會怎么做?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人物片段描寫。又如根據(jù)《皇帝的新裝》結尾進行續(xù)寫,學生可以發(fā)揮想象設計各種結局……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河山,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寫作、自主寫作的習慣,必須為學生抗大寫作的空間,放開學生的手腳,讓學生在開放的寫作空間里,放飛他們想象的翅膀,馳騁他們思維的快車,充分展示開放式寫作下學生的個性。
(作者單位:臺山市廣海中學,廣東? ?臺山? 52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