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杰
摘 要: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與我國相比,世界其他國家重視不夠,沒有積極采取措施,甚至已經很嚴重時,仍然不重視,導致民眾也不重視,沒有采取有效的防護手段,造成如今“全球感染”。而全球感染給空管安全管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诖耍疚木鸵咔榉揽亟o空管安全管理帶來的啟示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疫情防控;空管安全管理;啟示
1 空管安全管理概述
2019年3月1日,中國民航局發(fā)布的《關于印發(fā)民航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建設指南的通知》所定義的安全隱患,是風險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缺失、漏洞和風險控制措施失效的環(huán)節(jié),包括可能導致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的物的危險狀態(tài)、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文件中定義的危險源是:可能引發(fā)或促發(fā)事故、事故征候或其他不安全事件的狀況或物品,包括制度程序、職責、人員、設備設施/物品、落實、監(jiān)督檢查、運行環(huán)境、實施效果等方面內容。其中危險源被細分為兩類:第一類危險源是系統(tǒng)中存在的、可能發(fā)生意外而導致不安全事件的能量或有害物質等。第二類危險源是可能導致能量或有害物質的約束或限制措施失效的不安全因素,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人員操作、設備設施、運行環(huán)境、生產工藝等。安全工作,必須防微慮遠。安全管理體系力求在安全風險導致航空事故和事故征候之前主動緩解安全風險,而這一目標的完成,主要是通過識別危險源、收集和分析安全數(shù)據和安全信息,以及持續(xù)評估安全風險。危險源在系統(tǒng)運行中會產生安全風險,其風險等級根據其發(fā)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嚴重性劃分。通過風險管理,確保危險源得到控制,從而使人員傷害或財產損失的可能性降低。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危險源的風險等級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持續(xù)的風險評估則是保障危險源得到適當管控的重要手段,進行風險評估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制訂管控措施,并形成手冊、制度、程序或者日常工作單,使危險源得到管控。我們要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guī)章。否則,就如同不重視疫情必然會導致疫情失控一樣,不重視安全管理必然會導致安全管理出問題!
2 疫情防控給空管安全管理帶來的啟示
2.1 因時因地善制宜,不能把習慣做法當成標準
疫情暴發(fā)后,中央和地方統(tǒng)籌聯(lián)防、科學施策,依法科學有序地進行防控,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有許多不適宜的做法,引發(fā)了公眾的不滿,如武漢百步亭社區(qū)組織的集體活動“萬家宴”,個人堅持跑步不戴口罩等。作為社區(qū)多年堅持的一項集體活動也好,或者個人堅持的一種體育運動也好,在疫情來襲后,一定要按防控要求和規(guī)定來做,一定不能讓習慣做法成為疫情擴散的方式和途徑。當前,中國民航正在由民航大國走向民航強國。這一偉大進程中,也必然有許多翻天覆地的變化,安全管理也必然要與時俱進,因時因地因人而變革,絕不能墨守成規(guī)。因此,要解放思想,不斷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式,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理模式,落實“以規(guī)范為遵循,整章建制,構建現(xiàn)代化空管治理新體系”要求。
2.2 風險管理要敏感,不能對任何異?,F(xiàn)象等閑視之
前段時間,哈爾濱一位87歲的老人傳染了多名親友及醫(yī)護人員的事件引發(fā)了熱議,暴露出了相關人員思想松懈,接診醫(yī)生僅憑自己的主觀判斷,未嚴格執(zhí)行閉環(huán)管理。這種無論管理層面還是運行層面的不敏感,最終都導致了嚴重后果。民航安全管理“如履薄冰”,不能有一絲松懈和麻痹。在安全態(tài)勢良好的時候,仍然要時刻保持敏感和警醒,及時發(fā)現(xiàn)并認真對待任何異常情況,要見葉知秋、見微知著,關注各類信息,包括員工自愿報告、抱怨、牢騷等,都要認真分析,采取措施,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之前。在重要保障任務重、壓力大的時候,仍然要枕戈待旦,時刻保持緊張狀態(tài),以便及時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任何異常情況。各級領導要如此,廣大干部職工也要如此。特別是一線員工,是所有信息的第一感知人,一定要以高度的責任感,敏感對待任何異常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報告,成為安全管理前沿陣地上的“吹哨人”。各級管理者也要積極鼓勵員工“吹哨”,不僅設立自愿報告機制,更要積極下基層、到一線,傾聽“哨聲”!
2.3 吸取教訓要牢記,不能把“醫(yī)好的傷疤”只當“過去”
“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是,人們從來都不知道汲取歷史的教訓。”我們經歷過SARS、禽流感之后,又似乎把這些災難都逐漸甚至很快淡忘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的種種缺陷和不足,說明許多人確實“好了傷疤忘了疼”。正是因為忘記,所以疫情總是如同“突如其來”,而人們在災難面前也依然手足無措。針對這次疫情,有人說,“重新吸取教訓的代價實在太沉重了,但可能又會再來,只能希望不要再來得那么快,這有賴于我們每一個人?!庇匈囉谖覀兠恳粋€人,首先有賴于我們每一個人不要忘記災難,不要忘記為災難付出的代價和災難帶來的痛苦。民航工作關乎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每一個事故都是一場災難。民航的規(guī)章都是血的教訓換來的。牢記這些規(guī)章并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這是牢記事故、災難的方式之一,更是民航安全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但僅僅這樣還不夠,還要持續(x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大力弘揚和踐行當代民航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個民航人牢記曾經發(fā)生的事故及事故引發(fā)的災難,還能牢記可能引發(fā)事故、災難的危險源和隱患,真正解決思想不重視、責任不壓實、行動不協(xié)調、因時不制宜、意識不敏感等問題。
2.4 有效治療要主動,不能把“自愈”當能“治愈”
和所有的疾病一樣,能否“治愈”,根本還在于患者自身是否具備戰(zhàn)勝疾病的能力。身體足夠健康,即使染上新冠,也會自主痊愈,如那些無癥狀感染者;身體不夠強壯,但有足夠的“生機”,通過“治療”培補自身的“元氣”,雖然可能會遷延幾個月,但終會康復;身體已經很差,則無力再應對新冠病毒的侵害,即使通過ICU等搶救,也仍然無力回天——因新冠肺炎死亡人員多數(shù)都有基礎病。對于安全管理來說,一個單位要想實現(xiàn)安全,要想提供安全的服務保障,要在遇到不安全的情況時能夠穩(wěn)妥應對,自身必須足夠健康、“元氣”充沛。當下進行的“抓作風、強三基、守底線”安全整頓活動以及歷年來開始的相關工作,都是為了使“不太健康”的單位能擁有足夠“健康”、“元氣”充沛以具備足夠強的抵御風險的能力。自身“元氣”不足,在“抓作風、強三基、守底線”安全整頓進程中又仍然無動于衷,不從內心深處省查自身的問題,就永遠不會健康起來。遇有風吹草動,“一敗涂地、潰不成軍”只是遲早的事?!疤煨薪。右宰詮姴幌?。”所以,對于個人也好,對于家庭也好,對于單位也好,對于國家也好,唯有自強,才能不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民航始終處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前沿陣地,我們每個人都親身感受了“抗疫”的緊張、責任、壓力,并展現(xiàn)了應有的擔當。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們正逐漸由民航大國建設民航強國的關鍵時期、“十三五”規(guī)劃收官和“十四五”規(guī)劃起步的重要階段,希望以上啟示能夠提醒干部職工,堅持“三個敬畏”,迎接挑戰(zhàn),抓住機遇,逆行而上,勇于擔當,有所作為,全面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切實做到“安全隱患零容忍”,“一個航班一個航班地盯,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環(huán)節(jié)地抓”,為實現(xiàn)民航強國目標、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
參考文獻:
[1]李琦.航空安全隱患零容忍的解析[J].民航學報,2019,
3(1):33-37.
[2]王景明.完善規(guī)范化管理體系建立安全運行長效機制[J].中國民用航空,2019(11):164-166
[3]黃武.關于安全隱患“零容忍”的思考[J].民航管理,
2019(9):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