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數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數學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體現(xiàn).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加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十分重要.近年來,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問題—互動”教學被逐漸應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其不僅能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還能增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力度.基于此,數學教師在開展“問題—互動”教學時,需積極探索加強核心素養(yǎng)培育策略,以提高高中數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問題—互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06-0039-02
收稿日期:2020-11-25
作者簡介:劉穩(wěn)(1980.12-),男,江蘇省沛縣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中學數學教學研究.
“問題—互動”教學是在不斷探究中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該模式主要是指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基礎上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問題—互動”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廣泛應用,為學生的探究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提供了一個有利條件.在以往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數學教師會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重成績,輕發(fā)展”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當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缺失時,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數學學習以及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基于此,高中數學必須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工作重心.“問題—互動”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對促進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將問題設置、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作為教學中心,并加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問題”與“互動”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yǎng).
一、加強師生互動,以“問”為引
課堂互動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及時糾正學生知識誤區(qū)、強化學生薄弱知識點的重要途徑.應用“問題-互動”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方向,而且能夠搭建師生之間的溝通橋梁,使問題教學質量得以保證.此外,借助教學情境來達成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的,有利于學生獲得更好的感知體驗,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過程.但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課堂的互動均需要與教學問題相結合,并且教師應積極發(fā)揮引導作用,有針對性地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在無形之中引導學生提高數學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任意角》教學過程中,教師授課時可讓學生對與角有關的案例進行
聯(lián)系,同時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學生聯(lián)想的實際案例普遍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如跳水運動中空中轉體入水,此時解說員會說“向下轉體1080°”;在體操運動中,運動員會雙杠、單杠運動轉體720°等,以上問題中“1080°”、“720°”均超過了學生的認知范圍.教師可將“1080°”、“720°”作為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根據以上的實際案例分析與理解“角的方向”概念,與學生共同討論正角與負角的知識與問題,讓學生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掌握當堂課的知識點.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可讓教學問題與日常生活案例相結合,以便學生進一步感知數學,獲得學習數學的喜悅感與成就感,實現(xiàn)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學習過程.
二、融合教學目標,以“問”為基
“問題-互動”教學的開展,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又能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問題-互動”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核心,該教學方式有利于創(chuàng)設出實踐性、動態(tài)性強的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認知程度.在高中數學中,教學的根本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與數學思維,而學生在學習后最終需要面對社會,因此教師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的真諦,幫助學生升華自我,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在《三角函數》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獨立學習的時間,讓學生理解三角函數的重難點.緊接著,教師與學生對y =sinx對y=Asin(ωx+φ) 公式進行推導,嘗試分析以上公式中各字母的含義,以此展開推理.學生的自主探究以及教師的指導,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從而提升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法,“問題-互動”教學是借助問題引出新課的重要途徑,還是師生、生生互動的基礎.教師在互動過程中,要重視在分析、討論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使合理的問題討論進一步活躍其邏輯思維,幫助學生根據已知條件成功解決問題.同時,學生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及時尋求教師的幫助,借助教師的指導提高思維深度與廣度,全面掌握教材知識并正確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目標,能讓核心素養(yǎng)培育貫穿于整個課堂,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品質.
三、導入教學案例,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以往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均是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知識或解答問題,與學生的互動少,同時教師在課堂中始終為主體地位,導致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少,進而導致學生興趣低下,課堂知識掌握不充分,更無法提升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和解答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問題—互動”這一模式教學時,可創(chuàng)設適當的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深思問題,活躍其思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教師要以學生的知識水平為基礎,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數學知識進行問題分析,使其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不斷提升,最大限度保證教學質量.例如,在分析問題“P是橢圓中X4+8Y4=8上運動的一個點,求點B(1,4)至點P之間的距離以及BP的最大值.”時,由于這道數學題目較為簡單,學生們很快就得到了正確答案.但老師并不能滿足于此,可以給予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同學們,將上述問題進行更變,會得到怎樣的結果呢?大家認為可以怎么改題目呢?”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P點在橢圓上的運動過程,讓學生置身于該運動情景中,并在直觀且具體的觀察下了解P點的運動軌跡,進而產生修改該題目的想法.隨后,數學教師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積極發(fā)言,并根據自己的想法動手實踐.學生經過互動、交流、探討、計算,最終獲得了好幾種修改方案.在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中指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探索以及實踐,便獲得更多的創(chuàng)新想法,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思維運轉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還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變動性、遞進性思維,這與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非常相符.更重要的是,“問題—互動”式教學可以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四、精心設計問題,強化學生素養(yǎng)
隨著“問題—互動”的教學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教師對該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究,該教學方法的教學重點在于問題,再通過問題引導學生互動,以此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因此,老師必須絕對重視問題的設計.問題的精心設計,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思考空間,使其在自主思考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的.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數》這一內容時,教師提出問題:“一般情況下,銳角三角函數主要按照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進行定義,若把銳角轉換為任意角,同學們能否將其概念融入任意角中呢,具體要如何操作?”接著,教師把學生分為小組,指導他們開展組內討論,加強課堂互動.經過探討、交流,部分小組認為:可以將三角形的鄰邊、對邊、斜邊比值等要素融入任意角三角函數中,加以詳細分析.這時,教師應抓準時機,再拋出問題:“那要如何分析其函數值呢?”該小組學生經過計算、探討,便得出結論:將任意角放到直角坐標系中,則能重新定義它的三角函數值.最后,教師再鼓勵學生進行正規(guī)操作,演示給其他學生觀看.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則能以問題為學習中心,自主探索相關知識,鞏固所學內容,從而正確連接、理解新舊知識.同時,教師設計問題之后,便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探索、交流、演練的時間,不但能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而且能促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最終實現(xiàn)知識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銜接,教學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總之,“問題—互動”教學在加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面的意義重大.數學教師在開展“問題—互動”教學時,需挖掘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資源,并充分利用,以借助“問題”與“互動”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在今后的高中數學教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加強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意識,使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形成“核心素養(yǎng)培育”風氣,讓更多高中學生在“問題—互動”教學中獲得核心素養(yǎng)全面培養(yǎng),為我國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余碧波.高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與“問題—互動”式教學[J].華夏教師,2018,115(31):38-39.
[2]李旭旭.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J]
.信息周刊,2019(23):126.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