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春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新式教育觀念的不斷的深入人心。我國的教育方針以及一線教師的教課教育方式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適應和改變,以能夠面對當前為傳統(tǒng)教育帶來的挑戰(zhàn)。當今的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更加專業(yè)的知識人才,對于人才的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質(zhì)的要求也在不斷的加重分量,對此我們教師群體早就認識到了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是重中之重,而當今我們也要不斷加強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光是通過直觀的班會思想拓展活動等,在日常的文化課程教育過程當中,我們也要通過不斷滲透德育教育的方式,以深入學生內(nèi)心,完成對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德育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歷史學科作為作為對于我國文化發(fā)展進程和思想文化的來源和載體,對于我們現(xiàn)如今的高中德育教育教學中擁有者其他學科所不能夠替代的地位和意義。我們對于歷史的課堂教育教學應該也體現(xiàn)到這一點,對于我們的德育發(fā)展要靠牢并重視。德育也要寓意于歷史文化本身,不斷通過不同的契合點以進行遙相呼應,相輔相成的作用。
1 德育教育的作用
1.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決定了他們能夠用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去對待自身經(jīng)歷的問題,以及他們自身擁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于自身是能夠完善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和思想品德,于社會是實現(xiàn)我國核心價值觀,共同使社會達到進步和發(fā)展,并且為實現(xiàn)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有效的實現(xiàn),于國家,完備的德育教育可以加強學生們對于國家民族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增加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于國家和諧、社會進步、人民民主的美好生活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1.2德育教育的緊迫性
對于德育教育的疏忽和缺失已經(jīng)造成了很多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現(xiàn)象,比如國家民族意識淡薄,對于民族過去中國近代史屈辱的淡忘,對于先烈英雄奉獻的淡泊,以及對于錯誤的價值觀接納和改變,這些都時刻警醒著我們對于當今的德育教育是刻不容緩的,對于德育教育,為什么司馬遷能夠傾注自己的一生和心血去完成千古傳承的史記,為什么孫中山先生為民主革命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并為之不斷努力,這就是德育教育要帶給我們當今心智正在成熟的高中學生的意義。我們要讓學生們追求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樹立自己正確的三觀和道德品質(zhì)。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夠?qū)崿F(xiàn)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是無法實現(xiàn)社會和諧的。胡錦濤總書記的指導意見是對于我們當今在德育教育過程當中歷歷在目的,對于德育教育,我們要即刻、不折不扣的將其執(zhí)行,為了學生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為了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國家的繁榮進步。就要我們?nèi)シ此既ニ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2.1 歷史學科的德育功能
共產(chǎn)主義人生觀的行程和對于學生們于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樹立,歷史學科的知識教授是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地位的,在了解到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承和國學精神后,能夠從其中得到對于一些真正傳承下來的思想和意志以進行反思和學習,這是對于學生來說,歷史學科對于德育教育的意義,在歷史學科的學習進度當中德育教育也在不斷的滲透學生們的內(nèi)心,換句話說并不是德育教育的滲透,而是國家一直以來傳承下來的精神和意志,在等待學生的不斷了解,并被其震撼后的改變。
2.2歷史認知空間
世界的幾大古代文明,中華文明作為唯一最終得以傳承下來的古老民族,不斷延續(xù)下來的方式,是與我們民族始終注重治史有著不可或缺的關系的,我們在不斷總結(jié)先人帶給我們的東西不斷的改變和適應,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挑戰(zhàn)之時不斷地尋求方法去更正,甚至是自救,增加的是我們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對于當今的德育教育也是相同的,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我們要做到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jié),以及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時代宏偉目標,并努力為之奮斗。這在歷史的認知空間當中,也是不斷傳承并突出的使命感。
3 結(jié)語:
歷史不僅僅只是過去,歷史是我們當代人的財富,是先輩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不斷的去思考考究。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在歷史課程的文化知識學習過程當中,我們不斷了解的不僅僅是我們應該了解學習到的歷史文化,而對于我們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德育素質(zhì)教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高中歷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之我見,是必不可少,是趨勢所向,也為了高中學生面對未來的生活時,能在未來美好的藍天下去追逐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
參考文獻
[1]楊金容.高中歷史課堂中德育教育的滲透之我見[J].好日子,2020(35):00264-00264.
[2]張祥敏. 潤物細無聲,澆灌道德文明之花——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情感道德教育滲透之我見[J]. 教育科學(引文版).
[3]侯志宇. 關于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 中華少年, 2019(20):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