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倚芹
摘要:在“以生為本,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因此小學班主任在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的新方式,如何以激勵方式更好的落實德育教育成為教師探索的新方向?;诖?,本文就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進行了簡要闡述,以期全面落實德育教育,促進小學生德育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有效實施
前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改革,小學班主任以越來越重視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在教學中教師不在以傳輸?shù)掠碚撝R為主,而是再以激勵方式不斷完善和推進德育教育的實施,在德育教育中融入激勵機制促進了教學的落實,也深化了德育教育效果,有效保障了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1.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以生為本,立德樹人背景下雖然德育教育得到了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激勵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影響了德育教育的達成。具體而言,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對激勵機制還存在不全面的認知,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沒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如在班級中缺少明確的激勵規(guī)定,缺少明確的德育激勵項目等。
在德育教學中,學生依然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導致學會無法深刻感知到德育教育的內涵,同時在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時,因過多的以言傳為主,致使學生缺少學習的參與感,進而導致學生排斥德育教育。
學校德育組織的不完善,學校將德育教育工作完全非配給班主任進行實施,學校不參與的態(tài)度是導致德育教育效果不明顯的主要原因。對開展的德育教育工作學校不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沒有相應的激勵制度,導致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只是以完成德育普教學任務為標準。其次,學校只有在學生出現(xiàn)德育問題時給予懲罰,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更加抵觸德育教育,進而開展德育教育意義的價值就無法得到充分體現(xiàn)。
2.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方法
2.1引導學生正確德育,以建立自律激勵
開展德育教育的目的是為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在小學德育教育開展中,應用激勵機制是為了促進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實,以達到開展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從德育教育本質上說,德育教育是一種行為、資自律教育,是為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監(jiān)管,其建立激勵機制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從主觀層面上認同德育教育,以在學習中讓學生自發(fā)的對自己實施管理,進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律的好習慣。而在建立激勵機制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以只激勵為主,而忽略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應注重采用科學的激勵機制,激發(fā)學生認同感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保障德育教育的有效實施。
例如;在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個體積極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以讓學生有班級主人翁的意識,這樣激勵機制不僅可將德育教育自然滲透到班級管理中,也可增加學生的同理心和認同感。在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時,其實是讓學生以班主任的管理視角看待班級管理問題,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理解,也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與此同時,在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時,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應給予一定的表揚的和獎勵,以激發(fā)其他學生的參與意識,也有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律監(jiān)督習慣,對優(yōu)化班級管理,落實德育教育,促進師生關系和諧都有積極作用。
2.2貼合實際創(chuàng)建激勵,以確保激勵的有效性
建立激勵機制,開展德育教育教師應以實際為貼合,即以實際性的學校教育為依據,有效開展和落實德育教育,這樣才能確保激勵機制的有效性觸發(fā)。任何激勵機制都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觸發(fā)的,這也是激勵機制更夠促進德育教育順利開展的主要因素,給學生一定的激勵,不僅推進了德育教育的有序開展,也能夠喚醒學生心靈的德育意識,能讓學生自覺養(yǎng)成規(guī)范自我行為的好習慣。所以在建立激勵機制時,應以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情況為基礎,將激勵機制貫徹到教學的整個環(huán)節(jié),從而將德育教育的時效性充分發(fā)揮出來。
如班級衛(wèi)生的管理,教師可以用激勵機制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班級衛(wèi)生的打掃,干凈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更利于學生開心的學習和健康的成長。其次對于班級學習成績優(yōu)秀者,教師可利用家長會和班會時間,對學生提出表揚,用表揚的儀式感觸動學生的競爭意識,這無形中就給予了學生學習激勵,也幫助學生增強了學習自信。采用這樣的激勵機制,可在實際生活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覺學習德育知識,宣傳德育知識的好習慣。
2.3完善德育獎懲制度,以落實激勵政策的有效建立
激勵機制不是一味的表揚制度,有獎有罰制度分明,才利于落實激勵機制的有效建立。在實施激勵政策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也可適當采取懲罰政策,如針對班級勞動中,有學生不參與勞動的情況,在給予優(yōu)秀學生獎勵的同時,也應給予不參與勞動學生懲罰,以確保激勵機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同時也可推進德育教育的開展。針對小學階段的懲罰制度,班主任應在適度原則下建立,以保障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不可以以體罰、言語攻擊等形式進行懲罰,以避免給小學生帶來心靈傷害。如學生表現(xiàn)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欺負同學、不禮貌對待教師等行為,教師就應采取懲罰機制,懲罰要有力度有效果,應讓學生自身認識到錯誤,從而避免此類問題的再次出現(xiàn)。
結束語
總而言之,德育工作的開展以及激勵機制的建立,小學班主任應根據教學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建立,應在新課標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教育要求下,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指導下,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并應在實際教學中建立科學、適用的激勵機制,以滿足開展德育教育的要求,以用激勵機制的有效性促進小學生德育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許鵬程.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途徑[J].小學生(下旬刊),2021(05):95.
[2]王恒.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0(09):36.
[3]崔紅蓮.小學班主任德育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J].情感讀本,2020(12):77.
[4]李發(fā)蘭.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勵策略的有效實施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09):165.
[5]高建英.探究激勵策略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實施[J].試題與研究,2020(06):118.